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一梅 (中国女排运动员)
王一梅,1988年1月11日出生于中国,中国职业排球运动员,场上司职主攻,效力于辽宁女子排球队。
曾多次代表国家队参加世界性*比赛获得佳绩。
王一梅在国青队就是主力队员,曾夺得2003年亚洲少年女排锦标赛的最有价值球员。身高与力量俱佳王一梅终于在2005年正式入选国家队,经过两年的磨练已经逐渐占据了中国女排主力主攻的位置,她的扣球高度达到3.19m,拦网高度为3.07m。
二、杨昊 (中国排球运动员)
杨昊,生于1980年3月21日,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中国女排主力主攻手,曾多次参加奥运会。 身材虽然不高,但是力量很大,弹跳好,心理素质过硬,关键时刻敢于出手。她的得分手段多样,大力的跳发球也很有特点,曾经有“郎平第二”的美誉。
三、刘亚男 (中国女排运动员)
刘亚男,1980年9月29日出生于辽宁大连,中国女排运动员,副攻,效力于辽宁队,并连续入选入国家青年队和国家队,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力队员。
1991年进入辽宁省大连市业余体校,教练高桂花;1994年进入辽宁青年女排队,教练孙世友;1998年进国家青年队,教练林榆廷;2001年入选国家队,教练陈忠和。
四、徐云丽
徐云丽,1987年8月2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前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司职副攻,之前效力于福建女排俱乐部。
2006年,徐云丽入选中国女排集训名单,并随中国队获得世锦赛第五名。2010年,随中国队获得亚运会女排*。2011年,随中国队获得女排世界杯季军。2014年,随中国队获得女排世锦赛亚军 。2016年,随中国队获得里约奥运会女排*。
五、薛明 (中国国家队排球运动员)
薛明,生于1987年2月23日,中国女排运动员,国家队*副攻手,2001年入选北京女排一队,2003年逐渐成为北京队主力阵容并被选入国家青年队。
2005年入选中国女排,参加多次世界大赛,亚洲比赛,并取得*拦网,*扣球等多项个人奖,跟随主帅陈忠和夺取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排铜牌。曾在大奖赛中夺得单场31分。
在北京汽车排球俱乐部成立后,成为北汽女排主力副攻手,征战十多届联赛,07-08年全国女子排球联赛转会天津,夺取过联赛*的佳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一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亚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云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薛明
1、杨昊,生于1980年3月21日,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中国女排主力主攻手,曾多次参加奥运会。身材虽然不高,但是力量很大,弹跳好,心理素质过硬,关键时刻敢于出手。她的得分手段多样,大力的跳发球也很有特点,曾经有“郎平第二”的美誉。
2、王一梅,1988年1月11日出生于中国,中国职业排球运动员,场上司职主攻,效力于辽宁女子排球队。曾多次代表国家队参加世界性*比赛获得佳绩。
3、宋妮娜,1980年4月7日出生于辽宁鞍山。1990年10岁开始练排球,教练王剑霞。1991年进入八一排球队,教练李文秀。1996年至1998年在国家青年队,教练林榆廷。1999年入选国家青年队,教练蔡斌。2001年入选国家队,教练陈忠和。
4、徐云丽,1987年8月2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前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司职副攻,之前效力于福建女排俱乐部。
5、冯坤,1978年12月28日出生于北京,中国*排球队运动员,奥运*。
1994年,15岁的冯坤正式开始了专业排球的运动生涯,是中国女排的主力二传,是中国队快、变战术的核心,帮助中国女排夺得了雅典奥运会*。2011年12月,冯坤宣布退役,走上体育管理之路。
如果让我推选21世纪中国女排5大副攻的话,那我会推荐赵蕊蕊、刘亚男、张萍、颜妮、袁心玥。
攻拦俱佳赵蕊蕊
赵蕊蕊身高1米97,是中国女排“黄金一代”球员的第一高度。在当时女子排球运动员的身高大多都在1米80左右,1米97的赵蕊蕊确实有些鹤立鸡群的感觉。正是凭借身高优势,赵蕊蕊在2003年世界杯女排夺冠时,荣膺*进攻奖。作为副攻赵蕊蕊的技术非常全面,2号位的高点背飞下手快、线路散,非常让人难以防范;3号位的半高球,几乎可以当强攻使用。在女排“黄金一代”时期,赵蕊蕊的进攻和牵涉力是球队非常关键的一环。除了进攻之外,赵蕊蕊的拦网也非常出色,她的定点拦网居高临下,移动拦网判断准确,步伐移动迅速,拦网手型十分规范。在中国女排,很多副攻要么擅长于拦网,要么进攻能力突出,而赵蕊蕊是十分难得的一位攻拦俱佳的*副攻手。
“天下第一快”刘亚男。
刘亚男是与赵蕊蕊同时代的副攻手,1米85的身高很难让她像赵蕊蕊那样凭借高度硬吃对手。因此,刘亚男在速度上另辟蹊径。由于“黄金一代”的一传体系十分稳健,一传到位之后刘亚男与二传冯坤的配合又相当默契,几乎是冯坤刚刚传出球之后,刘亚男已经在空中等待下手扣球了。这个时候对方的拦网还没来得及形成,刘亚男脚下生风,下手极快的进攻,也成为“黄金一代”女排的得分利器。更为难得的是,刘亚男作为副攻能够接一传,而且轮到后排进不用换下,她的防守功底是副攻中不多见的。
*副攻张萍
张萍在“黄金一代”中主打的时间很少,但雅典奥运会赵蕊蕊受伤之后,张萍顶替其位置时爆发了出来。赵蕊蕊靠高度,刘亚男靠速度,而张萍是靠力度,她扣球的力量是副攻中比较大的。另外,张萍是副攻中少有的拥有大力跳发的选手,凭借强悍的进攻能力,张萍也有了“*”副攻的美誉。
“网上长城”颜妮
与国家队的历届副攻手相比,颜妮的进攻能力不算突出,但随着女子排球技术的发展,两边拦开中间施压的战术被各支球队广泛运用,颜妮在拦网上的优势被充分体现了出来。像移动偏慢的俄罗斯、塞尔维亚队攻手,虽然身材高大、力量突出,但她们都很难通过颜妮的“五指关”。颜妮在拦网的判断、取位、起跳、手型上简直就是教科书般的典范,盖帽式的拦网屡屡直接封死对手的进攻。颜妮眼下已经32岁,但年轻副攻拦网的能力与她仍有不小的差距,因此这位老将也需要坚持到东京奥运会结束之后。
高点背飞女王袁心玥
袁心玥是目前中国女排身高*超过2米的选手,她的高点背飞扣球高度达到3米27,这一高度也与朱婷的扣球高度相同。由于中国队接应龚翔定的定点强攻能力偏弱,因此在一传到位的情况下,中国队2号位的进攻都是由高大副攻袁心玥的背飞来突破。2019年世界杯中国对阵巴西,在球队落后不利的局面下,袁心玥一人拿到26分,打破了中国女排副攻在大赛历史上的得分纪录。袁心玥在2、3号位的进攻都非常有威胁。如果她能再加强移动拦网的能力,她也将迈入世界*副攻的行列。
姓名:刘亚男
国家/地区:中国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0-09-29
身高:186cm
体重:73kg
大项:排球
小项:女子排球
国家队号码:4号
*成绩:2004年雅典奥运会*
[编辑本段]人物介绍
1991年进入辽宁省大连市业余体校、教练高桂花;1994年进入辽宁青年女排队、教练孙世友;1998年进国家青年队、教练林榆廷;2001年入选国家队、教练陈忠和。
2003年,刘亚男已经成为主力阵容中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无论是中国队最出名的快攻战术,还是固若金汤的一传阵势,刘亚男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角,跑动快攻和一传也是她最擅长的。而且,她的发挥始终很稳定。同年帮助中国队获得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世界杯女排赛*。
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重新夺得阔别了20年的女子奥运排球赛*,刘亚男作为主力球员参加了比赛。
2005年,在争夺十运会女排第三名的比赛上,由刘亚男率领的辽宁对队以3比1战胜江苏队,获得季军。
2006年,刘亚男随中国女排在多哈亚运会女排决赛中击败了日本队,实现了亚运会三连冠,也是中国女排第六次获得亚运会*。
2007年,在总统杯前夕,由于周苏红因其爱人汤淼意外受伤离队探看。因此,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经过仔细考虑,决定由刘亚男替代周苏红打接应二传位置,此前刘亚男长期司职队伍的主力副攻。今年,因为队里要给年轻队员更多的锻炼机会,刘亚男从主力退居到替补置。
2008年,刘亚男的名字没有像以往那样出现在副攻阵容中,她的新身份是接应二传。而对于一名技战术趋于成熟的老将来说,转型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刘亚男表示会摆正心态,发挥出水平。
[编辑本段]主要成绩
2001年 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
2002年 世界女排锦标赛第四
2003年 世界女排大奖赛*
2003年 亚洲锦标赛*
2003年 女排世界杯赛*
2004年 雅典奥运会*
2005年 亚洲女排锦标赛*
2006年 世界女排锦标赛第五
2006年 多哈亚运会女排*
2007年 世界女排大奖赛亚军
2008年,刘亚男随队参加北京奥运会,虽然她并没有做主力,但是她随时上场表现出 了强劲实力,虽然中国女排最终不敌巴西女排没有挺进决赛,但是她们在铜牌之争中以3比1战胜劲敌古巴女排夺得一枚宝贵的铜牌。
2008年 首届女排亚洲杯赛*
[编辑本段]技术特点
场上位置:副攻
扣球高度:3米20
拦网高度:3米13
特点是技术全面,发挥稳定,跑位灵活,擅打“背飞”、“背快”,刘亚男的专项任务之一,就是这两项“主业”。
刘亚男是典型的北方女孩,性格开朗直率,是位粗中有细的球员。23岁的她曾打过二传、接应二传,但最终在副攻这个位置上找到如鱼得水的感觉。(现调整为接应二传)她的身体素质不错,扣球速度快力量足,素有“妙手剑客”之称。
刘亚男的进攻以轻灵见长,飘忽的跑位令对手难以捉摸,其“杀手锏”是迅雷不及掩耳的“背飞”和“背快”。在2、3号进攻的时候,面对拦网办法比较多,而且她本身的拦网技术不错,一传比较稳定,防守也很好,是现今国内众多副攻中最全面的一位。
名:刘亚男(Liu
Yanan)
性别:女
生日:1980.9.29
出生地:辽宁大连
身高:1.86米
体重:73公斤
项目:排球
场上位置:副攻
扣球高度:3米20
拦网高度:3米13
教育背景:大专
个人爱好:听音乐、看书
199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第3名,亚洲锦标赛*;
2001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
2002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亚军,世界女排锦标赛第4名;
200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亚锦赛*,女排世界杯*;
2004年雅典奥运会*。
2005年瑞士女排精英赛的亚军、2005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的季军,2005年女排大*杯赛的季军。
2006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亚军,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第五名,世锦赛第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