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本报北京2月16日电 (
“数字媒体技术的出现与成熟将体育赛事转播带入新阶段,每一个项目的特点与运动员的‘精彩’都会被镜头完美捕捉。”赵卫东说,在短道速滑项目中,我们能看到运动员从出发到冲过终点激动人心的过程;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中,360度“自由视角”系统为观众多角度重现运动员的高光时刻……
国际奥委会电视和营销服务负责人蒂莫·卢姆说:“2008年时,北京奥运会被认为是第一届数字奥运会,持权转播商第一次大规模地用数字技术向观众转播赛事。北京2022年冬奥会则在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之间形成了很有意义的历史转换,冬奥会转播的小时数达到了历史新高。我可以非常自信地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收视率超越了往届冬奥会开幕式。”
赵卫东透露,北京冬奥会2月20日闭幕之后,北京冬奥组委将立即进入冬残奥会转换期。在场馆设施、赛事组织、赛事服务和宣传文化等方面都会同步推进相关工作,要根据冬残奥会赛事运行的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满足冬残奥会的需求,确保“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
直播吧11月3日讯 据法媒《巴黎人报》报道,欧足联有可能考虑将2021年欧洲杯的举办模式,由原先的12个国家联合承办,改为仅由一个国家单独承办。目前,俄罗斯在举办权的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
2020年欧洲杯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不得不延期举行。今年6月,欧足联官方宣布,虽然2020年欧洲杯将推迟至2021年举行,但原先的12座举办城市仍然将共同承办赛事。
(阿尔巴尼亚人)
■转播内容总生产量将达6000小时
■将*全程以4K超高清格式转播
■部分重要赛事还将以8K格式转播
■引入“子弹时间”等*
昨天,据国际奥委会官方微博消息,北京冬奥会将通过阿里云向全球转播,带来超过6000小时精彩内容。这将是1964年奥运会开始卫星电视转播以来,又一次重大的技术进步。奥运转播将不再仅仅依赖卫星传输,还将通过中国科技企业阿里云支持的奥运转播云,走向全球数十亿观众。
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CEO伊阿尼斯·埃克萨科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北京冬奥会赛事时长约1000小时,转播内容总生产量将达6000小时,并将*全程以4K超高清格式转播,部分重要赛事还将以8K格式转播。这些内容将通过云端走向全球。这一新模式将为因疫情影响、不能亲临现场的媒体
据介绍,这一云端转播平台历经四年筹备。2018年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与阿里云合作开发奥运转播云OBS Cloud,该平台于2021年东京奥运会*投入使用,并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进行重大升级,实现高清电视直播和网络渠道直播同时在云上转播。截至目前,阿里云已完成转播云的最后一轮全球网络测试,为即将到来的冬奥开幕式和赛事转播做好了准备。同时,阿里云还为俄罗斯、巴西、墨西哥、日本等地转播电视台增设专属云网络通道,确保4K/8K内容实现远程高质量传输,并将时延降低30%。
此外,云上转播将带来更丰富的观看体验,提供类似“子弹时间”的高自由视角观赛*。
在影视作品中,子弹射向主人公,在即将射中时,画面切换成慢镜头,主人公仰身一跃躲过所有子弹,画面中时间变得极其缓慢,围绕子弹旋转360度,为观众开启了全能视角。这一*多年前在电影行业名声大噪,不过这一*最初需要经过长时间、多人员的集中后期制作,一秒钟的*,可能需要长达月余的制作时间。在云上转播的今天,这样的*效果将被自动合成多角度的观看视频,伴随着赛事进行即时播放。
在高自由视角观赛中,几十个拍摄视角将形成几十路4K高清信号内容,同步传输至部署于场馆的边缘服务器和远程的云端服务器。在边缘服务器上,对这些高清信号进行快速合成,形成多角度自由观看画面,仅仅20秒后,就可以传输至转播中心和电视台。在冰壶、速滑比赛间歇,这些精彩时刻的全景画面就能呈现给全球观众。
同时,几十路视角和信号传输至云端,在智能算法的支持下,将可在云上进行快速3D建模,带来更流畅的观看画面。举例来说,在传统的技术模式下,即使在赛场周围安置50个拍摄视角,也无法进行360度画面的全覆盖,在合成这些视角时,不同角度之间可能出现“掉帧”的问题,带来小小卡顿。而在“云”上进行3D建模,可以让智能算法对拍摄画面进行学习,在计算机理解其画面、场景、景深、景别的基础上,“脑补”出赛场场景,重构出一个可以全视角观看的“立体模型”。在这种模型上还原出的画面,就解决了“掉帧”的问题,更加贴近人眼看到的实景赛场。
超高清视频让市民体验“第二现场”魅力
冬奥赛事直播将用上全球首台5G+8K转播车
北京冬奥会期间,观众从电视屏幕上看到的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赛事直播,将由全球首台5G+8K超高清转播车承担。据悉,这也是目前全球*进的8K转播车。市民还可以在北京的200多个社区、商圈、城市户外大屏等点位观看到与冬奥相关的8K超高清内容。
从2K到4K、8K,数字越大,其对应的分辨率越高,包含像素点越多,画面精细度也越高,与此同时,渐变色更细腻,画面色彩更*。“比如说家里的2K高清电视,色域可能有1600万种颜色,8K则能达到10亿种颜色。”中联超清/协同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昨天,
中联超清/协同中心副总经理杨剑介绍,目前转播车及技术支持服务团队已部署在首都体育馆,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对2022北京冬奥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赛事进行全程8K公共信号制作。以5G+8K超高清转播车在冬奥会期间的应用为契机,本市还推进完成了我国超高清视频核心技术的攻关,推动补齐我国在超高清视频产业链上的短板。
“过去我国转播车的国产化率不足5%,而此次应用于冬奥的超高清转播车,相关技术产品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18%到20%。”杨剑透露。2019年,由中联超清/协同中心自主设计、集成的全球首台5G+8K转播车落成启动。在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和市经信局支持下,中联超清/协同中心重点推动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率先突破8K前端集成技术的瓶颈,形成20余项技术、产品的全球首台套、全国首台套和国产替代,拉动了我国超高清视频8K产业的发展。
据悉,工信部和北京市还共同搭建了超高清视频产业链协同发展综合服务和技术融合创新平台。截至目前,平台已协同合作企业180余家。
除了赛事直播,8K超高清直播还将在文艺演出等领域带来全新体验。未来,本市可能会建设众多8K影院,当观众在演出现场欣赏舞台表演的同时,在社区、影院里的市民也可以通过8K影院同步观赏、领略“第二现场”的魅力。
来源 北京日报
流程编辑 吴越
1月15日上午,伴随着“现代英勇”轮到港,天津港迎来了6个从西班牙乘船远道而来、参加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大朋友”,他们是来自瑞士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Olympic Broadcasting Services(OBS)的转播车辆,将运往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服务于为全世界人民呈现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OBS是国际奥委会设立的一家专门从事奥运会转播和奥林匹克转播组织功能的公司。北京冬奥会上,OBS将与北京携手,*全部使用高清方式进行转播,在奥运转播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由于奥运转播车属特种车辆,操作方式有所不同,天津港环球滚装码头第一时间安排专人与船舶代理沟通,开辟奥运物资“绿色通道”,实行“人员优先、作业优先、场地优先”的三优先原则,科学统筹“船、人、机、场、货”等生产要素,制定专项作业方案,选派精兵强将,科学规划行车路线,划定专属闭环管理停车区域。
天津港环球滚装码头公司操作部经理金浩介绍,为做好此次转播车辆的接卸工作,他们选派了经验最丰富的司机班组全程接卸,并在作业层做好封闭,确保*行车路线,对舱内危险点进行频闪灯标识和雪糕桶隔离,保障船舶舱内接卸安全。针对部分奥运转播车底盘较低情况,提前准备上下船适合的渡板,安排专人进行行车指挥,确保底盘无磕碰。
紧盯各作业环节,规范现场作业管理,抓好保障措施落实……经过1个多小时的严谨高效作业,6辆转播车顺利接卸,将在口岸部门的通力协作下,转运到北京冬奥会张家口和延庆赛区相关场馆。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奥运转播》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奥运转播、2021欧洲杯*消息相关的体育资讯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