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北京时间6月22日凌晨,2018俄罗斯世界杯D组次轮阿根廷队与克罗地亚队的较量在下诺夫哥罗德打响。
凭借下半场的三粒进球,克罗地亚3-0战胜夺冠热门阿根廷队,小组积6分提前晋级16强,阿根廷队小组出线形势艰难。
首战以1-1被新军冰岛队逼平后,夺冠热门阿根廷队的小组出线形势变得艰难。此番迎战小组劲敌克罗地亚队,阿根廷队遭遇巨大挑战。整个上半场两队都注重控制,各有几次相对不错的射门机会,但均未能把握住。半场结束时比分未被改写,两队0-0互交白卷。
下半场开场不久,戏剧性的一幕发生。第53分钟,阿根廷门将卡巴列罗出现低级失误,雷比奇凌空侧勾破门,克罗地亚1-0领先。图为雷比奇庆祝进球。
克罗地亚队庆祝进球。
第80分钟,阿根廷中后场脱节,莫德里奇禁区前沿一脚世界波打入死角,这是莫德里奇连续两场的世界杯进球,克罗地亚2-0领先。
第91分钟,趁阿根廷队大举压上,克罗地亚发动反击,拉基蒂奇轻松打进本队第三球。最终全场比赛结束,克罗地亚3-0爆冷击败阿根廷队,以6分提前晋级16强,阿根廷小组积1分,出线形势堪忧。
比赛瞬间。
雷比奇庆祝进球。
看台上一位美女球迷。
看台上支持阿根廷的中国球迷。
一位激动的克罗地亚球迷。
马拉多纳现身看台包厢。
马拉多纳异常兴奋。
马拉多纳在包厢中拍照。
热情的阿根廷球迷。
看台上一位美女球迷。
看台上的阿根廷球迷。
一位梅西的女粉丝。
一对克罗地亚球迷。
热情的阿根廷队球迷。
热情的阿根廷队球迷。
热情的阿根廷队球迷。
一位梅西的粉丝。 (中新社
直播吧6月16日讯 韩国男足结束了6月份的4场热身赛,球队取得了2胜1平1负的战绩。作为世界杯小组赛的同组对手,加纳媒体也非常关注韩国队的备战状态。韩国媒体援引《加纳卫报》报道称,韩国队的进攻能力已是*。
在6月份进行的4场热身赛中,韩国队1-5惨败巴西、2-0击败智利、2-2战平巴拉圭、4-1战胜埃及。《加纳卫报》分析认为,在缺少几名核心球员的情况下,韩国队踢出了整体性,他们将在卡塔尔世界杯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4场比赛,韩国队总共攻入9球,场均进球超过2个。对此,《加纳卫报》认为:“韩国队的进攻已经是*水平,能够感受到孙兴慜这样大师级别球员的精彩表现。当然,韩国队过分依赖孙兴慜是他们的缺点,但在热身赛中,韩国球员意识到,不能只依靠*球员的表现,如果有好机会其他球员也要大胆表现。”
此外,金玟哉、李在成两名主力球员因伤缺席了4场热身赛,黄喜灿因接受基础军事训练,也只踢了前两场热身赛。加纳媒体认为,如果这三名球员回归,韩国队的战斗力会更强。
卡塔尔世界杯,韩国队与葡萄牙、乌拉圭、加纳同组。
(小虎)
导语:在全球联赛因为“新冠病毒”继续停摆而没有足球的日子里,总觉得生活较之平常,似乎缺少了一点色彩。当下,全球抗击疫情的任务还十分地艰巨,老邹作为千千万万头条创作者中很普通的一个,只能通过写点东西,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足球的方式,来打发略为有些无聊的时光,也算是为共同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正当我在为写点什么而发愁的时候,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了2018年世界杯的很多画面。“C.罗任意球绝平西班牙后,霸气的庆祝;梅西左大腿巧妙卸球,右脚轰入利日尼亚大门后,看台上疯狂庆祝的马拉多纳;还有阿根廷和法国大战,姆巴佩用风一样的速度,碾压阿根廷老弱防线时的“青春*”等等,很多画面就如同放电影一样,一幕一幕缓缓的从我记忆深处,苏醒过来.......”。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以“年轻气盛”的法国队有惊无险夺冠而告终,这个结局,也基本上符合赛前大多数专业机构和业余球迷的预测。德尚精心打造的以瓦拉内、博格巴和格里兹曼为“中轴线”的三名核心球员,辅以姆巴佩、帕瓦尔、埃尔兰德斯等青年才俊为主的法国队,最终4-2战胜克罗地亚夺冠,算得上是实至名归。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聊一聊的,是“背水一战”的阿根廷0-3惨败于克罗地亚的这场小组赛。对于这场比赛的结果和过程,想必球迷朋友们都已经很熟悉,如果再来一遍“赘述式”的复盘,我个人觉得没有多大的意义,也违背了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借着今日头条这个平台,我想重点分析一下“阿根廷为什么会被打败,克罗地亚又为能够何取得完胜”。具体的情况,且听我细细侃来。
阿根廷vs克罗地亚
在开始进入正题之前,先简单回忆一下这场比赛的背景。阿根廷和克罗地亚两队同分在D组,同组的对手还有冰岛和“非洲雄鹰”利日尼亚。首战,阿根廷1-1被冰岛逼平,梅西在比赛中,还曾罚丢过一个点球。克罗地亚依靠对手的乌龙和莫德里奇的点球,兵不血刃的2-0战胜了利日尼亚。从赛前舆论导向和比赛状态来看,阿根廷形势堪忧,因为球队的进攻组织混乱,防守漏洞百出;克罗地亚则士气高涨,尤其是莫德里奇和拉基蒂奇组成的豪华中场,状态正佳。
梅西首战罚丢点球
比赛简要回顾
阿根廷首战堪堪战平冰岛后,桑保利的“4-2-3-1”阵型,被国内媒体大肆诟病。经不住压力的桑保利,再一次临时变阵,次回合他祭出了“3-4-3”(3-2-4-1)的阵型,梅尔卡多、阿库纳、佩雷斯出任主力先发,罗霍、比格利亚和迪玛利亚则在替补席上待命;克罗地亚2-0轻取利日尼亚后,这场比赛几乎没有在阵容上做出任何调整,仍然采用“4-2-3-1(4-1-4-1)”的阵型,*的一个人员变化,是用布罗佐维奇取代了克拉马里奇的先发位置,他和拉基蒂奇搭档打双后腰,莫德里奇位置则前提,代替了克拉马里奇打前腰。
双方*阵容
双方,在上半场打得还算有来有往。下半场,克罗地亚则完全控制了比赛,最终凭借雷比奇、莫德里奇和拉基蒂奇的进球,3-0干净利落的击败了梅西领先的阿根廷队,几乎把对手置于了小组出局的死地。从赛后数据统计图上看,克罗地亚也是场上占优的一方。
战术回顾:桑保利就像一个天真的小孩,达利奇则老辣的“打蛇七寸”。
客观的说,在当时阿根廷足协如此“胡搞乱搞”的情况下,桑保利愿意接受阿根廷这个烂摊子,实乃勇气可嘉。可是,他顶着贝尔萨学生的名号出道,却在执教生涯上高开低走,这届世界杯的许多决策,更可谓是愚蠢到了极点。他的选人、用人和临场指挥,说得难听一点,真可以用“一无是处”来形容。一堆平庸的阿根廷国内联赛的所谓精英,居然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阿根廷世界杯的*阵容里。
一、临时变阵的桑保利,妄图用阿库纳和萨尔维奥,从两翼打开缺口。
桑保利从出道开始,就一直顶着贝尔萨学生的这顶“帽子”,他的很多执教思路和战术安排,也确实和他的老师很像,但是却又只是学了个皮毛。首场比赛,阿根廷迟迟打不透冰岛巨人的钢铁防线,桑保利却简单的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因为进攻线的人数不够。因此,在与克罗地亚的天王山之战中,桑保利减少了一个后卫,变阵“3-4-3”阵型。阿库纳和萨尔维奥,虽然是战术板上的边翼卫,但是在实际比赛中,梅西和梅萨会内收靠近中路,阿库纳和萨尔维奥位置则提的非常靠前,基本上就是两个边锋,阿根廷的阵型,大多数时候看起来,也更像是“3-2-4-1”。桑保利的算盘打得倒是很如意,他想用2名边翼卫和3名进攻手,组成一个5人的攻击小团队,去对付克罗地亚的4个后卫。
桑保利的这套战术思想,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或者说看起来是很美好的。他可能认为:“阿根廷拥有强大的前锋线,我们就是要用强大的进攻实力,来打垮克罗地亚”。但是,桑保利却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足球其实是一个“此消彼长”的相互较量的游戏,就像拳击一样,你在出拳击打我的时候,必然也会暴露自身的弱点。虽然阿根廷也创造了一些机会,但是他们的后防线,却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桑保利的这个想法,造成场上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阿根廷左右中卫和左右边翼卫之间的这块空旷区域,就犹如西林格勒大草原一样,无比的辽阔。比赛进行到第12分钟,桑保利的战术打出了一次成功的配合,右边翼位萨尔维奥突破到底线附近,一记低平球横扫中路,前点的阿奎罗和后点的梅萨“双鬼拍门”,最终由梅萨完成一次射门,可惜的是被回防的后卫,挡出底线。
桑保利战术打出的一次成功配合
二、达利奇笑逐颜开,佩里西奇和福萨里科,简直就像是在辽阔的草原上骑马。
面对桑保利给出的战术,达利奇估计做梦都会笑醒。这样开阔的左右两块区域,不是正给了擅长边路进攻的佩里西奇和福萨里科,非常自由的发挥空间吗。于是,我们在这场比赛中,看到了佩里西奇很多次在左边路进攻时,周围是无人盯防的。因为,萨尔维奥攻上去后往往回防不及时,右中场恩佐.佩雷斯被莫德里奇等人牵制无暇顾及,右中卫梅尔卡多也不敢轻易失位去上抢补防。佩里西奇要做的,就是高速带球往阿根廷禁区里冲。另一侧的福萨里科,也有很多类似的进攻机会,只不过与佩里西奇稍有不同的是,他作为右后卫进攻时,更多时候是依靠无球套边的插上。
佩刀出鞘,险些破门
因为没有找到更合适的视频,上面这个动图,其实还不能完全反映出,阿根廷右侧巨大的防守漏洞。实际上,在佩里西奇带球进入禁区之间,他是一路上“畅通无阻”的从左中场附近的位置过来的。这一次的射门,如果把握得再准确一点,克罗地亚在上半场,就已经率先叩开了阿根廷的大门。
三、中场争夺,阿根廷完全败下阵来,梅西成为无水之源。
前面已经分析了,桑保利过于激进的进攻战术,造成阿根廷左右两侧防守,面临着巨大空档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则是阿根廷的中场在与克罗地亚的中场比拼中,完全处于下风,这也导致阿根廷队的前锋,根本没有得到多少来自中场的支持,也就更没有什么拿球的机会。为什么?接下来,听我继续给你分析。
桑保利这场比赛的战术,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堆砌前锋,因为阿库纳和萨尔维奥,基本上就是两名边锋。那么,这样部署的结果就是,马斯切拉诺和恩佐.佩雷斯,要面临以莫德里奇、拉基蒂奇等人为首的5人中场的轮番围抢,怎么能够轻易的拿球,更别说非常舒服的将球交给前场队员,阿根廷的中前场,实际上就是脱节的。从下图可以看出,阿根廷的三中卫在后场出球时,马斯切拉诺和佩雷斯两名中场,几乎就被克罗地亚的中场给包围起来。这种情况下,阿根廷要想顺利的通过中场来组织进攻,是非常困难的。
克罗地亚的5人中场,就像一座没有缝隙的牢房
我估计,阿根廷这些年羸弱的中场配置,已经习惯了中场被对手控制的局面。面对这种情况,阿根廷最常用的办法,也是和目前的巴萨一样,就是让梅西尽量的回撤,通过他的盘带或者传球,争取尽可能的把球输送到前场。这场比赛,阿根廷和梅西也是这么做的。克罗地亚的主教练,当然也知道阿根廷的这一招。他给出的办法是,只要梅西回撤,就会有一名中场球员,轮流对其进行贴身盯防。下图,首先是莫德里奇在紧跟梅西。如若他要离开梅西,去其它区域完成任务时,布罗佐维奇或者拉基蒂奇,就会无缝衔接的跟进,继续对梅西进行贴身盯防。
虽然克罗地亚并没有明确专门的人来盯防梅西,但是无论怎样,只要梅西一回撤到中场,必然就会有一个人上来对其进行干扰。再加上,克罗地亚这几名中场的实力本来也很强,因此,梅西在比赛中前场拿不到球,回到中场也不能舒服的拿球。这既是阿根廷队的困局,也是“阿根廷梅西”一直以来的困局。
因此,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个人觉得,这场比赛阿根廷之所以败,主要就是败在中场的争夺上,就算没有卡巴列罗后面的传球失误,阿根廷在这场比赛里,也绝难全身而退。桑保利的战术,想通过左右两名边翼卫,直接连线前场的三人,虽然有一些成功的地方,但是更大的后果,却是直接暴露了后防的漏洞。我想说的是,这种妄图堆砌前锋的足球战术,本质上已经是被主流足球战术所淘汰的,现在的足球是“得中场者得天下”。
结语:梅西已老,斯卡洛尼让人看到一丝希望。
这么多年过去了,梅西在国家队一直踢得不顺心,不如意。我也不想去扯“阿根廷这些年,中场不好这些有的、没的”,免得招惹很多“无妄之灾”。但是有一点,无论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梅西的球迷都必须承认的事实就是,阿根廷的梅西比巴萨的梅西,要奉献和付出得更多。眼下,自从斯卡洛尼接手球队后,阿根廷让人慢慢地看到了一点好的发展势头。美洲杯输给巴西那场比赛,是我个人觉得近些年来,阿根廷踢得*,也最有整体的一场比赛,梅西在这个体系里,似乎也不再需要承担那么重的任务。也许,适当减轻梅西身上的压力,让合适的同伴去适当的帮助他。没准,阿根廷和梅西,就能给世界一个惊喜。
我是老邹,一个喜欢足球,热爱巴萨的80后男孩。你的支持,是我写下去的动力,如果您喜欢的话,不妨点个关注噢,大家一起聊球。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世界杯D组一场焦点战在诺夫哥罗德足球场落下帷幕,最终备受关注的阿根廷队0比3完败于克罗地亚队,出线形势岌岌可危。纵观本场比赛,两队展现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状态,阿根廷整体状态实在太糟糕,场上的战术并不明确,一方面桑保利的三中卫阵型没有发挥出任何效果,还把后防线的漏洞暴露给对方,另一方面阿根廷虽然在边路有很多进攻,但他们的边中的衔接脱节,没有有效的中路进攻。相反克罗地亚本场排出的4141阵型击中了阿根廷防线的软肋,成功激活了拉基蒂奇和莫德里奇的进攻属性。
*:双方主帅均变阵
在首场比赛战平冰岛之后,阿根廷主帅桑保利对整体阵型以及个别球员不满意,所以第二场比赛他做出了比较大的变动。首先他将阵型从4231变为3421,从四后卫体系到三中卫体系,桑保利又变阵了。而随着体系的变动,人员也有很多变动,首先在后防线,桑保利撤下罗霍,派上梅尔卡多,将塔利亚菲科的位置内收至右中卫。
在中前场方面,桑保利撤下了首场比赛表现平平的迪马利亚,而让阿库尼亚打左边翼卫,另外在后腰位置桑保利用恩佐-佩雷斯替下比格利亚。同时由于阵型变为3421,所以前场梅西与梅萨组成双前腰,梅西在右,梅萨在左。总体来说,由于桑保利撤下了迪马利亚和罗霍,又将伊瓜因和迪巴拉这样的球员放到替补席,所以阿根廷这套*的“知名度”较低。
首场比赛赢球的克罗地亚为了针对阿根廷也做出了变阵,首先是阵型的变化,主帅达利奇用布罗佐维奇替下克拉马里奇,同时让布罗佐维奇出现在拉基蒂奇和莫德里奇身后,打一个单后腰,将格子军团的中场双核的位置从双后腰提前到双前腰,同时互换佩里西奇和雷比奇的位置,佩里西奇又回到了他熟悉的左路,因此克罗地亚的阵型从4231变为4141。
阿根廷的防守体系被克罗地亚的新阵摧毁
在桑保利的三中卫体系中,进攻时阿根廷后场由三名后卫和两名后腰控球,而在防守时,他们并不像一般打三中卫的球员两名边翼卫全部回来,而是让恩佐-佩雷斯回撤到后防线,与其他三名后卫组成一个四后卫防守体系。
桑保利的这个想法很明显是不想在防守端投入太多的兵力,让两名边翼卫尽量少回来,多投入到进攻中,但从实际效果来看,阿根廷暴露了太多的空当给克罗地亚。首先恩佐-佩雷斯只是在阿根廷阵地回撤防守时才回到后卫线,所以在上图阿根廷大部分球员在前场防守时,后卫线上只有3个球员,这时两边就给了克罗地亚太多空间,佩里西奇利用这一大片空间完成带球射门。
而且阿根廷的这套防守安排正好对上克罗地亚的4名球员组成的前卫线,这就意味着克罗地亚的这次变阵正好攻击到阿根廷防守端的软肋,因为克罗地亚攻击线覆盖的宽度比较宽,而阿根廷正好后防线人数不够。像这次进攻,佩里西奇先在左路吸引阿根廷的防守注意力,将其防守阵型吸引到右边,然后中路又有莫德里奇和拉基蒂奇接应,同时右路又有福萨里科后插上,等于克罗地亚在场地宽度方面是碾压阿根廷的。
不得不说,克罗地亚主帅达利奇将拉基蒂奇和莫德里奇的位置提前是英明的做法,由于布罗佐维奇在后面给两人做保障,所以拉基蒂奇和莫德里奇也就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进攻中。像克罗地亚的第二粒进球正是源于布罗佐维奇的抢断,此时阿根廷的中场已经空如大海,莫德里奇抓住机会远射得手。
梅西存在感不强,阿根廷边中衔接脱节
(梅西上半场的触球点示意图)
0比3完败,梅西又一次成为了人们议论的焦点。的确,梅西没能拯救球队,甚至他也没能拯救自己。看完整场之后,梅西给人们*的感觉就是他好像不是梅西了,而像一名普通球员。上图是梅西上半场的触球点示意图,他在上半场仅有20次触球,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梅西无疑是阿根廷进攻最为关键的球员,他只有可怜的20次触球,阿根廷的进攻怎么可能会有威胁。
上场比赛结束后,很多人抱怨梅西回撤得太深,这场比赛梅西到没有回撤得那么深了,只不过梅西触球的位置大多在边路,弧顶前的这块区域则没有梅西的身影,梅西的威胁度同样没有增加。
梅西无法在中路关键的位置出线,也就是说阿根廷的大多数进攻只能从边路发起,但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阿根廷的边中结合做的并不好,大多数都是像这样,边路传中之后。中路无人跟进。
其实梅西最应该出线的位置还是锋线,就像这次进攻,梅西只要能在锋线上拿球,无论是他自己带球还是为队友做球就会有威胁,但可惜的是类似这种场面出现的太少了。
总结
其实这场比赛结果似乎从赛前梅西无精打采的表情中就有所预兆,梅西全场跑动距离依旧很少,而这次不能再说梅西是在“聪明的跑动”了,因为在梅西应该出线的区域中,我们没有看到梅西在跑动,在阿根廷该加强中路进攻时,梅西并没有主动跑动去接球,没有出现在禁区弧顶之前,这似乎是态度问题。
阿根廷如此糟糕的表现还要归于桑保利的问题,事实上从他接手的第一场比赛到现在,他就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体系,总是在变动,今天四后卫,明天三中卫。然后用人也是不知所以,世界杯前他因战术原因排除伊卡尔迪,但直到现在我们都不知道桑保利的战术是什么,还有这场比赛他换上迪巴拉之后,将他放在右路,想把梅西顶到中路,但问题是如果他想换上一名边路球员,为何不换上迪马利亚而换上迪巴拉呢,前者可是正印边锋,后者则是前腰。这届世界杯到现在,桑保利的思维只能用“混乱”二字形容。
(油炸丸子)
比赛精华:战术复盘汇总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2018世界杯克罗地亚vs阿根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2018世界杯克罗地亚vs阿根廷、卡塔尔世界杯韩国队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