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快船队阵容
【文/观察者网 郭肖 朱康琪】中国女排让人振奋的点,不仅仅在于《夺冠》。
这部正在上映中的电影如其所说,讲述中国女排近40年来的传奇经历,从1981年女排世界杯、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的高光表现令人赞叹,然而,令人遗憾的一点是,电影却没有拍出在无数球迷心中最最经典与热血的那一幕:
2004年雅典夺冠的那场比赛……
提起中国女排,不少人想到的第一个词儿恐怕就是“五连冠”。
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的最后一场比赛,中国队七战七捷,夺得*,从此开启了中国女排史上的燃情岁月。
几年间,中国女排涌现出无数*的运动员,她们刻苦训练、顽强拼搏自信地出现在体育舞台上为国争光,也创造了世界佳话:
1982年,世锦赛*;
1984年,奥运会*;
1985年,世界杯*;
1986年,世锦赛*。
中国队队员相互祝贺胜利,本文图均自新华社
在那个经济尚不发达、信息略显闭塞的年代,五连冠的成绩传回神州大地,激励了不少年轻人,让他们看到青年人的朝气与希望,也是在那时候,女排精神被提起,从此成为了一个符号般的存在。
然而,一片欢呼声中,“危机”早已埋下。
就是在那几年,*球员相继退役,教练换了三次,1986年,坚守到最后的郎平也退役去北师大攻读英语专业,后又赴美留学,女排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女排拿下铜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小组赛三战皆败,最终只获得第7名……
“五连冠”仿佛一夜之间成为“神话”,中国女排进入了漫长的等待期——进入90年代,古巴女排进入了全盛时期。
在这个阶段,中国女排并非“坐以待毙”,她们也曾努力过。
只是,失败了。
1995年,郎平被排协聘为中国女排主教练,她率领队员们接连获得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和1998年第1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亚军,但中国女排始终未能重返世界*的领奖台,1998年,郎平辞职。
广大球迷再次倍感失落。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拿下第5名,球迷的心几乎宕到谷底,有不少人一度追问:
中国女排时代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吗?
2001年,名不见经传的陈忠和“临危受命”,成为国家女排队主教练。
他一上来就颁布了27条铁律,“运动员应不折不扣地按要求完成训练计划规定的内容”“每迟到1分钟……罚全体队员课后加练10分钟。”女排队员们要严格按照这些规则进行训练,他还先后启用了赵蕊蕊、冯坤、杨昊等一批年轻球员。
这些看起来大胆果敢的改革方式真的能带中国女排走出低迷期吗?
当时,没有人敢肯定。
而2年后,答案变了。
2003年日本世界杯,中国女排大胜日本女排,收获了阔别17年的世界*。
2004年雅典奥运会,靠着一记奇迹般的反转,中国女排大获全胜,同时收获的还有那个后来被无数次提起、名副其实的名字——黄金一代。
当年3月,当时被誉为“世界第一副攻”、在世界杯上捧回“*扣球奖”的赵蕊蕊突然在训练中骨折,给志在重夺奥运*的中国女排重重一击,中国队临时调来了以快速灵活见长的副攻张萍。
在雅典奥运会首场比赛面对美国时,赵蕊蕊只上场了三分钟就旧伤重发。
前两局的比赛中,中国队0-2落后俄罗斯,此时俄罗斯队队员脸上都已经洋溢出喜悦的神情,仿佛*近在咫尺。
最后阶段,张萍打出了运动生涯中最为出色的一场球,强势逆转场上局面,最终中国队3:2战胜俄罗斯帮助中国女排迈过了首关,并最终拿下当年奥运会*。
近20年之后,中国女排终于重新在奥运会舞台上举起了奖杯。
这一幕让多少电视机前的观众多年胸中积压的“怨气”一吐为快,他们的疯狂呐喊,不足以表达他们的喜悦。
后来,决赛场上的这一幕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1981年到2004年,20多年时间里,人们看到了中国女排站上顶峰,从高处跌落,又重新爬起的沉浮。
2004年至今,又是一个近20年时间,中国女排又经历过新的起伏,换教练、新队员上场,只有坚持从来没有改变,去年,她们更进一步,拿下了11连贯,这一次,人们看到的是不骄不躁与热血。
2004年雅典赛场的高光时刻不止于此。那一年,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郭晶晶获得女子单人3米板*与女子双人3米板*;张怡宁拿到女子单打项目的*,又与王楠合作拿到双打项目的*,成为邓亚萍、王楠之后又一位在一届奥运会上收获两枚*的女子乒乓球选手……
那一年,他们在国际赛场上告诉世界:中国人,可以的!
版权声明
本文系用户*授权发布风闻社区的稿件,转载请联系观察者网。
直播吧6月28日讯 据此前报道,沃尔将和火箭达成买断并计划加盟快船。
快船
后卫:沃尔、鲍威尔、雷吉、肯纳德、科菲、波士顿、普雷斯顿
锋线:莱昂纳德、乔治、考文顿、小莫里斯、曼恩
中锋:祖巴茨
巴图姆下赛季为332万的球员选项,中锋哈尔滕施泰因目前为完全自由球员(上赛季工资173万美元),据此前报道,如果快船使用中产特例签下沃尔,他们将很难留下哈腾。
另一位随队
(gege)
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中国邮政除了发行妇女节专题邮票外,还先后发行了多枚反映中国妇女光辉榜样的邮票,方寸之间诠释了中华女性的伟大。
1977年1月31日,在刘胡兰烈士牺牲30周年之际,中国邮政发行了《纪念刘胡兰烈士英勇就义三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3枚(图1)。邮票图案取材于刘胡兰纪念馆,第一枚为“刘胡兰烈士像”,第二枚为毛主席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第三枚为“发扬刘胡兰革命精神”。
1978年3月8日,为表达人民对巾帼英雄的敬仰和缅怀之情,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妇女的光辉榜样》纪念邮票一套2枚(图2)。图案分别为向警予烈士和杨开慧烈士肖像,邮票以大红色为衬底,图案显得庄重、肃穆。
1982年5月29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逝世一周年》纪念邮票一套2枚(图3)。第一图选用了宋庆龄同志在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讲话的照片,第二图选用了已故*摄影家郑景康拍摄的照片,邮票画面表现了宋庆龄慈祥、坚毅的神情。
1993年1月20日,中国邮政发行了《宋庆龄同志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一套2枚,图案分别为“宋庆龄同志在海边”“儿童与和平”,邮票画面表现了宋庆龄期待海峡两岸早日统一和她一生关心少年儿童事业的史实。
2000年5月22日,中国邮政发行了《革命终身伴侣百年诞辰》纪念邮票一套1枚(图4),图案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蔡畅和李富春夫妇的半身像。
2004年2月4日,中国邮政发行了《邓颖超同志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一套2枚(图5),邮票图案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颖超将毕生献给了女性解放,值得所有人尊重和敬仰。
除了这些专题邮票,还有不少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中有女性的形象。
1975年9月26日,为祝贺中国登山队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登山队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特种邮票一套3枚。其中第二图“胸怀革命壮志勇攀世界高峰”(图6)描绘了中国登山队九名队员的集体形象,站在最前面的就是我国藏族登山女运动员潘多。
1981年12月21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女排获第三届世界杯*》纪念邮票一套2枚(图7)。第一枚“顽强拼搏”,画面为一名英姿飒爽的中国女排队员一跃而起奋力扣杀的形象;第二枚“为国争光”,画面为高举奖杯的中国女排队员站在领奖台上,眼望国旗徐徐升起时心潮澎湃、无限欣喜的场景。
1990年10月10日发行的《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二组)》纪念邮票的第一枚是我国*医学科学家林巧稚慈祥和蔼的形象(图8)。林巧稚早年从事胎儿宫内呼吸的研究,对滋养细胞肿瘤发生及发展规律、女性盆腔结核的发生及其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行了大量科普宣传和妇幼保健工作,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1年10月10日,中国邮政发行了《辛亥革命时期*人物》邮票一套3枚,其中第二枚为秋瑾(图9)。秋瑾是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她提倡女权女学,对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中国邮政报
7月14日,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发布正式名单,总人数为777人,其中运动员431人(女运动员298人、男运动员133人),为境外参加奥运会代表团规模*的一次。另外,225个小项参赛资格,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境外参加奥运会最多的一次。
同一天,中国女排结束在宁波前后总计约3个月的封闭集训,分3批从宁波北仑女排训练基地赶赴北京与中国奥运代表团汇合,将在本月19日出征东京奥运会,为冲击第11个世界*而努力。巧合的是,40年前,中国女排正是在日本,夺得了第一个世界*,也是中国三大球的第一个世界*。
40年前的辉煌:首登世界之巅
1981年11月6至16日,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在日本举行。当时参加世界杯的有8支球队,通过单循环赛决出最终的*。最后一轮,上届世界杯排名第4、本届赛事6战6胜的中国队迎战5胜1负的上届*日本队。如果日本队获胜,仍有希望获得该届比赛*。
比赛在大阪举行。当时国内球迷守在当时还是稀罕物的黑白电视机和收音机前,只为收看、收听这一场决赛的直播。中国女排先以15∶8和15∶7拿下两局,但在第3局和第4局被主场作战的日本女排扳平。决胜的第5局日本队以15:14率先拿到赛点。
身披3号战袍的郎平一记超手重扣,夺回发球权。然后,陈亚琼发球,皮球在网上来来回回3次,最后郎平一记小斜线重扣,把比分扳为15平。中国队乘胜追击,通过2次拦网得分,把比分定格在17:15,中国队7战7捷,令人信服地获得了世界杯*,*站上了世界*的领奖台。
*体育解说员宋世雄在本届世界杯的解说中给郎平起的绰号“铁榔头”不胫而走。第二天的《***》发表评论员文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把女排获胜与国家振兴联系在一起。
当年参加世界杯的运动员有孙晋芳、邓慧芳、杨希、周晓兰、郎平、陈亚琼、陈招娣、朱玲、梁艳、张洁云、周鹿敏。40年后,只有郎平,换了教练的身份,出征东京奥运会排球赛场。
12名队员的队伍:汇聚最强阵容
40年后,中国女排已成长为世界排坛的传统劲旅,并上演“十冠王”的辉煌。这次东京奥运会,中国女排依旧会向*发起冲击。7月5日,中国女排12人参赛大名单正式公布,朱婷、袁心玥、龚翔宇、王媛媛、张常宁、刘晓彤、姚迪、李盈莹、丁霞、颜妮、王梦洁和刘晏含成为今年决战东京的队员。
这是一支新老结合的队伍。李盈莹、王媛媛和姚迪3名球员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巧合的是她们都来自天津。不过她们在国家队不会感到陌生,在天津女排俱乐部,她们和朱婷一起获得了过去两个赛季的女排联赛*。
老队员们都经受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严峻考验。里约奥运会小组赛中国女排排名第4进入8强,在淘汰赛击败了2008、2012两届奥运会*、东道主及世界*的巴西,进入半决赛。然后中国女排再接再厉,相继击败荷兰和塞尔维亚,继1984、2004奥运会后,第3次获得奥运*。2019年世界杯赛,中国女排11战全胜,且只输3局,成功卫冕世界杯*,回国后乘坐花车参与了国庆庆典。这是中国女排继1984年,时隔35年后再次参加国庆庆典。
郎平是女排“三连冠”的主力队员。作为运动员她参加了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并获得*。郎平作为教练员,带领中国队获得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亚军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成为世界排坛以运动员和教练员身份都获得奥运*的第一人。实际上,郎平还带领美国女排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亚军。因此,东京奥运会是郎平第4次以教练的身份参加奥运会。她对国际女排的了解,是中国女排的宝贵财富。考虑到年龄和身体原因,郎平在东京奥运会后,几乎不会再以教练员的身份出现在世界大赛上了。
1次特殊的备战:为了女排精神
为了备战2020东京奥运会,2019-2020赛季中国女排超级联赛在2020年1月14日结束。之后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国内外排球赛事受到大面积的波及,世界女排联赛、女排世俱杯等国家队、俱乐部队的比赛相继取消。2020年11月12日-12月18日,新赛季的中国女排联赛以赛会制、空场的形式,分3个阶段举办。13支队伍参加了比赛。
在国家队层次上,因为疫情,实际上包括中国队在内的球队实战机会并不多。今年5-6月,世界女排联赛以赛会制的形式在意大利举行。中国女排和另外15支球队通过分阶段、单循环的形式交手,最终以10胜5负积30分排名第5。根据国际排联官网今年6月25日的世界排名,中国女排以376分反超巴西位居世界第2。
中国女排在前几沦为了考察队员,主要以替补球员为主参赛,不过还是3:2战胜了主力出战的巴西队。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后,主教练郎平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特别感谢浙江宁波北仑女排训练基地,给了她们很多的帮助,宁波北仑作为中国女排的福地,助力中国女排多次夺得*。
今年4月份到宁波北仑开始,中国女排一直处于隔离状态,和他们一直相伴的是20余位北仑体育局精心选派为女排服务的工作人员。这期间虽然也去意大利参加过世界女排联赛,但是回来后,依然是被隔离在酒店和训练馆里。
据介绍,北仑区体育局会经常给女排姑娘们送一些新鲜的杨梅、水蜜桃等时令水果,这让姑娘们非常开心。今年恰好是中国女排第一次夺得世界*40年,宁波北仑区体育局在女排姑娘们出征前特地为郎平和女排姑娘们订制了一批金色的手模,留作纪念。在“铁榔头”教练的带领下,女排姑娘们一起按下了自己打球手的手印。这批女排姑娘们的金手印将*保存在筹建中的北仑中国女排展览馆里。
东京奥运会共有12支队伍参赛,分2个小组进行单循环赛,然后两个小组前4名进入8强。中国女排分在了被称之为“死亡小组”的B组,同组的球队包括土耳其、美国、俄罗斯、意大利、阿根廷。
中国女排的首场比赛将在7月25日进行,对手是土耳其女排。今年世界女排联赛东道主意大利、塞尔维亚等队以替补球员出战,她们的真实水平要到奥运会才见分晓。中国女排胜了美国队,成为*战胜美国女排的球队,不过这是美国女排稳获*情况下取得的。
中国女排过去的3次奥运*之旅其实并不平坦。1984年中国女排小组赛1:3输给美国,决赛才战胜对手报了一箭之仇。2004年奥运会决赛中国女排前两局0:2落后于俄罗斯,最后才3:2逆转取胜。至于上届奥运会,中国队小组赛分别输给荷兰和塞尔维亚,仅列小组第4。进入8强后的3场淘汰赛,没有一场是3:0获胜的。
4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女排在这40年的历程中有起有落,但女排精神没有改,“铁榔头”郎平的魅力没有褪色,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郎平和中国女排都是顽强拼搏的精神象征。
(作者系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2020级学生,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陈国强对此文亦有贡献)
栏目主编:陈华 文字
文内插图:新华社 等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女排第三届世界杯》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国女排第三届世界杯、快船队阵容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