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聊过几回,自打美国篮协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起派现役NBA球员组队参赛以来,他们第一次输球是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而且一输输了3场,分别败给波多黎各、立陶宛和阿根廷队。
关于那届让NBA和整个美国篮球界蒙羞的奥运会,之前已经详细聊过。
前情提要:
2004雅典奥运美国梦六输给阿根廷丢金,其实组队选人时就早有征兆
不给年轻的詹姆斯韦德安东尼机会,拉里布朗在雅典为固执付出代价
但罗马不是一夜建成的,美国篮球的整体滑坡也不是突然到了雅典奥运会,一朝一夕发生的事情。
世纪之交,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才是“梦之队”的分水岭。
在此之前,这支由NBA球员组成的队伍所向披靡,天下*;在此之后,美国男篮连续2届奥运会、1届世锦赛都没拿到世界*,一贫如洗。
在这一届奥运会里,他们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情绪,这种情绪的名字叫“恐惧”。
让他们产生这种情绪的是立陶宛队,在半决赛里,他们仅仅以83比85两分惜败给“梦四”。
看到终场哨响前,贾斯科维休斯三分不中,“梦四”陷入狂喜之中,以至于赛后都忘了跟对手握手致意。后来,尽管他们在决赛赢了法国,拿了*,可分差也只是10分。
前情提要:
贾斯科维休斯有望执教NBA!率立陶宛掀翻梦之队欧洲*多厉害?
“梦幻”不再,好“梦”终于做到头了。
即使队里明星云集,美国队在奥运会上并不怎么招人待见。也许是以因为他们的傲慢态度、也许是因为他们的垃圾话,也许是因为卡他的肆意暴扣。
现在看来,卡特在法国中锋维斯头上的“世纪之扣”是否有失风度?
半决赛后,每个现场观战的记者都起身为立陶宛鼓掌。
立陶宛虽然输了球,但他们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在上半场落后12分的情况下,他们在下半场奋起直追,差点就将不可一世的“梦四”掀翻。
终场前43秒,两队打平时,他们本有机会将紧咬的比赛拉开。西斯考斯卡斯投三分时被麦克代斯犯规。此前的比赛里,他16罚16中,罚球还从来没有失手过。但这一次见鬼了,他三罚中的前两个都弹了出来。
立陶宛的步步紧逼让美国队员们很是着急。雷·阿伦甚至还闹出了一段替补乌龙。
那是雷·阿伦的*一次奥运之旅,还闹出了笑话。
在终场前2分钟时,雷·阿伦自顾自走进了场地里。他没察觉到,当时美国队要换上场的不是他,而是麦克代斯,因为莫宁要犯满离场了。
“蒂姆·哈达维正转过身跟大伙高声地说着什么,”阿伦说,“我就跑进了场地里,我当时正坐在边线旁,好像听到有人让我上场。”
美国队被逼入绝境,跟他们的高傲自大也有很大关系。当时,美国队12名球员里至少已经有两人已经公开谈论着奥运会结束后去哪里度假。
基德说:“大伙都有自己的打算,我的选择是新西兰。”
贾斯科维休斯对美国队是梦魇般的存在。
立陶宛能跟美国队打成这样也绝非偶然。半决赛前,他们小组赛里就和美国队打过一场比赛,当时他们也只是以76比85输了9分。
那场比赛也是“梦之队”成立以来,应分最少的比赛。那场比赛后,贾斯科维休斯就说:“我想他们会输球的,在这里,他们会输一场,因为他们来奥运会就像是来度假一样。”
好在,“梦四”还是延续了“梦之队”参加奥运会必夺冠的传统。
队员们死里逃生后,也轻松了许多。再次回忆起贾斯科维休斯的“催命三分”,基德也有兴致开起了玩笑:“如果那时有人从看台上跳出来,告诉裁判说计时器走错了,应该再给他们第二次机会的话,记者们估计又要说这是慕尼黑奥运会的重演了。”
在经历了这次“劫难”后,“中投王”休斯顿说了句大实话:“像这样的事情会教会了你谦虚,它告诉你,不管你有多强大,总会有人会想要跟你掰掰手腕。说实话,我不认为队里的所有人都明白这一点。”
领奖台上的NBA球星虽然轻松欢笑,但也蕴含着危机。
美国篮协主席格兰尼克更清醒,他知道“梦一队”的传奇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他们跟我们打得越多,他们就越不怕我们。不像1992年,那时他们都把我们当神一样看待。”
2000年,神话结束了。
标签: 2000年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