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21-2022赛季中国女排联赛全明星赛今天开始“玩”起~咪咕体育全程直播本次联赛,当然也包括了这个稍显“鸡肋”的全明星赛,根据赛程安排,咪咕体育今明两天都会提前15分钟,在19:15分开始直播。
估计就是插科打诨热热场,不知道会不会请一些圈内前辈露露脸呢,多希望郎导能现身啊!不过昨天刚过生日的郎导,应该是准备在美国陪女儿过圣诞节了,不管何时何地都祝愿郎导健康快乐!
比赛分为红蓝两队,红队任命丁霞为队长,蓝队队长则是另一位奥运*龚翔宇,从名单来看红队实力占优,看看下面这张明星赛大头贴,有木有你心里的遗珠?我提名:辽宁女排自由人许嘉楠,小不点儿表现亮眼,作为国少国青出来的国字号球员,基本功确实挺不错的,目前自由人榜也是暂居第一,后面继续努力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为啥全明星赛不带外援玩?本赛季统共四个外援,金软景、拉尔森、瓦尔加斯、大博斯科维奇,虽然人数不多,但咖啡不小,有两个奥运会MVP,瓦尔加斯也是世界前四的接应,只有大波斯猫知名度稍低,邀请打两场表演赛很难么?
是的,很难,关键就在“钱”字!根据天津媒体报道,上一届热热闹闹的全明星赛金主爸爸是光明优倍,赶上好时候,也没疫情影响,可以大操大办,很利于提升品牌美誉度;这次联赛冠名的是华体集团,现在因疫情采取封闭式比赛,既无门票收入也无其它更多商业性活动,所以不愿增加这笔费用,各方面综合考量还是决定不带外援玩了~这种情况不仅中国,日本联赛的女排全明星赛也无外援参加,不过脚盆的男排全明星赛倒是安排了外援出场~ BTW:大苹果袁心玥回归,能否听到海豚音呢~
随着新一阶段国家队比赛的结束,世界杯亚洲预选的出线形势已经十分明朗了,伊朗和韩国已经提前出线,在还未确定的17席中,留给亚洲的只剩最后2.5个名额了,不过这跟国足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已经可以备战2026年世界杯了。
在亚洲预选12强赛A组的比赛中,伊朗和韩国以巨大的优势提前出线,伊朗作为第一支通过淘汰赛晋级的亚洲球队,他们以8场比赛7胜1平积22分的不败战绩提前两轮晋级,而紧随其后的韩国队则是以2分之差没能获得小组第一。现在A组最后的悬念就是谁能争夺到小组第三的位置,来跟B组的日本或者澳大利亚踢附加赛。伊朗和韩国能提前晋级完全是因为A组的实力太过悬殊了,这两支球队的积分都达到了20分,而剩下4支队伍的积分都是个位数,除了已经提前淘汰的叙利亚外,阿联酋、黎巴嫩、伊拉克都是没有退出小组第三的争夺。
国足所在的B组其实情况也很明朗了,沙特阿拉伯、日本、澳大利亚这三支球队将会位列前三,而沙特和日本基本上能确定直接晋级了,而澳大利亚也将有可能在附加赛中淘汰A组的小组第三,与南美球队进行洲际附加赛的交锋,决出那最终晋级的0.5个名额。只不过出线啊、附加赛啊这些跟我们的国足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其实在输给日本之后,提前出局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球迷们期望的只是能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拿下越南,至少把该拿下的比赛给拿下,站着出局也能接受,但以完败越南这样的方式跪着死的方式出局,实在是有些罄竹难书了。
在宣告彻底结束2022年世界杯参赛资格争夺后,国足继续展开集训备战接下来的两场荣誉之战,但以国足目前的表现来看,球迷们看不到任何希望,从现在开始备战2026年世界杯恐怕也已经来不及了。根据国际足联官方的通告,2026年世界杯将扩军为40支,而多出来的8个名额,亚洲将多分到4个。也就是说,2026年世界杯,亚洲将会有8.5个名额,但很遗憾,根据*一期的国家队排名来看,中国队以1313分的成绩排在了世界第75,亚洲第9的位置。
目前我们国家队中的大部分球员都将无缘2026年世界杯,到时候成为中流砥柱的应该是95-98年龄段的球员,但国足在这个年龄段中的选材面十分狭隘。不要说欧洲联赛了,就连能在中超能够稳定出场的都很少。在别的国家队,这个年龄段的球员已经逐渐在国家队站稳脚跟了,而国足依靠的还是30+的熟男,能够获得主力位置的年轻球员只有张玉宁和朱辰杰,而韦世豪和徐新都还只是半主力。
现在国足想要冲击2026年世界杯*的办法,那就是继续归化,既然都已经开了先河了,为何不能贯彻到底?如果真的靠中超的U23政策来揠苗助长,那别说2026了,可能2030都没戏。事实已经证明了,如果年轻球员有足够的能力,那他自然会成为球队的主力。而他如果实力达不到*还让他上,不仅会打击球员本身的自信心,同样还会降低联赛的观赏性,这几乎就是一个百害而无一利的政策。如果不靠归化,继续靠我们一地鸡毛的职业联赛来培养球员,那国足最快晋级世界杯大概会在2034年,因为到那时,中国就能申办世界杯,以东道主的身份直接晋级了。
江苏新闻
6月24日,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第一阶段录取控制分数线公布。
这些信息请关注
查分通道
01
6月24日20:00以后,考生可凭考生号和动态口令卡,通过以下方式查询成绩:
1、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jseea.cn)或专设的查询网址(gkcx.jseea.cn)查询;
2、关注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微信“江苏招生考试”(微信号jszsksb)进行查询;
3、通过“江苏招考”APP查询;
4、通过“江苏政务服务”APP查询。
高考成绩发布后,考生如对考试成绩有异议,可根据《关于印发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复核办法的通知》(苏招委办〔2021〕5号)的有关规定,向所在中学或报名点提出书面申请,由各地汇总后报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复核。
6月25日起,考生可凭考生号和动态口令卡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自行打印成绩通知单。不具备条件的考生可至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打印成绩通知单。
省教育考试院特别提醒
02 有人能利用“内部渠道”提前有偿查分?
高考查分全省统一进行,由纪委全程监督,发布时间为6月24日20:00左右。由于刚开通查分时,查分通道可能拥堵等因素,不同考生查分或许会有先后差异,但基本上,成绩发布后1小时内均可以通过多种权威途径查到本人分数,且完全免费。有的不法分子声称可以提前通过“内部渠道”查分甚至改分,完全是无稽之谈。
提醒
考生、家长想早点知晓高考分数情有可原,但是千万不要放松警惕,特别是要保存好自己的相关信息,严格按照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权威网址和链接进行查分,以防被不法分子套用信息非法牟利。
真有“线下招录”“内部指标”“单独招生”吗?
利用所谓的“内部指标、线下招录、单独招生”进行违法诈骗是不法分子的常用伎俩。一些不法分子声称“认识某某领导”“认识某某高校招办”,可以“走后门”“搞特殊”,实际上通通都是不可能的。高校招生严格按照国家和我省政策实施远程网上录取,纪委全程监督,没有内部指标,不存在任何人为操作的可能性,更不可能突破政策实施所谓的“线下招录”。
提醒
越是把自己包装得“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人越有可能是骗子。抱有侥幸心理试图通过“熟人”“能人”走捷径,往往是花费了钱财,还可能耽误了考生前途。
有些机构宣称的“大数据志愿辅导”管用不?
今年是江苏实行“3+1+2”新高考方案的第二年,理论上,去年(2021年)高考的有关数据可以作为今年志愿填报参考。但实际上,由于每年高考的考生数量不同、院校的招生计划数不同、考生的选择倾向不同等因素,同一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可能会有变动,且变化幅度不可控、不可测。部分机构宣传的“大数据志愿辅导”基本都是沿用去年的分数、位次进行估算,这些信息在省教育考试院提供的招考资料和志愿填报系统中都能查到,本质上并不是什么高科技,如果作为辅助参考或许不错,但是过于依赖的话仍然不是太可取。
提醒
大数据最多是辅助计算“上某个学校”概率的问题,无法解决考生“上什么学校”的选择问题,不能*“大数据”。
有些机构和网络广告宣传的“直读本科”靠谱么?
“直读本科”对于一些高考发挥不是很好的考生、家长的确极具吸引力,但只要稍微认真想一下,就会发觉这个说法有问题。即便是分数超过本科省控线的考生,也不是确保能上本科。小编梳理之前一些案例发现,一般宣称“直读本科”的,大多数都是安排入读自学考试等没有门槛的助学项目,或者是一些大学的国际班课程,考生、家长在咨询过程中务必要严格区分,谨防上当。
提醒
在当前学习进修“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情况下,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合适的,适合的就是*的。
有些“能人”宣称“认识学校招办的”管用么?
进入招生季,高校的招办主任的确是各方争相邀请咨询的“座上宾”,但是,在全面实施阳光招生、廉洁招生的大环境下,招办主任也是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按照国家和省招生政策,以及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择优录取,同时,学校纪委全程参与,省教育考试院对其招生过程实施监督,因此,认识招办主任后,想要了解政策“管用”;想要“走后门”钻空子“不管用”。
提醒
法制社会,一切按照规则办事。在此,小编想和考生、家长们说一声:公平录取,就是扣好上大学的第一粒扣子。
一些网络“专家”谈招生计划可信么?
招生计划是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据,绝大部分计划是公布在招生计划专刊上,供考生填报志愿之用。除此之外,有一些在全国范围内排队录取的招生项目,如少数计划不分省招生的艺术类专业,在公布计划阶段,无法制定分省计划。此外,强基计划、保送生、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等也不在公布计划之列。小编发现,一到计划公布时间,网络上一些所谓“专家”就开始做“计算题”,加加减减,好像很专业,但实际上并不准确,甚至会误导考生、家长。
提醒
这些在网上大肆贩卖分数焦虑、计划焦虑、甚至地区焦虑的所谓“专家”,很多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请考生、家长务必擦亮眼睛。
一些机构“代填志愿、不录取包退费”的承诺可信么?
一些机构宣称,可以“代考生填志愿,不录取就退费”,这也是近年来多发、频发的新型欺诈手段。这个口号也极具欺骗性,好像显得特别公允,实际上,这也是一些机构在玩文字游戏和概率游戏。一般这类填报服务,基本上打着“一对一”的名义进行高收费,几千元甚至数万元不等。机构在推荐志愿的过程中,会有意识的推荐大量低分院校以提高录取概率,只强调了“录取与否”,而有意忽略了“上什么层次的学校以及专业”等关键信息。同时,按照概率,在其服务的考生中,总有一些考生是通过自己努力够得着学校录取的,机构只需坐收其成就可以。甚至还有更为恶劣的,是机构掌握了考生信息后,与一些招生中介串联,将考生信息“倒卖”给招生中介从中牟利。
提醒
家长们花点时间、花点心思和孩子一起研究一下政策,商量一下今后的职业规划,可能对孩子今后的发展会起到更好的帮助。
接到电话声称可以安排“补助金、助学金”可信么?
国家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大学的确有专门的帮助政策,但是,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和我省的政策规定以及申报渠道来办。开学前后往往是电信诈骗高发期,一些诈骗分子会冒充大学老师、资助机构工作人员等,给新生发短信、打电话、加微信或QQ好友,用各种手段骗取钱财。请一定擦亮眼睛,提高警惕,抵住诱惑,避免上当。具体可关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官网和“中国学生资助”“江苏学生资助”微信*。暑假期间,教育部和各地各高校会开通热线电话,号码及开通时间可登录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站查询。以上内容在江苏招生计划专刊上,均有专门的详细介绍。
提醒
“准大学生”们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也是入学前的一门重要课程。
中新网北京6月23日电
6月9日,江苏南京,两名走出高考考场的考生做出胜利的手势。中新社
各地今起将陆续公布高考成绩
此前,2022年全国高考还未完全结束时,各地就已陆续公布了今年高考的成绩查询时间。23日开始,各地的高考成绩将陆续公布。
在已公布查分时间的地区中,内蒙古、江西、四川、云南、甘肃、宁夏将放榜时间定在6月23日前后。其中,甘肃高考成绩于23日14时公布,四川预计23日22时可以查询成绩。
此外,经
其中,北京25日中午前发布高考成绩,广东24日13:45起短信推送成绩。可以注意到,近年来各地高考成绩公布方式也有所变化,除了通过各地教育厅、教育考试院、高考信息平台等官方渠道自行查询外,还可以通过“成绩预约推送”小程序、高考成绩短信推送等获悉成绩。
图为2022年海南省普通高考网上评卷现场。 中新社
志愿填报时间公布 警惕这些陷阱!
与此同时,多地高考志愿的填报时间也随之公布。例如,北京于6月27日至7月1日进行本科志愿填报。
多地高考志愿填报分多次进行,例如天津考生,6月26日至30日填报普通本科及以上批次院校志愿,7月29日至31日填报高职(专科)批次院校志愿。
江苏也分两个阶段填报志愿,第一阶段:6月28日至7月2日,填报本科院校专业组志愿;第二阶段:7月27日至28日,填报专科批次院校专业组志愿。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网上咨询周”活动于6月22日至28日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举行,考生可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网页、微信*等方式参与咨询周活动。
此前,多地都已进行填报志愿模拟演练,并发布填报志愿说明、指南,开展高校招生网上咨询会等,考生及家长可通过正规渠道查看咨询。
每年高考,都会有一些不良机构或不法分子趁高考设计诈骗陷阱,比如提前查分、“补录名额、内部指标”、自称可办补助金、填报志愿指导、伪造录取通知书等。
公安部刑侦局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保管好个人信息,拒绝向陌生人透露;通过官网渠道核实分数、录取信息。
6月9日,广东省广州市第十六中学考点外,家长等待考生结束最后一科考试。 中新社
2022年高考招生新增31个本科专业
今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增1961个专业点、撤销804个专业点,31种新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列入2022年相关高校本科招生计划。
31种新专业包含碳储科学与工程、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生物育种科学、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智慧林业、劳动教育、科学史等,这些专业都是在全国高校中*设置。
今年,多所高校新增前沿或热门招生专业。如清华大学新成立工科创新人才培养书院——为先书院,拟招收120人。此外,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启动本科招生,拟招收20人,招生专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新增数字经济专业、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两个本科生培养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增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智能医学工程等本科专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今年有统计与大数据、网络空间安全、微电子、空间科学与技术等4个新开展招生的专业或方向。
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增本科招生专业包括新工科方向: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智能制造工程、增材制造工程;新医学方向:智能医学工程、生物医学科学、整合科学;文科方向: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思想政治教育。
武汉大学今年新增6个专业,包括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智能制造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智能建造,中国共产党历史,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弘毅学堂PPE试验班)。
6月10日下午,北京第五十五中学考点,考生完成考试后合影留念。中新社
南大、西交大等多所高校扩招
除了新增专业外,今年还有多所高校宣布扩充招生计划。如南京大学今年本科扩招500人,未来几年还将陆续增加。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将在原有基础上扩招200人,加大对县域师资的补充力度。
华南师范大学2022年本科计划招生7614人,比去年增加484人。其中,师范类专业招2761人,非师范类专业招4853人。
清华大学扩大临床医学类的招生规模,推出了全新升级后的临床医学八年制卓越医师-科学家培养计划,预计招收60人。
西安交通大学今年在全国预计招生6000人,较去年增加350人。其中有240人是西交大和米兰理工联合创新学院的中外合作项目,另外110个普通计划。
武汉大学增加口腔医学、弘毅学堂试验班、计算机类、法学、经济学类、新闻传播学类等热门专业招生计划数,增加400个,总数达2833个。(完)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全锦赛2021女排直播》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全锦赛2021女排直播、2022世界杯亚洲出线名额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