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3、第三届世界杯女排
△中国女排夺冠的瞬间
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在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的决赛中,以3:2战胜日本队,*夺得世界*。此时,中国的国门刚刚打开,整个国家正在凝聚力量,准备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无数中国人在收音机和黑白电视机前听到宋世雄激动人心的解说,留下兴奋的泪水。
宋世雄:现在我们是在日本的大阪体育馆向大家播音。我们将要在这里向大家转播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比赛,中国女子排球队同日本女子排球队争夺冠亚军比赛的实况。
△1981年11月16日,成都职工观看中国女排夺冠电视节目
这场决赛在日本大阪举行,中国女排先以15∶8和15∶7拿下两局,但在第三局和第四局被主场作战的日本女排逆转扳平。决胜的第五局,日本队以15:14率先拿到赛点,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屏住呼吸。女排姑娘们越战越勇,最终以17:15的比分,创造了历史。
宋世雄:17-15!中国队胜利啦!队员们都跑到一起!中国队以3-2胜了日本队,以7战7胜的优异成绩,夺得了本届世界杯比赛的*!
△中国女排*登上*领奖台
这也是中国篮球、排球、足球三大球在国际比赛中取得的第一个世界*。第二天的《***》发表评论员文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第一次将女排获胜与国家振兴联系在一起。邓颖超随后在《中国体育报》发文,号召全国各行各业都来学习女排精神。时任女排教练袁伟民在赛后讲话时激动不已。
△人群聚拢在天安门广场欢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
袁伟民:三大球,原来周总理一直叫我们,什么时候能翻身。今天女排先开了个头。我们这个路程还很艰巨,明年还有世界杯,还有奥运会在等待着我们,这一次现在仅仅是个开始。
△比赛中,中国女排队员郎平正在扣球
中国女排随后连续在1982年女排世锦赛、1984年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1986年世锦赛上夺得*,成为世界上第一支五连冠的球队。“女排精神”也从此成为中国民族精神的旗帜,成为一个奋勇拼搏、迎难而上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听说青海
今晨,2022年世界杯32强齐活。历时近三年的预选赛,32强的诞生好事多磨,也留下许多回味。趁热打铁,我们从中探寻一些渊源和有趣的规律,以资球迷,预热11月的“卡塔尔时间”。
世界杯32强出炉
亚洲:谁才是门面担当
前一天的洲际附加赛,亚足联的澳大利亚队在点球大战中力克南美洲足联的秘鲁队,队史第6次、同时连续第5次晋级世界杯32强。这也是“袋鼠军团”连续第2次通过洲际附加赛赢得世界杯的门票。
世预赛附加赛,澳大利亚队是常客。而且,对通过这种方式争夺剩余半张世界杯门票,该队似乎特别有心得。算上卡塔尔世界杯,他们4次参加洲际附加赛,3次取胜。有趣的是,*一次输球,倒是败给了亚洲球队——1998年法国世界杯预选赛,当时拥有维杜卡、科威尔等名将的他们遗憾不敌伊朗,两回合附加赛仅仅少一粒客场进球。
澳大利亚入围卡塔尔世界杯 新华社图
但自从澳大利亚“脱洋入亚”,加入亚足联,就在附加赛时来运转。本届之前,他们先后以亚洲球队身份淘汰中北美洲的洪都拉斯队和南美洲的秘鲁队,抢到世界杯决赛圈的席位。每隔四年一次残酷的附加赛,澳大利亚无愧是亚洲球队的门面担当,即使这回是单败淘汰赛一场定生死。这不,亚洲第一次有6支球队浩浩荡荡进军决赛圈,比2006年世界杯时还多了一队,世界杯朋友圈的影响力仅次于欧洲。
亚洲*有6支球队晋级 网络图
南美:闹剧一场接一场
秘鲁队被淘汰后,南美洲仅有巴西、阿根廷等4支球队跻身卡塔尔世界杯,以他们的足球底蕴来说,显得有点寒酸。但南美足球关于世界杯的话题,热点却已经转移,变成一场场闹剧。这里不提巴阿之战的防疫闹剧,说说另一件事。智利队预选赛遭淘汰后,智利足协向国际足联投诉厄瓜多尔队违规,理由是后者队员卡斯蒂略的国籍系伪造,他其实是哥伦比亚人。
卡斯蒂略 网络图
智利足协的算盘是:如果厄瓜多尔队被判违例,那么与前者的预选赛将被重新判为智利队获胜,这样智利队积分升至小组第四,正好直通世界杯。但6月10日国际足联经过调查驳回这份上诉。这样,厄瓜多尔这个只有1400万人口的小国,继2014年后再一次亮相世界杯决赛圈。至于曾经辉煌的智利足球,在桑切斯、比达尔一批球星老迈之际,还是把精力放回球场,尽快重起炉灶吧。
国际足联在官网发布公告,确认卡斯蒂略的参赛资格无误 网络图
欧洲:有人转运有人衰
再说说有13队参加决赛圈的欧洲区。有人说,欧洲区除了新科欧锦赛*意大利队爆冷回家,其他没啥新鲜的故事。德、法、西、英、荷、葡等强队都在,克罗地亚、比利时、塞尔维亚等二流球队也悉数在列,而波兰出线了,俄罗斯世界杯后当选的世界足球先生(梅西,还有莱万多夫斯基和莫德里奇)都能现身卡塔尔,称得上圆满。但欧洲区争夺32强席位的进程绝不是平淡无奇,反而尽现世事炎凉。
比如赛制更加刺激。预选赛10个小组排名第二的球队加上2支欧国联优胜球队共12队分成3组,每组通过两场半决赛和一场决赛决出剩余3个出线名额。其中,就爆出北马其顿淘汰意大利的冷门,而最后摘果子的是C罗的葡萄牙队。威尔士与乌克兰的这场单败附加赛打得惊心动魄。乌克兰人狂轰27脚射门,却抵不过一记乌龙破门。这就好像前方士兵英勇地冲锋陷阵,却不料踩中自己埋的地雷。于是,“大圣”贝尔要取消11月的高尔夫度假计划了,威尔士队时隔64年*进军世界杯32强。
威尔士时隔64年再次晋级世界杯决赛圈网络图
威尔士足球真是转运了。1978年、1986年和1994年三届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威尔士队在生死战中居然都因为被判点球输掉了决赛圈的门票。所以这次晋级前,作为欧洲身价*的球员(1亿欧元),威尔士队长贝尔坦承,自己做梦也想去卡塔尔,“每个人都希望去踢世界杯,我也是如此。”如今搭上卡塔尔末班车,贝尔和队友已经创造了一项纪录,从1958年到2022年,威尔士队成为参加两届世界杯间隔时间最长的球队。而乌克兰呢,无奈24年里第5次止步附加赛。
场外音丨五味杂陈
世界杯32强全部落位,意味着国际足坛进入“卡塔尔时间”。昨天,圈内不少朋友晒出登机或抵达世界杯赛地的照片——四年前的6月14日,俄罗斯世界杯开幕,球迷们迎来盛大的节日。四年后,卡塔尔世界杯延续着惊喜。这将是大赛第一次在北半球的冬季举办,第一次在中东国家进行。
对中国球迷而言,看着32强落位,更多是唏嘘。有朋友说,2018年去俄罗斯是当看客,当时真的很希望四年后能在卡塔尔现场助威国足,但这个愿望如今落了空。今晨哥斯达黎加淘汰新西兰抢到最后一张门票,更让中国球迷慨叹。
2002年韩日世界杯,国足和哥队还是小组赛对手,此后,哥队仅缺席2010年南非世界杯,其余均顺利晋级,而国足却离决赛圈越来越远。再看看亚洲历史性第一次有6队跻身世界杯,却没有国足的份,不由得感慨,四年一个跨度的竞争,不努力或者努力错了方向,落下的差距会有多大!
身边不少朋友计划去卡塔尔看世界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是最后一届32队参赛的世界杯,下一届就要扩军为48队了。32这个数字,将写入世界杯的历史。去现场见证,是弥补遗憾的选择——世界杯,国足不在,中国球迷在。
新民晚报分享稿件
新民晚报
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获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的中国女排队员、教练员代表时的讲话
福建漳州体育训练基地,每逢大赛,中国女排几乎都会来到这里集训。基地里的腾飞纪念馆,挂满女排照片的*墙、当年训练用的护膝和球衣,仿佛穿越时光,讲述着中国女排激励几代人的光辉历程。
从“滚上一身泥,磨去几层皮,苦练技战术,立志攀高峰”的竹棚起步,中国女排以拼搏为梦想筑梯,用一个又一个世界*,书写了奋斗不息、为国争光的动人诗篇。
2019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获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的中国女排队员、教练员代表时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
“学习女排,振兴中华。”这句叫响40年的口号,激荡了无数人内心的共鸣,凝聚起奋发进取的意志。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依然不断激发出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中国女排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庆祝胜利
祖国至上 团结协作
“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
“这是一曲振奋人心的搏斗之歌,它的主旋律,就是祖国荣誉高于一切。”1981年,一篇讴歌女排精神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传遍大江南北。
那一年,正值改革开放春风拂面。人们意识到,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体育水平,必须在各个方面奋起追赶世界。彼时,中国女排踏上第三届女排世界杯的征程。在日本大阪,主教练袁伟民字字铿锵:“我们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祖国人民要我们拼,要我们搏!”
“17∶15!我们胜利啦!”1981年11月16日傍晚,当决胜局最后一个球落地,解说员宋世雄的呐喊,让无数守在收音机和电视机前的中国人热泪盈眶、欢呼雀跃:中国女排以总比分3∶2险胜日本队,七战七捷为中国“三大球”项目夺得第一个世界*。
孙晋芳、张蓉芳、郎平……站上*领奖台,12位女排姑娘笑中带泪。这沉甸甸的奖杯,不仅为新中国体育揭开崭新一页,更以一股昂扬的斗志,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能行”。
当年,漳州竹棚馆洒下了女排姑娘奋斗拼搏的汗水。任凭训练条件再简陋,女排姑娘都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练就过硬本领和顽强意志。怀着坚定的信念走上赛场,不畏强手、敢打敢拼,最终为祖国争了光、为民族争了气。
酣畅淋漓的扣球,敲响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战鼓。正如1981年11月17日***评论员文章所说: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
从1981年到1986年,中国女排连战连胜,创下世界排球史上“五连冠”伟业。把困难踩在脚下,把责任扛在肩头,把理想化作风帆。这个英雄集体不仅擦亮竞技体育的中国名片,更成为全民榜样和时代标杆。
“爱国是灵魂,团结是法宝,拼搏是特质。”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惊天逆转、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绝地翻盘、2019年日本世界杯的十一连胜……中国女排一次次将“不可能”变成现实。她们的可贵,不只在于征服对手,更在于战胜自我。哪怕形势再险峻,也始终保持昂扬士气,咬紧牙关拼到最后一刻。
“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郎平这把“铁榔头”一敲40年,以运动员和教练员身份两次夺得奥运*。在她看来,女排精神的闪光点,就是越到困难时刻,越有人站出来勇挑重担,大家越能拧成一股绳。
精神的回响跨越时空,凝聚为砥砺奋进的力量。40年前,万人空巷看女排;而今,“女排精神”屡成网络热词。从一穷二白艰苦创业,到10次夺得世界排球“三大赛”*,中国女排生动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添上光彩一页。
▲中国女排队长朱婷2019年女排世界杯比赛中扣球
不忘初心 愈挫愈勇
“人生不是一定会赢不忘初心 愈挫愈勇
“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努力去赢”,而是努力去赢”
中国女排有一首队歌《阳光总在风雨后》,那是陈忠和率领球队2003年重夺失去了17年的世界*、2004年加冕奥运桂冠后唱响的。动人的旋律,伴随着中国女排登上荣耀的*,也鼓励着大家在低谷时绝不放弃。
竞技场上没有常胜将军。中国女排一路走来,挫折与磨难如影随形。伤病的困扰、状态的起落、成绩的沉浮……队员们从一次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比赛中,挺起“是强者就要面对所有困难”的脊梁。“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努力去赢”,塑造着这支队伍的精气神。
每一届中国女排组队时都会进行军训,从作风入手,为技术训练打下基础。40余年间,这支队伍也曾遭遇青黄不接的困顿、大赛失利的低迷。但是靠着不服输的拼劲、压不垮的韧劲,女排姑娘打赢一场场翻身仗。
无论顺境逆境,中国女排始终胜不骄、败不馁。优良的作风见证着一个光荣集体的历史写照,又激励着后人接续奋斗不断前行。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排球发展道路,把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作为“传家宝”,绘就这支光荣之师不变的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平凡孕育着伟大。你们天天坚持训练,咬牙克服伤病,默默承受挫折,特别在低谷时仍有一批人默默工作、不计回报。正是因为有这么一批人,才有了中国女排今天的成绩。”
时光流转,新老交替,中国女排为何总能连创辉煌?打开国际化视野,引入科学赛训理念,让专业素养与精神力量融汇在一起,被视为女排屡屡突破的密钥。博采众长、开拓创新为女排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从队员到教练员,赖亚文已跟随中国女排32年。在她看来,女排精神一直在延续和丰富,尤其在2013年后,采用“大国家队”策略、搭建复合型保障团队,不仅构筑“多人打球”的良性循环,更推动了观念和机制的改革,中国女排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重新焕发活力。
这些年来,中国女排的教练员和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精气神一如既往。她们的坚守与奋起,为体育强国建设注入奋进的力量。女排姑娘在经历东京奥运会挫折之后并没有气馁,表示将继续发扬女排精神,刻苦训练、补齐短板、重拾信心,以冲击者的姿态,重新出发。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女排精神也与时俱进、不断升华。如今的女排姑娘,在赛场内外展现的鲜活形象、自信气质、开放心态,正是新时代逐梦前行的生动诠释。
“女排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社会价值,尽管中国人看待体育的视角发生了变化,但女排多年锻造的心系集体、精诚团结、矢志创新等品质,缔造出比*更宝贵的精神宝藏。”国际排联终身名誉主席魏纪中说。
▲中国女排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站上*领奖台
与时俱进 接续奋斗
“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女排精神”
2019年10月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典礼上,中国女排成员乘着“祖国万岁”花车,经过天安门前,挥手向人们致意。
中国女排承载着几代人的共同记忆,喜爱女排、关注女排始终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1981年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后,贺信贺电从祖国四面八方飞来,广西一位青年工人精心打造一把“铁榔头”送给郎平,女排队员的形象印上邮票和日历……人民群众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女排的喜爱之情。
当时的***专门开辟“学女排,见行动”专栏。重获命运转机的大学生、走街串巷的个体户、奔向新生活的打工者,他们都从女排身上汲取精神养分,展现出昂扬奋进、敢闯敢试的时代气质。
中国女排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同频共振,不断迸发新的光彩:“五连冠”时期,女排精神映射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呼唤。21世纪初期,以女排重返*为契机,广大群众积极在各自岗位发光发热。走进新时代,女排精神继续焕发着强大生命力,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接续奋斗。
里约奥运会后,许多年轻人接过传承女排精神的接力棒。女排永不低头的倔强、愈挫愈勇的风范,被更多“90后”“00后”所认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位武汉抗疫一线的女护士,为了鼓舞自己,把中国女排队长朱婷的名字写在防护服上。
国家需要精神引领,人生需要价值导航。迈上新征程,我们面临的挑战与竞争如同赛场比拼。大力弘扬女排精神,亿万中国人民拧成一股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锲而不舍走下去,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在各方面都强起来。实现体育强国目标,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女排精神,把体育健身同人民健康结合起来,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同坚定文化自信结合起来,坚持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不忘初心,持之以恒,努力开创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新局面。
体育代表着青春、健康、活力,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以女排精神激荡中国力量,亿万人民同唱“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我们必将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蓝图上,续写中国奇迹,创造新的辉煌。
***
△中国女排夺冠的瞬间
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在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的决赛中,以3:2战胜日本队,*夺得世界*。此时,中国的国门刚刚打开,整个国家正在凝聚力量,准备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无数中国人在收音机和黑白电视机前听到宋世雄激动人心的解说,留下兴奋的泪水。
宋世雄:现在我们是在日本的大阪体育馆向大家播音。我们将要在这里向大家转播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比赛,中国女子排球队同日本女子排球队争夺冠亚军比赛的实况。
△1981年11月16日,成都职工观看中国女排夺冠电视节目
这场决赛在日本大阪举行,中国女排先以15∶8和15∶7拿下两局,但在第三局和第四局被主场作战的日本女排逆转扳平。决胜的第五局,日本队以15:14率先拿到赛点,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屏住呼吸。女排姑娘们越战越勇,最终以17:15的比分,创造了历史。
宋世雄:17-15!中国队胜利啦!队员们都跑到一起!中国队以3-2胜了日本队,以7战7胜的优异成绩,夺得了本届世界杯比赛的*!
△中国女排*登上*领奖台
这也是中国篮球、排球、足球三大球在国际比赛中取得的第一个世界*。第二天的《***》发表评论员文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第一次将女排获胜与国家振兴联系在一起。邓颖超随后在《中国体育报》发文,号召全国各行各业都来学习女排精神。时任女排教练袁伟民在赛后讲话时激动不已。
△人群聚拢在天安门广场欢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
袁伟民:三大球,原来周总理一直叫我们,什么时候能翻身。今天女排先开了个头。我们这个路程还很艰巨,明年还有世界杯,还有奥运会在等待着我们,这一次现在仅仅是个开始。
△比赛中,中国女排队员郎平正在扣球
中国女排随后连续在1982年女排世锦赛、1984年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1986年世锦赛上夺得*,成为世界上第一支五连冠的球队。“女排精神”也从此成为中国民族精神的旗帜,成为一个奋勇拼搏、迎难而上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听说青海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第3届世界杯女排赛》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第3届世界杯女排赛、俄罗斯世界杯分组情况如何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