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蛇十年成蟒,蟒百年成蚺,蚺五百年成蛟,蛟五百年成螭,螭五百年成虬,虬千年成应龙。
那么人如果“老”到一定程度,又会变成什么呢?
俗传的“人老成精,物老成怪”,又所谓“人老精,鬼老灵”,这里的“精”,只是指年纪大了,经验丰富,精明无比吗?
汉末建安年间,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濮阳市)一处街坊怪事频发。
住在这一带的老百姓,家里经常无缘无故会丢东西。
比如家里的剩菜剩饭、零食点心,明明刚才还看到,转个身的功夫就没见了。还有家里养的母鸡下了蛋,可去鸡窝一掏,空空如也!
更*的是在晚上,夜阑人静,有时候还会听见,家里的瓮、罐发出訇訇的响声,就像有人在翻盖挪动似的。
是不是有韩国片《寄生兽》的既视感?
起初,还以为是哪家孩子调皮,又或者遭了窃贼,可如此数月就没有消停的时候,大家不堪其扰,决定联合起来,一定要把这个“祸害”给揪出来。
根据经验,这个“祸害”就对吃的东西最有兴趣,大家伙于是特意做了很多美食,然后将它们都藏在一间空屋子里面,随即四散埋伏起来。
等到深夜,果然有个黑影,悄无声息地把门打开,摸了进去。埋伏着的街坊拎着棍棒就冲了进去,混乱中还有人随手把门关进,以防逃脱。
本就是深更半夜的,门一关,屋子里面更是黑灯瞎火,大家伙凭着感觉,就是一顿乱棍伺候。
折腾了许久,终于这“祸害”被打得缩在墙角,呜咽哭嚎,似已求饶,众人这才停了手,把灯盏点上。
却见这个“祸害”,也没有穿衣服,浑身毛发乱蓬蓬的,蜷缩着就像一只毛茸茸的野兽。扒开毛发一看,赫然是一个瘦小干瘪的老头!
看这老头全身皮肤都皱巴巴的样子,说他有一百多岁都有人信!人怎么可以老成这幅样子?
众人又是好奇,又是吃惊,就询问这个老头,没想到,这个古怪的小老头,嘴里只能发出呜呜的声音,似乎连人话都不会说了,根本没法交流沟通呀!
后面,大家把这老头毛发收拾一下,带着他去附近挨家挨户去打听,果然,就在附近十里不到的地方,有个六七十岁的老者认出了这个老头!
见到老头这副模样,这个老者又是心痛又是惊喜,跟众人道,这是他的爷爷,十几年前出走失踪了,一直没找到,当时,他爷爷已经九十多岁了!
众人都是惊诧不已,这个整天在人家家里偷东西,就跟黄鼠狼一样利索的小老头,竟然真的有一百多岁了!
这个小老头回家后,才过了一年多,又从家里失踪了。不久,听说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开封陈留镇)那边又出现了这样的怪物,大家都说,这应该就是那个失踪的老头。
这个故事出自东晋干宝的《搜神记》。而在唐代牛肃的《纪闻》中,也有一个类似的记载,只不过这次是个老太太,而且年纪也更为夸张。
唐玄宗时,绛州夏县(今山西运城夏县)县尉胡顼,有一次到京兆府金城县(今陕西咸阳兴平市)出差公干。
路上错过了驿站,眼看天色已晚,就近找了户农家投宿。
县尉大驾光临,这家人受宠若惊,不仅腾出了*的房间,还精心给他准备了晚饭。
晚饭端进房间摆上桌,胡顼这才想起马还没喂呢,当下就起身出去喂马。
等他回来,却赫然看见一个只有二尺(半米多高)来高的老太太,头上垂着几缕稀疏的白发,正扒在桌边吃他的饭食,一桌的煎饼、点心基本都被她吃光了!
胡顼刚想出声询问,就见这家人的儿媳妇走了进来,见此一幕,又惊又怒,赶紧冲过去,一把揪着她的耳朵,一边对胡顼连声告罪,一边把这个老太太拽出了房间。
胡顼好奇心起,跟了过去,只见儿媳妇将老太太拽进一间房间后,把她关进了一个铁栅栏里。
隔着门缝,只见老太太蹲在笼子里,像心有感应似得,扭头看着胡顼这边,两只眼睛在暗室中看来,红彤彤地就跟朱砂似的,把胡顼吓得不轻,赶紧走开。
等那儿媳妇出来,胡顼便问那老太太是什么人。那儿媳妇回答道:
“她是我往上数七代的祖姑奶奶,活了三百多岁还没死,只是身形越来越小。她不怕冷不怕热,因此根本也用不着衣裳,平日就把她锁在栅栏里,一年到头不吃不喝都没事。
偶尔偷跑出来,偷吃饭食,一次能吃好几斗(一斗合十升,约等于12.5斤)。家里大人也不知道她叫什么,只是管她叫魅。”
胡顼听后惊得连连咋舌,后面他走到哪里,都要跟人讲这桩奇事。
看来人活得太久也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如果没有什么神通变化,恐怕就要跟这个老太太一般,被人当做怪物、禽兽一般对待了……
《论语·宪问》: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原壤跟孔子是发小,直到两人都要拄拐杖了还常在一起厮混。
有一次,原壤跪坐着有点腿麻,就把腿伸出去,劈叉似地坐等孔子,结果孔子来了后见了这副模样,在这个老兄弟面前,也不端着“温良恭俭让”的架子,直接就开玩笑损他道:
小时候就不消停,长大了也没啥出息,现在老了也没个正形,你活着就是毒害下一代。
在这里,“贼”被理解为祸害的意思,人老了,为老不尊,没有给年轻人做好榜样,就是祸害下一代。
可身为当时知识最为渊博的大学者,孔子知道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比如后面鲁国有人猎杀了一只麒麟,谁都不认识,就孔子一眼认出来了。
那有没有可能,在这里,“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贼”字,或许指的是,人老了会变成的一种精怪,比如喜欢到处偷吃东西的“贼”?
月下髑髅草虫鸣,对影空谈野狐禅。
如果你喜欢看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敬请关注:野狐奇谈。
2018俄罗斯世界杯将于北京时间6月14日至7月15日举行,64场比赛在11个城市的12座球场进行。这里有一份详尽的赛程表请查看。
广东有句俗语,“木棉花开,冬不再来”。虽然还有一点“倒春寒”,但街坊们近期明显可以感觉到天气暖和多了。一年一度的木棉花开季节也如约而至。羊城晚报
3月8日,广州春光明媚,中山纪念堂的木棉灿烂盛放,美不胜收,吸引不少街坊前来赏花
冷空气影响,部分木棉花尚留“黄衣”
有街坊反映,往年观赏木棉花的时候,一般黄叶落尽,仅余红花。今年很多木棉树却还留着“黄衣”“黄裙”,形象颇为特别。羊城晚报
部分木棉花尚留“黄衣”
在广州观赏木棉花,中山纪念堂*是值得打卡的好去处。中山纪念堂最*的一棵木棉,植于康熙年间的1669年。树龄有350多年,被誉为“木棉王”。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林学会评为“中国最美木棉”。木棉王树高27米余,平均冠幅33.75米,胸围615厘米,非常雄伟。
红棉吐艳
“木棉王”位于纪念堂东北侧,脚下就立有一块刻有朱光市长那首赞美红棉的词作的立石,“广州好,人道木棉雄,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丹龙,人道是,三月正春风”。
在广州观赏木棉花,中山纪念堂*是值得打卡的好去处
中山纪念堂已为452棵乔木实施“一树一档”
羊城晚报
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树木按照A、B、C、D四类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现有A类古树名木共计11棵(其中有7株是在册古树名木,4株正申报入册古树名木);B类重点乔木共计78棵,其中古树名木后续资源33株;C类一般乔木363棵;D类是纪念堂围墙外的树木,共计111棵。除了广州市对古树名木的统一编号,中山纪念堂管理中心也对每株古树名木及老树均实施编号管理,并对古树名木进行“立牌”保护,让古树身份“亮”出来。
广州中山纪念堂对古树名木进行“立牌”保护
树木拥有*优先级,围绕树木造景观
因为拥有了众多的古树资源,工作人员介绍,中山纪念堂目前已树立依托古树名木和大树老树挖掘打造系列树木景观的理念,近年来已开发了“中国最美木棉”景观、“白兰卫士”景观、“树上树”景观、“树抱树”景观、“游龙休憩”景观等,并挖掘菩提树、南岭黄檀等树木故事,充分发挥古树名木的人文景观作用。
另据介绍,园内将不片面追求园区绿化景观效果,在绿化景观和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出现冲突时,以古树名木和大树老树的保护作为优先级考虑。为做好古树名木和大树老树的宣传工作,已举办各种古树名木科普、研学活动,如“探访最美古木棉”科普活动,“中山纪念堂红棉学堂”研学活动、“听见花开 植物医生”系列科普活动等。其中,在探访古木棉活动中,科普人员向青少年展示如何用先进的植保设备给“木棉王”体检,讲述木棉生长特性,木棉花的用途等,帮助他们学习绿化知识,增强爱绿护绿的意识。
中山纪念堂充分发挥古树名木的人文景观作用
一、广州木棉花最早的记载是出自何处?
答:最早见载于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西汉时,南越王赵佗向汉帝进贡木棉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
二、广州人为什么这么喜欢木棉?
答:能用能吃,非常符合广州人的个性。粤人以木棉为棉絮,做棉衣、棉被、枕垫,唐代诗人李琮有“衣裁木上棉”之句。宋郑熊《番禺杂记》载:“木棉树高二三丈,切类桐木,二三月花既谢,芯为绵。彼人织之为毯,洁白如雪,温暖无比。”木棉花还可以做药,每逢春末采集,晒干,经拣除杂质和清理洁净后,用水煎服,可清热去湿。广州人喜欢木棉树和木棉花,古时候在广州越秀山麓学海堂一带的木棉树,“花开则远近来视,花落则老稚拾取,以其可用也”(《学海堂志》)。
三、木棉被多少次定为广州“市花”?
答:两次。早在1931年(一说1935年),木棉花曾被定为广州市花。1982年6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再次将木棉花定为市花,更加深了广州市民对木棉的青睐和尊敬。
四、中山纪念堂“木棉王”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雨,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动人故事吗?
答:这棵木棉树所在地是广州历史上的军政要地,清初是巡抚院署,清末是抚标箭道(军队训练和驻扎的地方,是清代广州城的军事要地),后改为督练公所。1912年为广东省督军署,1920年11月至1921年4月为广州军政府。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将广州军政府改为总统府。总统府后来因陈炯明于1922年发动“六一六”兵变被毁。1931年,国民政府在总统府旧址上兴建了中山纪念堂,以纪念孙中山先生。“木棉王”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变迁,目睹了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领导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壮举、中山纪念堂的拔地而起、日军签署投降协议、革命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北京奥运火炬传递、亚运会徽发布及广州《财富》全球论坛开幕晚宴等。
文字 |羊城晚报全媒体
图片、视频 |羊城晚报全媒体
羊城晚报
中新网上海3月15日电
上海爱尔眼科医院视光与小儿眼科主任杨勇15日表示,应让孩子保证8小时充足睡眠,因为睡眠不足可能从内分泌、神经、免疫等多种途径影响孩子的眼部发育;同时,每日目“浴”阳光两小时可以有效的预防近视。
他给上网课的学生们提出了“20-20-20”的用眼口诀,即:看上网课等20分钟后,要抬头眺望20英尺(6米外)远方至少20秒以上放松下(去厨房、阳台、客厅等地眺望远处放松休息)。他建议孩子们在中午时段,尽可能把活动安排在阳台或自家院子里进行。
在饮食方面,杨勇指出,充足全面的营养元素摄取才能够使眼睛保持健康。维A、维C、维E、omega-3脂肪酸、叶黄素、玉米黄素、矿物质锌可以保护孩子的眼睛。孩子们应该多吃蔬菜水果。一些孩子特别爱吃的巧克力、糖果等,家长一定要加以控制。
不合理的用眼习惯、用眼环境是真正导致近视度数加深的罪魁祸首。这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十分强调合理控制用眼时间来减少眼部不适。除了保证正确的读写姿势外,杨勇指出,有条件的家庭可*投影仪或电视等屏幕较大的设备,且孩子观看距离不小于屏幕对角线的4倍。他说,投影仪、电视等大的屏幕尺寸,可以进行远距离观看更有利保护眼睛。(完)
中国新闻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2英尺是多少米》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2英尺是多少米、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