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鄂尔多斯市举办。
经国务院批准,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由内蒙古自治区承办,于2015年在鄂尔多斯市举行。
2010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向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申办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意向,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组成考察组赴承办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现场考察了比赛场馆设施,大型活动场地及接待能力等项工作。
扩展资料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建国以前历史上各阶段的统治者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都持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前国家副主席朱德在1949 年的一次体育工作会议上就指出“要广泛地采用民间原有的许多体育形式”;强调了开展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性。
1953年11月,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在天津市举行。在1981年9月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座谈会后,国务院便批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由国家民族事业委员会和原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办,由地方承办,每四年举行一次。
同时又把1953 年在天津举行的全国民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追定为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多姿多彩、内涵丰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国家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成为我国少数民族群众展示体育文化、增进团结友谊的民族盛会。
据了解,鄂尔多斯市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城市环境比较优越,场馆设施比较完善,综合服务能力比较强,安全保障能力较强,有举办大型活动的经验。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以少数民族为参加主体、以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内容的全国性大型体育赛事,由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主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自1953年在天津*举行后,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北京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广东省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承办过第二至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其中第六届在西藏拉萨设立分赛场。目前正在贵州省举行的是第九届。内蒙古曾于1982年承办过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2010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向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申办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意向,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组成考察组赴承办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现场考察了比赛场馆设施,大型活动场地及接待能力等项工作。
据悉,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014年全国珍珠球、陀螺单项邀请赛将于8月27至29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行。比赛场地在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本次邀请赛预计会有来自全国的近500名运动员参加。
为确保邀请赛的顺利进行,鄂尔多斯市筹备工作执行委员会特成立赛事指挥部,由鄂尔多斯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挺担任总指挥,副市长李国俭担任副总指挥,下设综合、竞赛、场地器材、接待保障等七个工作组,并下发了《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014年陀螺、珍珠球邀请赛组织实施方案》,对邀请赛的各项筹备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任务。邀请赛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陀螺和珍珠球是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传统竞赛项目,并被选定为此次邀请赛项目。陀螺在佤、壮、瑶等西南少数民族中流传已久,在回、满、藏等民族中也非常流行。陀螺大小不一,打法多样,是少数民族运动会极具特色的竞赛项目。珍珠球源于古代满族人采珍珠的劳动情景,逐渐演变为一种游戏,并曾一度失传,经过挖掘、改进后的珍珠球于1991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正式亮相,列为正式比赛。
此次陀螺、珍珠球单项邀请赛的举行,将是2015年举办的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实战演练,也会为2015年大会的举办积累宝贵的经验。
由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一般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该运动会是在1953年举办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和竞赛大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国家体育行政部门联合主办、地方承办,每4年举行一届。
历史:1953年11月,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在天津市举行。在1981年9月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座谈会后,国务院便批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由国家民族事业委员会和原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办,由地方承办,每四年举行一次。
同时又把1953 年在天津举行的全国民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追定为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1986 年的第三届民族运动会*启用了会徽、会旗、会标,这标志着民族运动会逐步走向正规化。这届民族运动会正式确定了民运会设项分竞赛和表演两大类,共设7 个竞赛项目和115 个表演项目。
第四届民运会不仅增加了赛龙舟等经过规范化、科学化之后的项目,而且还制订了较为科学、系统的总规程、竞赛项目规程和规则、表演项目评判方法,使民族运动会向着规范化的轨道迈进了一大步。
2015年8月,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举行,举办地涵盖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全部民族自治区以及北京、天津、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
从1953年的5个竞赛项目22个表演项目到1999年的13个竞赛项目和161个表演项目再到2015年的17个竞赛项目和140个表演项目。少数民族运动会参赛民族涵盖了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
扩展资料
民族运动会——民族团结的纽带和桥梁
如果说,多少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青藏高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被视为遥远和神秘的土地;那么,随着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拉萨分赛场的成功举办,拉近了西藏与祖国各地的距离,人们对西藏的亲近感进一步增强。这是全国民族运动会所带来的重要成果。
新中国成立5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少数民族在政治上得到翻身解放,经济上取得飞速发展,和汉族的兄弟姐妹一起,共同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民族运动会的创办,保护和发扬了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体育传统,给各民族提供了一个接触外界、展示自身的舞台,在各民族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和理解的桥梁。
1982年在呼和浩特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实现了全国56个民族的大团圆。从那以后,四年一个周期,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在少数民族集中的各省、自治区轮流举行。
运动会的规模越来越大,参加比赛和表演的各民族选手越来越多,运动会本身也越来越健全。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这个传统的民族盛会早已超出了体育的范畴,成为各民族间全方位加强交流与联系、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重要渠道。这个作用,是其他任何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本届民族运动会拉萨分赛场的成功举办,也充分表现了藏族人民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和对各兄弟民族的深情厚谊。为了当好东道主,藏族人民克服了种种困难,充分提供了运动会所必须的各项设施;西藏登山队从世界*峰珠穆朗玛峰上为运动会采集了圣火。
开幕式大型歌舞《吉祥颂》展示了藏族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运动会期间,藏族群众热情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民族代表,对因高原反应而身体不适的客人给予了及时的治疗。
所有这些都充分证明,藏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心连心,西藏与祖国大家庭密不可分。民运会上一幕幕各民族兄弟情谊深的感人场景,是对西方敌对势力和达赖集团企图搞分裂活动的有力回击。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经过47年的风雨历程,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成为加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桥梁。民运会拉萨分赛场圣火今天虽然熄灭了,但从珠穆朗玛峰采集的民族运动会圣火火种即将传递到北京去,传递到新的世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参考资料来源:***网-民族运动会——民族团结的纽带和桥梁
二等奖。
蹴石磉其运动的方法主要是用脚蹬蹴石磉,使之向前,向后滚动。运动的技术主要包括普通蹴,撑杠蹴,夹杠蹴,磉上蹴等。竞赛形式有石磉竞速,石磉对抗等。
第11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来自全国34个代表团的7000余名各族运动员汇聚一堂,共同角逐17个竞赛项目以及194个表演项目的各类奖项。运动会期间还举办了民族大联欢,表演项目颁奖晚会,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等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展示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时代风貌,为同心共筑中国梦凝聚力量。
竞赛项目有:举重、拳击、摔跤、短兵和步射;表演项目有:武术(分石担、石锁、弓箭术、弹丸、爬杆、跳板、木杠、皮条、沙袋、地围、跳桌、筋斗、叠罗汉、大武术、五虎棍、打术、跳术、跳绳、飞叉、中幡等22项)、骑术(各种马上技巧表演9项)3大类。
特邀表演有:马球、蒙古式摔跤、狮舞、杂技等。其中维吾尔族的踩绳(即达瓦孜)、蒙古族的摔跤、朝鲜族的跳板、回族的武术以及内蒙古骑兵的马术等少数民族项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扩展资料:
1982年9月2日-9月8日,由国家体委、国家民委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了第2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本届运动会历时7天,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6个民族的863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参加,其中少数民族运动员593人。
体育活动分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两大类。竞赛项目有:射箭邀请赛和中国式摔跤。来自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4省区5个民族的24名运动员参加了射箭的角逐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3个民族的56名业余摔跤运动员参加了4个级别的中国式摔跤比赛,涌现出了一批*的摔跤人才。
表演项目有68个,分别由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6个少数民族的800多名运动员进行表演,其中有:傣族的孔雀拳、白族的霸王鞭、纳西族的东巴跳、彝族的阿细跳月、高山族的背篓球、回族的斗牛、藏族的“碧秀”。
土族的轮子秋、朝鲜族的秋千、黎族的跳竹竿、壮族的高空舞狮、维吾尔族的“达瓦孜”、哈萨克族的马上拾银、塔吉克族的叼羊、蒙古族的赛骆驼和赛马、达斡尔族的“波依阔”等。
这些传统的民族表演项目是由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而来,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吸引了80多万观众前来观看。运动会期间,还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图片展览”,举办了有12000人参加的盛大联欢晚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有汉族。
2015年第十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和2019年第十一届少数民族运动会都有汉族参加,但“少数民族运动会”这个名称没改而已。
运动会期间,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军代表团以及台湾代表团共34个代表团的6240名运动员,将参加17项竞赛项目和178项表演项目的比赛。
扩展资料:
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15年8月9日至17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隆重举行。运动会设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两大类。
竞赛项目有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龙舟、独竹漂、秋千、射弩、陀螺、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少数民族武术、民族式摔跤(搏克、且里西、格、北嘎、绊跤、希日木)、马术(民族赛马、跑马射击、跑马射箭、跑马拾哈达) 、 民族健身操等17项。表演项目预计140项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