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月19 日下午,在北京瑟瑟的寒风中,董路率领其手下的足球小将09队与同在北京的国际联队展开了一场较量,并最终3比0大胜对手,取得这场国际比赛的胜利。
这支北京联队是由居住在北京的各国友人的孩子组成,虽然只是初中生,但从现场比赛画面可以看出,这支国际联队身体优势非常突出,个别球员身高甚至达到一米八五。在比赛中他们也是频频利用身体给足球小将施加压力,并且一度占据场上主动。但关键时候,足球小将顶住了压力,凭借娴熟的个人技术以及团队配合,最终三比零战胜对手。
随着中国男足在世界杯预选赛中失去晋级希望,以及之后的惨败越南,包括中超联赛的惨淡经营,恒大降薪,武汉欠薪等等信息,都预示着中国足球已经进入了一个彻底的毫无生机的寒冬。一时间,中国足球的所有从业者人心惶惶,以后无人踢球的说法一时间甚嚣尘上,悲观情绪彻底的笼罩在中国足球上空。
但与此同时,董路创办的足球小将展现出的勃勃生机与奄奄一息的足球大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专业人士眼中,董路是无证教练,在大部分球迷眼中,足球小将只是董路所运营的一种商业模式,目的无非是圈钱。
所以理所当然的,特立独行的董路几乎成了中国青训人士的公敌。对于种种流言蜚语,董路依旧我行我素。
保持自我,努力奋斗,战胜对手,实现自我价值,这无疑是董路的人生信条。
在这个中国足球苟延残喘的时候,所有人的观点都出奇的一致——青训,毫无疑问,是中国足球最后的也是*的救命稻草。国家队已经骂无可骂,国青早已是亚洲三流,国少同样青黄不接,除了从娃娃抓起,还能有别的办法吗?
足球从娃娃抓起,所有人都了解邓小平当年对于中国足球的这条指示,但不为众人所知的是,足球要建立一个特区,同样是当年邓小平对中国足球的重要指示,可惜的是,更多的人忽略了这一点。而董路创办的足球小将,后来加入了清华附中,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足球特区的建立。
而即便是足球从娃娃抓起,中国的青训又是怎么执行的呢?其中的派系林立,光怪陆离,这里不必多言,当然,近二十年社会风气的转变,道德水准的滑坡,如果仅仅指责足球,恐怕也难以服众。
一个人在黑暗中走了太久,纵使前方只有依稀微弱的光,却能给人以超乎寻常的力量,并怀揣希望向着微光前进。
足球小将也许无法拯救中国足球,但于今时今日的黑暗中,假使它能做一束微光,让真正对中国足球心有热爱的人保留一丝希望,又何尝不是足球小将的一种价值提现呢?
全世界足球迷的狂欢节——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又来了,这个夏天注定不平凡!提到世界杯,有太多经典的瞬间,当大家都在讨论球赛的时候,我却对世界杯音乐情有独钟。
2018俄罗斯世界杯官方主题曲:《Live It Up》,想必不少人听过,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10大世界杯主题曲。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
第十首:《boom》,中文名《风暴》
2002年韩日世界杯官方主题曲,演唱者:阿纳斯塔西娅(Anastacia)
阿纳斯塔西娅的歌声和形象的差距令人难以置信,靓丽的偶像外型和深沉浑厚的“爵士乐”嗓音给人的视听觉冲击强烈。“风暴”曲调简洁、节奏强劲,流行的曲风给人异域的感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听听这首歌。
第九首:《Hips Don't Lie》,中文名《难以抗拒》
这是2006年德国世界杯闭幕曲,演唱者:夏奇拉(Shakira)
2006年2月,Shakira推出英文单曲《Hips Don’t Lie》,歌曲发行后便在全美各电台热播,国际足联特意邀请夏奇拉在闭幕式献唱此曲。
这首歌之所以让众多球迷记住,除了夏奇拉的磁性嗓音,她那不停舞动的美胸电臀,也为这首歌加分不少!
第八首:《We Are One (Ole Ola)》,中文名《我们是一家》
2014年巴西世界杯官方主题曲,演唱者: 皮普保罗(Pitbull),珍妮弗·洛佩兹(Jennifer Lopez),克劳迪娅·莱蒂(Claudia Leitte)
三大*的演绎,非常精彩,虽然此歌传唱度不算太高,但个人认为此歌还是不错的。
第七首:《Wavin' Flag》,中文名《飘扬的旗帜》
2010南非世界杯宣传曲,演唱者:克南(K'naan)
很多人误以为这首歌是官方主题曲,其实这首歌是可口可乐公司与南非世界杯官方合作的一首宣传曲,并不是南非世界杯官方主题曲。该歌曲拥有众多不同版本,其中克南与张学友、张靓颖一起演唱的国语版又名《旗开得胜》。
第六首:《La La La》,中文名《啦啦啦》
2014年巴西世界杯闭幕曲,演唱者:夏奇拉(Shakira)
歌曲MV的参演者包括杰拉德·皮克、里奥·梅西、法布雷加斯、席尔瓦、阿比达尔等人,纷纷以招牌式微笑出镜。这是夏奇拉连续第三次在世界杯献唱。
第五首:《Anthem》,中文名《足球圣歌》
2002年韩日世界杯官方主题曲,由*音乐家范吉利斯(Vangelis)作曲,其主旋律部分改编为《FIFA 2002 World Cup Anthem》。
这首歌曲是无数球迷中心永恒的经典。它是韩日世界杯三首官方歌曲中*一首纯音乐,其精彩的旋律已经完全覆盖了言语所能表述的内容。亲历2002世界杯的球迷对此一定不会陌生,当时***播放的精彩进球集锦,背景音乐采用的就是这首主题曲,气势磅礴的音乐,酣畅淋漓的进球,足球的律动与音乐节奏完美融合。
第四首:We Are The Champions,中文名《我们是*》
1994年美国世界杯合集中的歌曲,演唱者:皇后乐队(Queen)
《We are the champions》皇后乐队(Queen)最*的单曲之一,发行于1978年初,由乐队主唱Freddie Mercury 作曲。同期发布的还有另外一首超级经典的“We will rock you”。这两首歌都以昂扬向上、震撼人心见长,因此,被大量的体育甚至政治场合借用。现在常用于各种体育赛事以弘扬体育精神。
第三首:2010年南非世界杯官方主题曲:《Waka Waka》,中文名《哇咔哇咔》
演唱者:夏奇拉(Shakira)
该歌曲收录于Shakira2010年发行的专辑《Waka Waka (This Time For Africa)》中,这首歌充满了激情,充分表达了南非世界杯的精神和活力。歌曲舞蹈动作热情奔放,体现出浓厚的非洲风格,突显了非洲舞蹈的艺术感染力。
对很多球迷来说,听《Waka Waka》除了能更贴近非洲的感觉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能看到夏奇拉的美妙身姿,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让《Waka Waka》成为了世界杯历史上经典的音乐。
第二首:《Un'estate Italiana》,中文名《意大利之夏》
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官方主题曲,演唱者:吉奥吉-莫罗德(Giorgio Moroder)和吉娜-娜尼尼(Gianna Nannini)
“意大利之夏”是最成功的世界杯主题曲之一,至今仍被*球迷和歌迷所津津乐道。这是首悠扬动听,又振奋人心的歌曲。这首歌有数个版本,原唱录音版较舒缓传统;现场演唱版则加入更多摇滚节奏。谭咏麟也曾将此歌改成粤语版本的“理想与和平”。英语版由吉奥吉演唱,歌名为:To Be Number One。
对于很多老球迷来说,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的开幕式给球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办方非常大胆地把时装元素搬到了足球场上,全世界的球迷有幸观赏到了一次“米兰时装展”。
第一首:《La Copa De La Vida 》(西班牙语)/《The Cup of Life》(英语),中文名《生命之杯》
1998年法国世界杯官方主题曲,演唱者:瑞奇-马汀(Ricky Martin)
如果一定要找一首歌来代表世界杯,估计绝大多数人会选择1998年法国世界杯的《生命之杯》。《生命之杯》堪称是足球音乐的一个奇迹,无论是节奏还是歌词,都和足球运动非常搭,特别是副歌“Go Go Go Ale Ale Ale”的部分,简直跟足球是天作之合。
瑞奇-马汀用多种语言录制了这首歌,包括西班牙语和英语,这首歌很快风靡世界。这首歌还获得了拉丁格莱美奖提名,并获得了“*拉丁歌曲”的奖项。“生命之杯” 是传唱度*的世界杯歌曲,直到现在仍然广泛流传。
你心目中*的世界杯主题曲是哪首?欢迎讨论。
《足球小将》的作者高桥阳一向来看得起中国足球,估计是因为80时代的日本经常被中国国足击败的缘故,在他笔下的中国足球队一直是亚洲*的存在。
中国队最早出现在《足球小将:世青篇》的故事中,国青队与日本队相会于世青赛亚洲预选赛的赛场上。
中国队最后虽然以3比6落败,不过给日本队造成极大的威胁,在亚洲预选赛中就是按照最终BOSS来刻画的。
国青队的*肖俊光可谓是惊艳全场,不但可以完全防守住日本队的狂轰乱炸,还能施展必杀技“反动蹴速迅炮”将对手的射门悉数反弹,从而赢得比分。
在之后的剧情中,高桥一直没有忘记肖俊光,不但给他安排加盟德甲豪门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帮助球队在天王山之战中力挫若林源三,还在*的奥运篇中让其小小登场一下。而他的对手,正是有着*豪华阵容的巴西国奥队。
本文由“和风动漫”*,转载请注明出处。
马德里奥运会,中国队与德国、巴西以及塞内加尔划到同一组。这是什么概念呢?德国是世少篇的BOSS球队,巴西是世青篇的BOSS球队,这是一个真正的死亡之组啊!
也不知道是谁给抽的签,反正中国国奥队是挺倒霉的。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头,这是巴西国奥队因为巴萨前腰里瓦尔的加入,让其实力更胜世青赛时的巴西青年队。
纳德雷沙、桑塔纳、里瓦尔……随便拎出来都能成为*的选手,巴西国奥队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攻击三叉戟组合了。而中国队,却只有肖俊光一个*。
马德里奥运会的第4天,中国队迎战夺冠热门巴西队。
比赛的过程没有任何悬念,巴西“球王”纳德雷沙和“神之子”桑塔纳双双完成帽子戏法,可以说是完虐中国国奥队。
特别是纳德雷沙,他在球场上发挥出*级的表现,当桑塔纳的射门被肖俊光的“反动蹴速迅炮”反射回去后,他亦抓住机会,将反射的足球再次反射。
发动“反动蹴速迅炮”的一个标志,是在球场上会出现具象化的生物。例如肖俊光反射时会出现一条龙、大空翼则是一只不死鸟。球的威力越强,出现的具象化生物就越厉害。
在世青篇中,肖俊光一共反射了车仁天、葵新伍,以及日向小次郎的“雷兽射门”。
其中在葵新伍身上只出现了“龙尾”(由于只用左脚的缘故),在车仁天身上出现了“巨大白龙”,而在日向小次郎身上,则出现了“最美的龙”。
而在奥运赛场上,纳德雷沙二度反射的“反动蹴速迅炮”,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是比反射日向“雷兽射门”更强的“大龙”,不但速度更快,而且力量更加霸王,让肖俊光无从防守。
就连纳德雷沙在踢出“大龙”之后,右脚都在隐隐作痛,可见这个招式威力有多大了。肖俊光因此败北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不过肖俊光并没有放弃,而是凭借强大的意志力连续扳回2球。虽然改变不了最终结果,但也让世界看到中国足球的强大实力……(怪不好意思的)
引言:足球被称为“和平年代的战争”不是没有理由的。
很多80后接触并喜欢上篮球,并非在真实球场的后仰跳投,而是一部名为《灌篮高手》的少年漫画,书中的故事尽管按照“真实”路线展开,可但凡你看过90年代我国男篮降维打击般吊打日本男篮的比赛实况,就会知道无论樱木花道那种“基本功很差,但轻松就能灌篮”,还是仿佛“日本乔丹”一样的流川枫,距离“真实”其实都相去甚远。
而比篮球更加离谱的,则是当年孩子们乐此不疲疯狂模仿着享有“杀人足球”美誉的《足球小将》,这部漫画连同FC主机上的《热血足球》,成为了一代人的足球启蒙。直到目睹现实里我国男足输伊朗输韩国输卡塔尔(持续下行至今输泰国输越南,就只能“XXX,退钱”了),才恍然大悟,原来“球,不是这么踢的”。但那又何妨,毕竟游戏中相比模拟真实类足球游戏,反而是超现实的足球玩法品类更丰富,玩法更大胆,下面就借着NS《马力欧足球》新作推出的契机,和大伙聊聊超现实足球游戏的狂野想象力。
很多人的足球游戏启蒙从一开始就跑偏了——《热血足球》系列
托入行早,目标群体普遍青春年少的先发优势,如今早已经风光不再的《热血硬派》系列在我国早早便拥有了非常庞大的玩家群体,以及由此带来的高认知度。以至于到了今天,当我在店里给顾客介绍NS的《马力欧足球》时,依然要用《热血足球》来类比,对方则往往一听就秒懂的表情,第一时间形成对游戏的感性认识。
除了不按常理踢球,《热血足球》也贡献了一批很有特点的有趣角色
《热血足球》是《热血硬派》这个大ip之下,一个足球主题的支线衍生作,原本二头身的“快打旋风”小子们,来到校园社团活动中继续燃烧荷尔蒙,把旺盛的精力用在足球场上互相伤害,争夺荣誉。《热血足球》看似夸张,但大体还是遵循足球运动基本规律,比如参赛人数,赛前玩家主动调整阵型设置,甚至是界外球战术等等,都还在“合理”范围内。反倒是玩家们经过不断摸索,研究出来诸如“门将出击”等邪道玩法(让门将一路冲到前场攻城拔寨),比动辄狂风扫落叶的必杀射门还要离谱。作为先行者,《热血足球》奠定了非拟真类足球游戏的一个基本范例,即不用必杀技的时候大家当做无事发生正常踢球,一旦满足必杀发动条件,瞬间就不装了,分分钟变回“热血硬派”,让对手尝尝什么叫做球风强硬。
重在参与,但没让你强行参与——《洛克人足球》
《洛克人足球》是1994年上半年在SFC上发售的*《洛克人》衍生游戏,从上市日期来看,显然有蹭94年美国世界杯热度的考虑。本作大体可以当成是足球场里部分遵循足球比赛规则的洛克人ACT。规则基本就是摆设,而《洛克人》最经典的设定如自由选择关卡,击败BOSS并掌握新能力等,则变成了挑选球场对手,战胜后对方会加入我方(什么投敌行为?)的攻略流程。
随着玩家一路踢下来,队伍不断壮大,最后向大BOSS发起挑战。尽管很多大厂都有为招牌角色推出衍生游戏的KPI,但是相比“模仿”《马力欧赛车》的《陆行鸟赛车》《索尼克赛车》《古惑狼赛车》,厂商通常不会轻易触碰足球项目,因为足球毕竟是11个人的团队竞技,不仅技战术层面不容易模拟,踢球的“手感”更是难以准确拿捏,所以《洛克人足球》也是浅尝辄止,完成了这次跨界一轮游后便草草收场了。
我们不杀人,我们只是单兵武器的测试员——《足球小将》主题游戏
《足球小将》作为人均柯南的ACG绿茵豪门,用场面惊世骇俗,日本队或者有日本球员的一方默认胜率超高的比赛,和撕裂球网,轰飞门将,打断门柱,震碎球门后面广告牌的大力曲线旋转射门,把足球从一项运动,变成了一项仅仅看起来像是足球的运动。
不同于井上雄彦因为喜欢篮球才去画《灌篮高手》,高桥阳一当初执笔连载《足球小将》时,对足球并不熟悉,所以才避重就轻,从写实转为开武馆,慢慢走上了举世闻名的“杀人足球”路线。拜高桥老师不懂球所赐,《足球小将》的游戏也主动放弃了足球规则以外的正常踢法,要么故事模式一路“剧情杀”,要么就强力角色一招鲜carry全场无压力,既然原作没有真实性,玩家不在乎真实性,那么自然就可以无视真实性。
从《天使之翼》慢条斯理的回合制,到新作仿佛格斗游戏的快节奏,《足球小将》本就夸张的原作,让球场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战场。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高桥老师一直对我国男主高看一眼(不止),所以直到男足输越南都能输到不剩底裤,游戏里却依然不失为一支劲旅,不久前新作的更新中还以DLC形式收费登场,牌面大得很呢。
所以说,球员归化也要从娃娃抓起——《私立正义学园》罗贝托·三浦
虽然《洛克人足球》草草收场,但卡普空并没有从此放弃足球梦,在其3D格斗游戏《私立正义学园》中的角色罗贝托·三浦,就是一位把足球技艺带到格斗舞台上的明星选手。
罗贝托·三浦
三浦同学隶属于游戏世界里的五轮高等学院,按照我们现实逻辑,这是一所以培养体育特长生见长的学校。三浦是足球部头号选手,除了格斗游戏“打架嘛,带个足球很正常”,这名角色本身也包含了跨界致敬的成分,作为一名有巴西血统的混血儿,三浦符合现实中日本足球从80年代开始,致力于学习足球王国的大方向(其中也有巴西日侨多的历史因素),日本队曾陆续规划了一批巴西球员代表本国参赛,他们也为日本足球的进步做出了贡献。三浦球衣的黄蓝条,则分别对应了巴西和日本国家队的主场球衣颜色,而罗贝托这个名字,也与《足球小将》里大空翼的启蒙恩师的那位巴西教练同名,三浦更是直接致敬日本足坛名宿三浦知良。
最后,三浦的超必杀技“倒挂金钩”,熟悉《足球小将》的朋友一定已经想到了,没错,这正是大空翼的成名绝技。
日本足坛名宿三浦知良
尽管我们总是调侃《足球小将》里面的日本队实力过强,但大到国家层面的全民足球普及,小到*格斗游戏都要为足球选手留有一席之地,国家政策与社会文化上的重视,才让日本足球有了今天的成绩,我们缺少的远不是一部中国版《足球小将》,而是关于足球的太多太多。
什么时候能成为《马力欧赛车》啊?——《马力欧足球》系列
众所周知,马力欧的主业是*全能运动员,平台跳跃大战库巴什么的,只是副业,收集月亮有什么意思,足球篮球网球乒乓球赛车高尔夫不香吗?
和其他马力欧运动题材的游戏相比,《马力欧足球》的诞生年代较晚,初代于NGC主机上推出时,任天堂刚刚在上一个世代被索尼夺去了家用机市场的*宝座,正急于凭借新平台上证明自己。世界第一运动+业界头号ip,这不比那个什么“功夫+足球”更有搞头?马力欧对足球运动的改造也足够彻底,直接跳过了11人赛制,转而选择了类似室内足球的五人制,就好比正规足球与沙滩足球,篮球与街头篮球的区别,室内足球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和战术执行理念,也方便马力欧施展十八般武艺,踢他个昏天黑地。
然而《马力欧足球》系列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手感*,系统合理,又充满对抗性和竞技性,这些本来都是玩家追捧的优点,但足球运动的复杂性,还是让历代作品总是很难突破从真实足球上升到超级系马力欧游戏的那道坎儿。不讲团队战术吧,这又不是《任天堂明星大乱斗》,讲战术吧,刚过中场就射门是什么鬼?*的《马力欧足球 战斗联盟》似乎是把平衡改为了抓一头儿,足球的“壳”当然还在,但玩起来比拼的全是具体到单独角色的反应速度和操作,加上人物成长和数值设计,或许能让《马力欧足球》得到一次实质的进化。
实现了多少人的儿时梦想——《火箭联盟》
当《GTA》把“圣三位一体”的枪车球当中,火爆的枪和追求速度高的车结合在一起之后,《火箭联盟》则*实现了球和车的梦幻联动。作为*非常成功的多人线上服务型游戏,火箭联盟的玩法看似“弱智”(控制汽车撞球,直到把球“顶”进对手球门),却将真实模拟类足球游戏最核心的底层技术,即关系到球员身体接触与足球运动轨迹的物理引擎,变成了玩家手感良好,反馈真实的实时操作,你可以说用车顶球很傻,但用车的那个部分,用多快的速度顶球,顶到后球的飞行轨迹等,《火箭联盟》都拿捏十分精确。那些高手表演的酷炫技巧,便是基于游戏严谨的物理法则和操作系统。
与此同时,操作遥控车展开竞技,恰恰满足了很多人儿时玩遥控车(或者客观点,在我那个年代,都看有钱人家孩子玩遥控车,自己手里只能直来直去的四驱车瞬间不香了)时想干,但能力有限没能达成的愿望。
成年人的快乐,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功夫加足球,当然有搞头啊——《少林足球》
考虑到周星驰的知名度,相信大家就算没看过,也一定听说过《少林足球》这部影片吧。该片2001年上映,因为各种*的运用,制作规模的提升,成为了周星驰当时投资*的一部影片。电影的设定通俗易懂,依然是周星驰小人物逆袭的经典叙事,搭配一个“功夫+足球”的超现实高概念,这样的题材加上影片的热度,自然得到了游戏厂商的青睐,上映后不久,同名游戏就出现在了我国各大电子城的软件货架上。
游戏版的《少林足球》看似是足球游戏,其实套了一层《仙剑》《金庸群侠传》等国产江湖RPG的皮,事实上周星驰拍摄《功夫足球》的初衷,并非对足球有多大热情,他真正的梦想是一部功夫片,而“足球+功夫”一方面有足球的市场受欢迎程度,另一方面也方便他尝试去拍摄武打场面,磨炼*团队,游戏里面的功夫大于足球,也算是无意间和周星驰创作的原始动机不谋而合了。
由于是官方授权,所以游戏中凡是的电影原作角色,都以演员本人的卡通形象登场,里面像是cengXX,“黄金左脚”吴孟达等演员,如今要么退出公众视野,要么已经去世,加上周星驰本人也很长时间没有新作,让《少林足球》这样原本的*二流改编游戏,如今却也增添了一分考古的怀旧色彩。片中那句“踢球嘛,带个扳手很正常”的名台词,更是成了短视频平台上描述很多野球视频时的必备评论,连同本文标题,就是由此稍加改编而来,不得不感慨下周星驰对于当代汉语的影响力啊。
足球拯救地球——《雷电十一人》系列
Level-5公司最早发售于任天堂NDS主机上的《雷电十一人》,可以算得上是二次元热血战斗漫相关设定在足球运动中集大成式的全景投射,游戏从一开始就无意去解释“为什么中学生的校际比赛看起来就像是JOJO的替身使者大战十二黄金圣斗士”这一问题,而是拿出大部分精力去呈现人们对足球到底能有多大“杀伤力”的全部中二想象。
不仅游戏,《雷电十一人》是一个横跨ACG的大ip
随着系列游戏迭代,《雷电十一人》无论登场角色还是这些角色的必杀技演出,都越来越离谱,日漫里面身体状态强化,召唤替身攻击,变身,合体技等,全在游戏里以必杀技形式出现。人家大空翼学长再怎么球技通神,起码还是按照国内青少年组-世青赛-成人组-世界杯-欧洲职业联赛这个现实逻辑展开球员生涯,《雷电十一人》干脆就从外太空找来了一群踢球的。
当瓜迪奥拉执教的巴塞罗那队因为成绩出色,队内又相继拥有小罗,德科,梅西等超级球星,打遍地球*手,被球迷戏称作“宇宙队”,开玩笑说哪天举办星际间足球赛,巴塞罗那可以代表地球人出战,一句玩笑,《雷电十一人》给实现了。
后来作品中玩起了时间穿越,把诸葛亮,圣女贞德等历史人物,纷纷融入到球队体系和必杀技演出中,于是就变成了英格兰队召唤狮心王查理,摆出圆桌骑士阵型,用一记伦敦塔射门,攻破了客队外星人的球门,嗯,咱们把球放下,直接开一局星际争霸好了。
不同于《热血足球》或者《足球小将》,《雷电十一人》的必杀技CD时间很短,且种类贯穿球场上各个位置球员的所有攻防环节,除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离谱射门,还有召唤铜墙铁壁防守,忍者般影分身过人等,保证了玩家可以全程高能。但这种比离谱更离谱的基调,经过几部作品后也就透支了开发组的想象力,原本任天堂NDS主机以来便雷打不动的明星产品,如今在硬件形式一片大好的NS时代,却迟迟拿不出*像样的新作,令人难免感到有些唏嘘。
结语:把一个天马行空的点子当做足球游戏的设定,其实并不算很难,我家楼下院里的小孩子踢球,还要给自己加戏加音效呢。真正的难点,是要以怎样的比例和手法去模拟真实足球的那一部分,这样才能在疯狂的同时,让玩家依然觉得自己是在“踢球”。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足球小将世界杯国语版》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足球小将世界杯国语版、2018年世界杯主题曲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