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值得期待的是女排队长朱婷会以中国奥运旗手的身份亮相开幕式典礼,抵达东京后郎平一直带着中国女排加紧训练,为首战土耳其女排做好充足的准备。以*的消息来看整个女排队伍还是很不错的,郎平和女排姑娘一起吃奥运村餐厅,教练团亮相,朱婷笑容很甜美!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国女排训练条件艰苦
东京奥运会由于来自各个国家的球员球队过多,对于中国女排来说比赛的主训练时间较少,都还不够女排姑娘们热身,于是教练郎平只能租借其他场馆作为中国女排训练场地,不过租借的场地环境条件有限。场馆内连空调都没有,现在又是夏季酷暑难耐,女排姑娘们在这样的场馆训练完全就是挥汗如雨,日常训练中运动服都是湿透的状态。
但相信无论多么艰苦的训练条件都打不倒中国女排,勇于拼搏不畏万难才是女排精神,郎导也是时刻带领队员们刻苦训练,由于疫情此次奥运会长达5年才举行,估计女排姑娘们也都憋着一股劲想早点卫冕。
郎平与女排姑娘一起在奥运村餐厅就餐
在这次奥运会的小组赛中,中国女排将依次对决土耳其、美国、俄罗斯、意大利、阿根廷女排,土耳其女排作为中国队的首战对手,有7人与确诊新冠者同乘过飞机。目前这7人正处于软隔离的状态,球迷们也非常担心中国女排的安全,但郎指导很淡定,相信她心中自有定夺。最近还带着女排姑娘一起去奥运村餐厅吃饭,教练团也集体亮相亮相,能看到朱婷笑容依旧很甜美。相信中国女排一定能不负众望卫冕女排奥运*!
因为她们一直以来都拥有一种超级能量,它不仅仅是一支队伍取得的胜利,更是一种生命力,会感染到我们每一个人。
虽然在今年世界杯比赛是目前中国队也是取得了八点上看起来是攻无不克所向披靡,这让国人也是因此提升正气,但实际上在这胜利的背后也是几多磨砺,在女排世界杯开赛前几天,中国女排顶着三十七度的室温在训练馆当中训练,挥汗如雨,但他们并没有因此去抱怨。在和世界强队美国女排一战当中,中国女排队长朱婷手伤未愈,但是她却坚持上场比赛拼尽全力,最终在当天的比赛当中拿下了全场*得分,令人称赞。
教练郎平也说道:“一支球队能够受到这么多球迷的关注和支持,我觉得是很幸运的事情,不过我们真没有时间去读那么多(报道和评论),因为比赛一场接着一场,我们会尽全力准备,打好每一场比赛。”
可以说中国女排虽然历经几代,但是这份内心的坚守和对中国排球的热爱都从未改变,而他们的这份初心也是得到了国人们的支持和称赞,当提起中国女排的时候,每一位中国人都能够由心底感受到一份荣耀和自豪。就像朗平教练所说的,只要穿上带有中国的球衣,那就是代表着祖国去出战,为国争光就是我们的义务和我们的使命,而只要出战目标就是让中国的国旗被升起,让中国的国歌奏响整个赛场。
“女排精神就是顽强拼搏,只要有希望就不会放弃。”也正是这种精神所在,让我们一直关注着中国女排,希望她们在以后的赛场上所向披靡。
其实朱婷作为中国女排的核心,一直很忙碌。比如最近就在征战中国的联赛,她还将正式代表天津女排球队于新新赛季的中国女排进行对战,所以其实时间是很忙碌的。但在这几天,朱婷刚刚完成了在天津女排的报道,就马不停蹄地赶往自己的家乡,与曾经老师一起交流,其中还和他们一起在食堂吃饭,表现得很亲民。
球星朱婷一回到家乡河南,就直接回到了自己的母队,河南女排基地,在那里,朱婷见到了自己当初到队友,和她们一起交流,共同探讨问题,交流过后,正是饭点时间,朱婷并没有出去外面自己吃饭,而是在食堂开始吃了起来,朱婷边吃饭,边和队友们交流聊天。与大家相处得非常地融洽。
而且令人注意的是,在这一次的吃饭当中,朱婷也是相当的自律,并没有吃油腻的食物。甚至连肉都没有吃,吃的全部都是素菜,而在吃完饭后,朱婷的手头上拿着一个橘子,甚至他亲自去把碗洗干净。
吃完饭之后,忙碌的朱婷很快就要离开训练基地了,饭堂的工作人员,纷纷表示要和朱婷合影留念,而朱婷也是愉快地答应了,食堂的工作人员表示,要朱婷站在中间的位置,但是朱婷表示,我站中间会遮住大家,于是又在到一旁和大家一起合影留念,大家都笑得很开心。其实从朱婷的言语也可以看出,完全没有有*球星的架子,还显得非常的亲和、低调。相信这也是大家这么喜欢朱婷的原因把。
2020年东京奥运会在上周日圆满结束,中国运动员在参加完闭幕式后也纷纷启程返乡,回到了祖国的怀抱。8月9日,我国的最后一批运动员顺利抵达北京,在完成海关卫生检疫之后,返回到各自城市进行隔离。
运动健儿在隔离期间有着以下两大隔离要求:
1. 暂时不能与亲朋好友见面, 只能打视频电话或者打电话联系
2. 运动员只能在隔离房间内进行运动,不能私自离开房间
不训练不是不运动
然而即使是身处隔离房间内,奥运健儿们也从未放弃过对 体育 事业的热爱。深蹲、倒立、俯卧撑……羽毛球混双*组合成员王懿律早已开始了对墙击球练习的酒店隔离锻炼模式;自制“室内迷你蹦床”,东京奥运会蹦床女子个人*朱雪莹也不甘落后,开启了锻炼之路;奥运首金获得者杨倩更是不忘母亲的叮嘱,在保持日常训练之余,抽空多看专业书,抓紧时间补功课……
国乒队队员们也在社交媒体晒出了自己隔离期间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物品来训练的视频,接受广大网友的“监督”,孙颖莎怀抱矿泉水箱做蹲起,还用门把手控制拉力带。许昕单腿站立捡水瓶,并配文称,“隔离训练第一弹!你们不用监督,我不会偷懒的。”王曼昱则单脚架在床上,单脚做蹲起运动。运动员们接地气的隔离日记不禁让人佩服运动员们强大的自律意识,在吃瓜群众感到自愧不如的同时,也对他们的隔离表现感到肃然起敬。
自律不得满足口腹之欲
但是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或许只是看得到运动员光鲜亮丽的一面,看不到他们的辛苦和付出,在严苛的训练生涯中,高度的自律意识和责任心是他们得以成功的基本素养。
作为一名*运动员,朱婷明白保持出色身体状态的重要性,为此在饮食上,朱婷已然对自己严格到了一种可怕的程度。朱婷很喜欢吃刘旭辉做的什锦炒饭,但是,她也只是偶尔大快朵颐一下。“这个河南姑娘曾说她一年顶多吃一两次米饭,但是对我的炒饭这么念念不忘,我特别开心。”刘旭辉表示;朱婷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自己在天津去狗不理吃早饭时,只喝了一碗豆浆,吃了一根油条,并没有点包子。因为运动员在饮食方面限制比较多,外出不能吃肉之类的食物,运动员们的坚持与执着,不断自律前进,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精神。
身陷谣言的朱婷
昨晚,中国女排队员朱婷通过社交媒体发文,称已公证,固定证据,已报案,请求追究刑事责任。虽然在朱婷发声后,相关无良媒体已经删除内容,可显然为时已晚。
在本届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朱婷带伤出战了三场比赛,为中国女排拼尽全力,把*的自己都给了女排,却无奈因为手腕的伤势,加之中国女排的整体发挥水平不佳,最终未能出线。
在中国女排结束东京奥运之行后,就有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造谣朱婷私接代言,议论诽谤女排内讧的事件,并不断发酵,最终导致了朱婷不得不采取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尊严,捍卫中国女排。
女排姑娘们回京后,一直在公寓里进行隔离。在过去的一周时间里,女排姑娘们没有发布任何动态,显然,她们还没有从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
但我们要相信中国女排在东京奥运赛场上的失利,绝不会是*性的落败。在 体育 竞技场中,胜负乃兵家常事。输了,我们找到原因,一起扛,只有承认差距,才能找到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再接再厉,巴黎奥运再见!
深耕网红领域的超火引擎
也将持续为中国女排加油!
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能够取得了不起的成就的人,都克服了巨大的困难,超越了个人出身所处的位置,达到了“出人头地”的效果。
中国女排队长、奥运*朱婷,就是如此。熟悉女排的朋友们都知道,朱婷来自河南的一户农村家庭,父母带着朱婷和几个姐妹曾经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
在朱婷进入国家队之前,家人们的名字没有被任何人所熟知。而当朱婷已经名满天下之时,她也对这个培养了自己的家给予了应有的回报。
那么,朱婷家庭的现状究竟如何呢,她的父母和姐妹过得怎么样?
按道理,她的家人们也应该跟随朱婷一起来到城市,过着较为富裕的日子。
可是,朱婷的父母并没有过多打扰女儿。他们的物质条件已然不差,但他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尽管没有朱婷陪伴,还继续粗茶淡饭,为了一家人的未来,他们选择了继续低调而平静地过好小日子......
1994年11月,朱婷出生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秋渠乡朱大楼村。朱婷的父母共有5个孩子,全部都是女儿,朱婷排行老三。
父亲朱安亮,母亲杨雪兰,都是淳朴的河南农民。
与很多出生在 体育 家庭的运动员不同,朱婷的家人从来没有人从事过运动行业,她能够脱颖而出,一方面要感谢郎平指导的慧眼识珠,另一方面就是她及其强大的个人运动天赋了。
郸城县位于河南、安徽两省交界,按道理应该是交通发达之地,但由于地形特殊,当地土地质量较差,创收十分艰难,一度是*贫困县。
朱安亮夫妇家里有四亩地,在当地条件只能算是一般般,好歹自己可以种粮食创收,当地的土地适合种玉米,所以朱安亮将土地大多拿出来种玉米。杨雪兰则自己养鸡,平时通过卖鸡蛋来补贴家用。
由于夫妻俩生孩子较多,花销很大,种地的收成不够养活一家人。为了能让妻儿吃饱肚子,朱安亮自学了修车,手艺还不错,给村民的小货车或者拖拉机收拾一下还是没问题的,这给他和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收入。
自学也是有苦衷——由于拜师学艺需要花钱,出徒之前的收入都要由师傅来支配,朱爸爸就觉得自己不需要拜师,花小钱办大事。
好在他心灵手巧,通过自己拆解和组装机器,居然摸透了修车的部分原理,就在村子里开了一家修车铺子。
朱爸爸为人很憨厚,从不跟村民计较维修的价钱,就连卖零件都折价。好多人说他傻,他却觉得“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更希望能够帮村民朋友们解决问题。
朱安亮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朱婷的成长。
从小朱婷就十分活泼好动,父母对她的期待也就是以后能成为一个能自食其力的人。但朱婷不甘心只当一个普通人,她继承了父亲那股子钻研的精神,学习上尽管成绩谈不上*,但依然坚持学习,不打算辍学去打工。
朱婷刚刚上初中的时候,朱安亮想让女儿提早适应进入 社会 的生活,建议她别上学了,去广东打工挣钱,提前适应 社会 ,被朱婷拒绝了。
在电影《夺冠》里,饰演自己的朱婷在镜头前跟队友们说, “我当时差点就跟我姐姐一起去广东打工了”, 这话可不是艺术加工,是实打实的真事儿。
女儿读书未必能读出来,能够有份工作在未来安身立命,是朱安亮和杨雪兰的心愿。
然而朱婷不甘心。即便是学习,也比打工更有可能改变命运。
好在朱爸爸不是那种固执己见的人。他决定尊重女儿的想法,蹬着三轮车载着朱婷走出了秋渠乡,来到郸城县的新世纪中学念初中。
尽管九年义务制教育让朱爸爸不用担心学费,但生活费还是要自己掏的。懂事的朱婷自己尽量少吃肉、多吃菜,只是为了能给父母省点生活费。
朱婷学习很刻苦,爱钻研,只不过她可能的确不是那块料。
班级有60人,她的总成绩一般只能徘徊在40-50名之间,这还是她紧赶慢赶努力提升了自己成绩的结果。
然而,比她的学习成绩增长更快的,是她的个头——初二的时候,朱婷的身高居然已经达到了178cm!
客观上,这跟她父母的基因有着很大关系,朱安亮身高184cm,杨雪兰也有179cm,不过朱安亮夫妻俩的身高,在普通人里比较高,练球类运动却稍微差了点,特别是对身高要求极高的篮球和排球。
或者说,在他们那个年代,自己的身体条件还不足以敲开成为运动员的大门。
而他们基因的延续者朱婷,身高已经达到了女排运动员 “年龄小于15岁,身高超过180cm” 的标准。
识才惜才的班主任跟朱安亮说,建议朱婷去练 体育 ,特别是球类运动。 无关朱婷的学习成绩,只是不想让这么好的身体条件被耽误了。
朱安亮跟妻子仔细商量了一下,觉得班主任的话有道理。他们担心女儿不是读书的料,而她的身体条件在同龄人中又非常少有,机会难得不能错过。
想成为运动员必须要付出更多。体校的学费不菲,一年就要超过一万块钱,而且那还是2007-08年左右的时候!
为了让女儿没有后顾之忧,朱安亮拿出了自己的大部分积蓄,这其中既有种田的收成,也有他开维修店的收入,甚至还跟亲戚朋友们借了一些钱。
把这些费用拿出来给朱婷提高生活待遇,按照运动员的要求为她制定饮食计划、增强身体素质,做好了成为运动员的充足准备。
就这样,在初中班主任的建议下,在父母的倾力帮助下,朱婷进入了周口市 体育 运动学校,从篮球练到排球,身体从瘦弱到逐渐变得强壮,技术从生疏变得熟练。
加上她的天赋肉眼可见,成长速度飞快,一步步进入了河南省女排、国家青年女排......
后来,郎平重掌中国女排教鞭,组建“大国家队”,慧眼识珠地挑中了朱婷进入国家集训队,朱婷的命运就此翻篇。随后她所取得的成就,人尽皆知。
为了培养朱婷,朱安亮和杨雪兰夫妇倾注了巨大的心血。
而当朱婷已经成为中国女排的中流砥柱,帮助球队在奥运会、世界杯赛场上相继夺冠之时,她多次面对媒体表示,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果不是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朱婷。
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是朱婷如今*的心愿。
好在,这个心愿成为了现实。
2016年里约奥运会夺冠,8场比赛场均砍下22.8分(一个人每场拿下几乎一局的分数)、毫无悬念当选女排赛事MVP的朱婷成为了河南省乃至全国排球迷心目中的英雄。
家乡父老当然不会亏待她,各种广告代言、来自政府的奖励纷至沓来。而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朱婷并没有过多享受,而是拿出一笔钱来回报家人。
据河南媒体报道,她给父母在河南周口郸城县城买了一套大房子,面积120平方米。 而且,父母在送朱婷去打球后借了一些钱供朱婷的两个妹妹读书,朱婷除了买房子之外还给父母还了债。
这些钱共计约70万左右,足够让朱婷的父母过上更好的日子。
作为中国女排队长的父母,朱安亮夫妇自然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河南当地某房地产开发商为奖励朱婷,送给朱安亮夫妇一套面积达340平方米的别墅。即便是不完全免费,也足够有诚意。
朱婷给父母将房子装修了一番,装修风格较为朴素,没有什么*家具,环境较为舒适和清幽。另外,朱婷还送给了父亲一辆桑塔纳轿车,让父母出门能有个代步工具。
然而,也许是不适应比较喧闹的县城生活,朱安亮夫妇几乎不住在别墅里,只是有时候去那里待几天。
由于家里的田地还种粮食,朱爸爸更多时候还是会回到乡下,打理自家院子里面的农作物。
再加上朱家的亲戚和朋友也都还住在农村,在县城里朱安亮夫妇没什么朋友,还不如回乡更舒服一些。所以,他们仍然更多住在农村老家,跟亲戚朋友们一起生活。
而且,每当中国队有重要比赛的时候,朱安亮夫妇会和村子里的人们一起守在家里的院子,打开电视机观看比赛,给女儿朱婷以及中国女排加油。
不过,由于小女儿目前仍然在读书,且去了北京上大学。朱婷作为国家队长,也经常会在北京参加中国女排的集训。
所以,朱安亮夫妇如今也会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陪着两个女儿一起居住在北京,照顾女儿的生活。
他们在县城里的大平层以及别墅,一直处在空置的状态。
有父母良好的基因作为基础,朱婷的姐妹们其实也有一定的运动天赋。比如朱婷的大姐,身高也超过了185cm,在女孩子中属于鹤立鸡群的那种。
但是,由于她出生较早,且家里还有其他孩子需要照顾,朱安亮并没有想到让大姐去从事 体育 运动。
直到如今,朱安亮还经常开玩笑说,如果当时把老大也送去学 体育 ,这会儿家里就会有两个 体育 明星了。
里约奥运会后不久,在郎导的安排下,朱婷远赴土耳其打球,别说回家了,回国的时间都不多,一年到头也没有多少时间能回家陪自己。 但朱安亮并不在意,他只希望女儿能够保护好身体,不要太累。
可是,身为运动员,怎么可能不累呢?朱婷有时间就会跟家里人通电话,朱安亮和杨雪兰总是嘱咐个没完没了,朱婷在电话那头哭笑不得: “爸妈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
自从进了国家队,朱婷回家的次数就很少了,每年基本上只有大年二十九才能回来,初三又要走了——每年初五是女排集训队重新集结的日子。不过只要有机会回家,朱婷都会给父母和家人们带当地的土特产和代表商品,让老两口甚是欣慰。
朱婷的小妹妹朱佳慧,走的是跟三姐极为相似的道路。
2016年,年仅9岁的她个头涨到了150cm,在家人的支持下也开始走上了排球道路。
那一年朱佳慧目睹了姐姐率领中国女排登上奥运之巅,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她表示希望能像姐姐一样成为国家队的球员,自己还小,需要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今年朱佳慧15岁了,最近一次露面是去年十一假期期间,她跟朱婷还有其他几个朋友一同出去玩。
众所周知,朱婷跟国家队队友、天津女排二传姚迪关系非常好,而朱佳慧在合影中,身高已经跟182cm的姚迪差不多了,考虑到小姑娘还年轻,以后她的身高恐怕还得继续涨。
跟姐姐朱婷的主攻手位置不同,朱佳慧打的是二传,她的偶像也并不是姐姐朱婷,而是中国女排传奇队长冯坤。
冯坤是中国女排 历史 上最伟大的二传,打球极为聪明,大局观视野俱佳,是中国女排“黄金一代”的灵魂、雅典奥运会*的*核心。由于身份的缘故,她得到了冯坤本人的亲自点拨,成长速度飞快,这让她欣喜若狂。
2021年,朱佳慧在北京101中学排球比赛中,以主力二传的身份帮助所在班级队伍拿到了初中联赛的*。好苗子都是要从小培养的,她还年轻,一切皆有可能。
目前,朱佳慧在北京一边学习一边练球,有父母照顾陪伴,还有偶像冯坤的指导、姐姐朱婷的鼓励。朱佳慧相信,自己有一天也能达到冯坤的高度,代表中国女排争金夺银。
人生有高峰就有低谷。近两年的朱婷饱受手腕伤势困扰,直接导致卫冕*中国女排在去年的东京奥运会上小组出局。带伤上阵的朱婷在奥运会上表现不佳,还加重了右手腕的伤势,让人心疼不已。
远在河南周口的朱安亮夫妇,奥运会期间和家人朋友们一起观看了中国女排的全部比赛。 战绩不佳让全队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朱婷的伤势如何,会不会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影响,这些都让朱安亮心急如焚。
但是,为了不影响女儿的心态,朱安亮夫妇没有给她打电话。身边的很多人都在询问朱婷的情况,朱安亮只是说 “女儿很好,不打扰她”。
在北京读书的朱佳慧,同样对姐姐的情况关心不已。5年前的里约奥运会,当时朱佳慧还只有9岁,特意从县城小学请假回家看了姐姐的奥运会夺金一战。可5年后的奥运会,留给朱佳慧的回忆却只有苦涩。
“还是希望姐姐的手腕不要受到太大影响...” 朱佳慧难过地表示。她知道姐姐近几年饱受伤病困扰,自己作为未来的运动员,十分感同身受。但这就是竞技 体育 ,残酷而现实。
奥运会后,结束隔离的朱婷带着手腕的伤势回到了河南周口老家。 有了父母的陪伴,朱婷的心情好了很多,为了备战奥运会,朱婷已经很久没回家了,一起聊聊家常,已经是难得的放松了。
去年10月,奥运会后*面对媒体采访,朱婷表示,自己并没有为挫折和伤病所困扰。 “我正在积蓄能量,为再次出发做准备!” 看起来充满了信心。
今年2月,朱婷成功接受了手腕手术,目前正处在恢复期中。好好休养一段时间,中国女排队长一定会满血归来!
只不过,与个人问题相比,父母并不那么担心朱婷的事业。
年底,朱婷就要年满28岁了,这正是一个女孩的*婚育年龄。由于一心忙于训练比赛,朱婷根本没有时间考虑个人的 情感 问题,这也让朱安亮杨雪兰夫妇有些伤脑筋。
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朱安亮表示对于未来女婿有着自己的一份期待: “希望男方能够把对我女儿好放在第一位,对他的长相、身高和家庭条件都没有什么特殊要求。”
朱安亮今年已经60岁了,他为这个家奉献了一辈子,照顾了女儿一辈子,当然希望未来能有个疼爱她的人继续陪着女儿走下去。
他们夫妇*的心愿,就是希望朱婷能够收获一份美满的爱情。住在县城能够有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家乡有更多亲戚朋友陪伴,去北京能够照顾小女儿,运气好的话还能跟朱婷聚一聚......
朱婷父母以及家人的生活,还是很值得羡慕的。
朱婷的人生属于中国女排,但也不只有中国女排。 愿她能够早日康复,重回国家队带领中国女排再创辉煌,同样也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美满爱情。
也希望朱婷的爸爸妈妈能够安享晚年,朱佳慧能够 健康 成长。毕竟,朱佳慧代表着朱婷家庭,乃至中国女排的未来,代表着我们全国球迷的殷切希望。
[1]马寅.荆棘与荣耀——新时代女排奋斗记[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20-01(023-280).
[2]官昭仪.朱婷妹妹9岁个头1.5米,“将来也要学姐姐打排球”[N].大河网-河南日报,2016-08-22.
[3]宋思翰、张宇、孙展.朱婷:朴实的家风如“盐在汤中”[J].新天地,2021-10(72-79+82).
[4]刘婵.做朱婷这样的出彩河南人[N].河南日报,2019-11-20.
[5]朝阳.“亚杰”朱婷:父爱的三轮车撵出*路[J].女子世界,2017-09(04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