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饱受噪音困扰的欧洲“最吵城市”之一巴塞罗那终于“忍不了了”。据新闻网站The World报道,西班牙当地政府正计划调低这座城市的“音量”,创造更适宜居住的“超级街区”。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每年噪音会导致1.6万人死亡,交通造成的大量噪音更是城市里的“无形杀手”,长期损害人们,尤其是欧洲城市居民的健康。在巴塞罗那全球健康研究所研究噪音的莎夏·霍门科和她的团队收集了来自欧洲近700个城市的噪音数据。她表示,欧洲城市中约有 6000万成年人暴露在对健康有害的噪音中。在巴塞罗那,噪音问题尤为严重,此前,总部位于英国的金融服务提供商 money.co.uk 发布了一份基于噪音水平的欧洲城市排名,巴塞罗那位列前十。
在所有噪音中,交通噪音带来的问题尤为突出。此前,巴塞罗那科学家发现,交通噪声污染会影响学生的认知表现。据西班牙 《国家报》报道,由巴塞罗那ISGlobal 研究所科学家领导的研究测量了巴塞罗那38 所学校的噪音水平,并在为期 12 个月内对2680 名 7 至 10 岁的学童进行了认知能力测试,以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交通噪声污染较严重学校上学的学生认知能力发展较慢,注意力和工作记忆都受到影响。
除此之外,时常被人忽略的城市“白噪音”也会带来健康问题。莎夏·霍门科称,人们因为习惯而忽略了这些“白噪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白噪音会使我们的动脉硬化,或导致高血压”。
报道称,目前巴塞罗那市政府正试图遏制噪音,对市中心进行改造。改造措施包括规定车速、添加花盆等。此外,今年夏天,巴塞罗那还计划安装噪音识别设施,以识别超出噪音限制的车辆。不过,短期内巴塞罗那的噪音依旧影响市民,一些不堪其扰的人前往该市的冥想中心,参加无声瑜伽课。冥想中心的老板苏珊娜·洛佩兹说,在过去的几年中,大约有8000 人来店里寻求宁静。(吕克)
直播吧5月9日讯 总奖金额高达7,499,290欧元的ATP 1000大师赛马德里大师赛,在西班牙马德里的魔力盒球场进入到了最后一个比赛日的争夺。7号种子阿尔卡拉兹疯狂到底,在面对卫冕*、2号种子小兹维列夫时仅耗时64分钟就以6-3、6-1上演血洗,在19岁零3天的时候拿下了职业生涯的第二个大师赛*。
本场比赛是阿尔卡拉兹和小兹维列夫职业生涯的第三次碰面,双方去年在硬地上两次交手,取胜的都是小兹维列夫,而且一盘不失。
首盘比赛由阿尔卡拉兹率先发球,第4局小兹维列夫挽救破发点艰难保发,但是阿尔卡拉兹还是打出连拿10分的冲击波,第6局送出love game强势破发,稳稳守住自己的发球胜盘局,以6-3的比分先声夺人。
第二盘比赛由小兹维列夫率先发球,第3局阿尔卡拉兹连拿4分取得保发,稳稳保住自己的发球局之后建立起了3-1的领先优势。重压之下小兹维列夫招牌的发球和反手都开始失准,一次占尽优势的网前高压直接打在了网带底部,单局两次失误加上一次网前正手挂网再次送出破发点,西班牙人精妙小球衔接过顶高吊直接兑现,将比分优势扩大到了4-1。第6局西班牙人直落四分保住发球局,随后依靠小兹维列夫连续三个反手失误拿到3个*点,但是都被德国人一一追回。关键时刻小兹维列夫连续送出2个双误,阿尔卡拉兹以6-1的比分大胜拿下第二盘,在19岁零3天的时候拿下了职业生涯的第二个大师赛*,同时成为了马德里大师赛历史上最年轻的男单*!
全场比赛仅耗时1小时04分钟,阿尔卡拉兹依靠着本场比赛的胜利,取得了对阵世界前十的7连胜,也成为了2007年马德里大师赛的纳尔班迪安之后,第一位在同一站大师赛上连续击败三位世界前四的球员,也成为了仅次于纳达尔的、历史上第二年轻的大师赛双冠王。在当地时间下周一公布的*一期世界排名当中,他将来到世界第六位。小兹维列夫则是职业生涯*在马德里大师赛决赛当中落败,此前他两次打进魔力盒球场决赛都如愿夺冠。
(Linz)
中国交通新闻网
在水运领域,建设引领全球港口绿色智慧发展的世界*港口成为新的共识,也成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在港口智能化基础上推进零碳码头建设,将为实现交通“双碳”目标打造新的样板。
打造零碳码头样板有现实必要性
科学发展引导科学施策的需要。为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发展好,我国提出建设安全便捷、智慧绿色、经济高效、支撑有力、世界先进的世界*港口。建设世界*港口与实现“双碳”目标能够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联系二者的纽带是绿色低碳发展,而打造零碳码头就是对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突破与创新。目前零碳码头尚未形成统一概念,主要指通过计算港口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设计方案抵减“碳足迹”、减少碳排放,达到零碳。国内已有港口提出零碳设想,天津港集团提出打造零碳码头、江苏港口集团探索零碳港区、深圳盐田港提出打造绿色氢能零碳港口。聚焦交通“双碳”目标,打造零碳码头样板,有利于在建设世界*港口过程中更好引导推动碳中和工作,符合科学发展规律,也有利于交通运输政策的延续连贯。
大国港口展现大国担当的需要。世界港口看中国,我国港口企业在全球具有重大影响力,为推动经济发展、加速技术革新作出突出贡献。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我国港口有必要也有能力发挥头部作用。当前,很多领域头部企业作出了表率,如全球市值*公司——苹果公司承诺在2030年对整体公司业务、制造供应链和产品生命周期实现碳中和。全球最*的软件公司——微软公司制定每年的碳消除组合方案,减少并最终消除微软的碳足迹,承诺到2030年实现碳负排放,到2050年还将从大气环境中消除1975年公司成立至今所有排放量总和的碳。全球*的航运公司——马士基公司,宣布将于2023年启用以甲醇为燃料的支线集装箱船舶,未来所有自有新建船舶都将使用双燃料技术,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目标。欧洲*港口——鹿特丹港,2016年实现了碳达峰,为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鹿特丹港与政府及相关企业在一系列项目中展开合作,如在北海海床进行碳捕集、运输和封存,开展绿色发电、蓝氢及绿氢制造等。大国港口应展现大国担当,我国港口有必要以更严格的标准、更*的政策,有序有力推进零碳码头建设,将中国港口建成世界标杆。
高标准目标呼唤高标准行为的需要。全球已有100余个国家和地区承诺碳中和,60多个发达经济体承诺2050年甚至更早实现零碳排放。其中,欧盟已于2006年碳达峰,并在《欧洲绿色新政》中提出2050年实现碳中和;美国已于2007年碳达峰,拜登政府重返《巴黎协定》,承诺2050年实现碳中和;日本承诺将此前设定的2050年排放量减少80%的目标改为实现碳中和;英国提出在2045年实现净零排放,2050年实现碳中和。高标准目标需要在各领域有高标准的行动反馈。在港口领域,国外巴塞罗那港2020年实现港口零碳排放;乌拉圭APM港口码头接近零碳排放,90%的设备靠太阳能光伏提供。这些港口为我国打造零碳码头提供了经验借鉴。
打造零碳码头面临多重挑战
战略布局与执行落地不协调。国家层面先后发布了《关于建设世界*港口的指导意见》《深入推进绿色港口建设行动方案(2018—2020年)》《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指南》等支持世界*港口建设的系列文件,这些行业顶层设计文件同时对碳中和提出规定要求,但这些顶层政策所勾勒的时间路线图尚不能完全匹配国家层面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节点与要求,在清晰系统指导港口碳中和发展方面尚需细致*布局。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协调。新能源、新技术等运用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良好社会效益,以高标准推进世界*港口建设、建设零碳码头,需要全面采用清洁能源或电力替代化石能源、全面采用新技术实现节能减排。但全面革新装备与工艺,意味着港口要投入巨额资金进行装备设施升级改造,经济效益在建设初期不能像社会效益一样显现,需在未来发展中逐步回馈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不一致性,为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先行先试企业留下了空间。
内部生态与外部环境不协调。港口内部致力推进零碳发展,但在外部,一方面相关零碳或低碳技术受制于外部行业技术发展;另一方面港口是运输的节点,与港口节点相连的外部运输如果不能与港口协同发展,实现零碳也将异常艰难。不论技术上还是政策上,港口内部与外部在碳中和步伐的不一致都将阻碍碳中和进程。
建议针对性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力度
一是擘画清晰路径。立足国家产业发展,建议交通运输部从行业顶层设计出发,组织行业内外专家合力深入研究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路径,在水运港口领域,建议按照“清源本来、补偿外来、零碳未来”思路,首先,以变革码头生产动力为重点,推动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实现码头本身零碳排放,达到清源本来的目的;继而,以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碳汇能力、节能技术为重点,逐步补偿抵消外购电力、热力碳排放,达到补偿外来的目的;最终,通过清源本来、补偿外来实现码头零碳未来的目标。在此过程中,通过柔性的政策导向、刚性的节点约束,加速近零碳甚至零碳码头的发展。
二是鼓励先行示范。国内大型港口的自动化码头建设正在迅速推动,自动化码头装备先进、动力清洁为建设零碳码头奠定了良好基础。2021年天津港将在其北疆港区的C段建成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在C段建设及未来运行的设计过程中,就初步提出了打造零碳码头的计划;江苏港口集团今年也提出要探索零碳港区建设。建议对先行先试的港区码头,提供鼓励政策,如在绿色港口等级评价中有额外得分加成、在水路交通固定投资上予以倾斜、在新技术研究应用推广上予以科研扶持等,推动有条件的港口先行示范。
三是通盘一体推进。港口是交通运输的节点,前端通过船舶连接世界,后端通过车辆串联国内,要实现港口节点的碳中和,建议将其摆在运输全链条中,设计一体推进海上、港口、陆地的绿色交通发展的路线方针。因各个环节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难易程度不同,一体推进的政策也应设定不同的时间路径。
四是引入评价机制。2011年,我国在7个省市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2021年上线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也是落实国际减排承诺的重要政策工具,可预见未来交通运输行业也将纳入交易市场内。为做好准备、提升政策韧性,建议在港口率先开展港口碳排放统计与核算工作,量化港口碳排放,通过对全国港口碳排放进行对比评估,凝练总结出*港口在碳减排方面的先进经验,为下一步推动全国港口绿色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
ID:jrtt
【国 名】 西班牙王国(The Kingdom of Spain, Reino de España)。
【面 积】 50.6万平方公里。
【人 口】 4693万人,主要是卡斯蒂利亚人(即西班牙人),少数民族有加泰罗尼亚人、加里西亚人和巴斯克人。卡斯蒂利亚语(即西班牙语)是官方语言和全国通用语言。少数民族语言在本地区亦为官方语言。9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 都】 马德里(Madrid),人口322万。
【国家元首】 国王费利佩六世(Felipe VI),2014年6月19日登基。
【重要节日】 国庆节:10月12日;宪法日:12月6日。
【简 况】 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西邻葡萄牙,东北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北濒比斯开湾,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东和东南临地中海。海岸线长约7800公里。中部高原属大陆性气候,北部和西北部沿海属海洋性气候。首都平均气温1月4.9℃,8月22.5℃。
1492年“光复运动”胜利后,建立统一的西班牙封建王朝。同年10月12日哥伦布抵达西印度群岛。此后西逐渐成为海上强国,在欧、美、非、亚各洲均有殖民地。1588年“*舰队”被英国击溃,开始衰落。1873年建立第一共和国。1931年建立第二共和国。1936~1939年西爆发内战。1947年佛朗哥宣布西为君主国,自任终身国家元首。1975年11月佛朗哥病逝,胡安·卡洛斯一世国王登基。1976年7月胡安·卡洛斯一世国王任命原国民运动秘书长阿道夫·苏亚雷斯为首相,西开始向西方议会民主政治过渡,1978年宣布实行议会君主制。2014年6月,胡安·卡洛斯一世国王宣布退位,将王位传给王储,费利佩六世国王登基。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17个自治区、50个省、8000多个市镇,在摩洛哥境内另有休达和梅利利亚两块飞地。
【重要人物】 费利佩六世:国王。1968年1月30日生于马德里,是胡安·卡洛斯一世国王和索菲亚王后的幼子。1985年从加拿大雷克菲尔德高中毕业后,在西班牙萨拉戈萨陆军学院、马林海军学院和圣哈维尔空军学院接受为期三年的正规军事教育。结束军校学习后,进入马德里自治大学学习法律、经济、信息技术和历史,随后赴美国乔治城大学深造并获国际关系硕士学位。1986年成为王储,2014年6月登基。喜爱滑雪和打壁球,擅长帆船运动。2004年与平民莱蒂西娅结婚,有二女。
【经 济】 西班牙是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经济总量居欧盟第五位、世界第十三位。主要工业有纺织、钢铁、水泥、造船、汽车制造、电力等。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橄榄油产量和葡萄种植面积均居世界第一。上世纪80年代初,西开始实行紧缩、调整、改革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经济自由化措施。以1986年加入欧共体为契机,经济发展出现高潮。90年代初,由于出现经济过热现象,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并陷入衰退。90年代中期以来,在西政府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 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稳步增长。1998年5月西成为首批加入欧元区国家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年增幅高于欧盟国家平均水平。近年来,西班牙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负面影响较大,2014年起实现恢复性增长。
2018年主要经济数字
国内生产总值(GDP):1.21万亿欧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4%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8万欧元
货币名称:欧元
通货膨胀率:1.67%
失业率:14.45%
公共债务规模:1.17万亿欧元,占GDP97.2%
财政赤字占GDP比重:2.63%
(西国家统计局报告)
【资 源】 主要矿产储藏量:煤88亿吨,铁19亿吨,黄铁矿5亿吨,铜400万吨,锌190万吨,汞70万吨。森林总面积15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0%。
【工 业】 工业产值产占西班牙GDP比例较高,主要工业部门包括纺织、食品、汽车制造、冶金、化工、能源、电力等。其中,汽车工业是西支柱产业之一,2018年产量达282万辆,同比下降1%,位居欧盟第二、世界第八。2018年西班牙对外出口汽车230万辆,同比下降0.6%,占汽车总产量的81.6%。(资料西班牙统计局报告)
【农牧业】 西班牙农业用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3.8%,居欧盟第二位。农作物种植种类主要有葡萄、橄榄、柑橘等。畜牧业以猪、牛为主,头数分别占所有畜类的41.5%和28.1%。猪肉、羊肉产量居欧盟第二位。橄榄的种植面积及橄榄油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全世界50%的橄榄油产自西班牙。葡萄的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达95万公顷,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13%。
(资料西班牙统计局报告)
【服务业】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包括文教、卫生、商业、旅游、科研、社会保险、运输业、金融业等。其中,旅游业发达,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2018年西班牙入境旅游人数为8260万人次,仅次于法国居世界第二,同比增长0.9%。入境旅游收入达896.78亿欧元,同比增长3.1%,位列世界第二。旅游总收入占西国内生产总值的13%。西班牙的*旅游胜地有马德里、巴塞罗那、塞维利亚、太阳海岸、美丽海岸等。世界旅游组织总部设在马德里。
【交通运输】 以陆路交通运输为主。目前,主要交通运输情况
铁路:总里程1.5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243公里,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高铁平均时速达203公里/小时,仅次于中国。
公路:总长16600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长17021公里,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中国和美国。客运量13.58亿人次,货运车辆550万辆。
水运: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为3140万人次和4.7亿吨。主要港口53个,其中最主要的有巴塞罗那、毕尔巴鄂、塔拉戈纳、阿尔赫西拉等,港口吞吐量居欧洲第三位,仅次于德国与荷兰。
空运:2018年飞机班次199万架次,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为2.63亿人次和101.1万吨。全国有机场105个。主要机场有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帕尔马·德马略卡机场和巴塞罗那机场。
【财政金融】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持续蔓延影响,2018年西班牙公共债务总额达1.17万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2%。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2.63%。
西班牙主要银行:桑坦德中部西班牙美洲银行(Banco Santander Central Hispanoamericano),市值950.43亿欧元,按市值排名为欧元区第1、世界第7大银行;毕尔巴鄂比斯开对外银行集团(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市值640亿欧元。
【对外贸易】 2018年,西对外贸易总额6038.88亿欧元,较上年增长4.3%。其中进口额3188.64亿欧元,出口额2850.24亿欧元,贸易逆差338.40亿欧元。
主要进口石油、化工产品、燃料、工业原料、机械设备和消费品。主要出口汽车、钢材、化工产品、皮革制品、纺织品、葡萄酒和橄榄油等。主要贸易伙伴有欧盟、亚洲、拉美和美国。
【直接投资】 主要投资部门有交通、电信、能源、金融、保险、房地产等,主要投资地区为拉丁美洲。
【人民生活】 政府福利开支不断增加。职工均可享受社会保险,费用由国家负担34%,企业和个人承担64%。平均寿命约为83岁。有公立医院约300家,私立医院约460家。
【军 事】 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准军事力量(国家安全部队)组成,国王为*统帅。国防委员会是国防*决策机构,国王任主席,政府首相主持工作。成员有副首相、国防、外交、内政大臣、国防参谋长、三军参谋长等。国防部负责制定防务政策并领导国防工业。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是首相和国防大臣的军事顾问机构。西班牙已取消义务兵役制,实现军队职业化。西班牙陆海空三军撤销了原有建制,并根据职能和任务分工,成立了6个作战司令部、10个部队支援机关,以减少指挥层次、加强作战效率。2018年国防预算为84.56亿欧元,同比增长10.7%,占国内生产总值0.7%。现役军人为124000人,其中陆军70000人,海军31000人,空军23000人。
【文化教育】 中、小学实行免费义务教育(6—16岁)。小学为6年,中学为4年,大学4—5年。高等学府主要有: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马德里自治大学、萨拉曼卡大学、巴塞罗那大学等。2017/2018学年全国学生人数共计约899万,其中幼儿园、小学、中学学生数分别为176万、294万和193万人,大学生157万人,职业教育人数79万人。2018年教育预算为26亿欧元。(资料西班牙统计局报告)
【新闻出版】 全国共有报刊155种,全国性杂志 170种,销售量共420万。主要报纸平均日发行量:《国家报》,发行量39.19万份;《世界报》,40.87万份;《阿贝塞报》,25.67万份; 《先锋报》,24.62万份;《加泰罗尼亚报》,16.78万份;《道理报》14.28万份。
主要通讯社:埃菲社,官方通讯社,1939年1月创办。另外还有私营的欧洲通讯社、罗戈斯通讯社。
广播电视总局统管电台、电视台。全国共有200多家电台,主要有西班牙国家广播电台和私营的西班牙广播公司、洲际电台、西班牙人民广播电台。
电视台:西班牙电视台为国营、全国性电视台,有两个频道。此外还有安达卢西亚、加泰罗尼亚、加里西亚、巴斯克和马德里等地方电视台。1989年政府批准建立了多频道、天线-3和电视5台3家私营电视台。1997年两家数码电视台开始运营。
【对外关系】 西班牙系欧盟成员国和二十国集团*嘉宾国,奉行欧洲主义,注重参与欧盟机构建设。高度重视并深化同美国关系,注重维持与伊比利亚美洲传统关系,加强与地中海地区、非洲、阿拉伯国家关系,积极开拓同亚洲新兴国家的合作。重视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配合和协作,将人道主义、气候变化、性别平等、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作为多边外交优先议题。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背景下将促进经济复苏、拉动增长和就业作为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力图整合政治、经济、文体、教育、艺术等多方面积极因素,努力打造全球化的西班牙国家形象,成为“具有全球存在的中等强国”。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barcelona是哪个国家》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barcelona是哪个国家、马德里大师赛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