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俄罗斯世界杯德国
***网
俄乌冲突自二月下旬爆发以来,至今已持续了三个半月的时间。虽然现在冲突的激烈程度已有所下降,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旧没有停止向乌克兰提供资金和武器援助。就在昨天,华盛顿又宣布将向乌克兰援助一批先进的中程火箭系统。
德国准备向乌克兰援助的“猎豹”防空装甲车
对比所有西方国家在俄乌冲突上的态度和立场,其中最让人觉得“意外”的当属德国。冲突初期,德国虽然和其他西方国家一道严厉谴责了俄罗斯,并积极声援乌克兰,但柏林在援助武器问题上却非常谨慎,最初他们只表示会给乌克兰提供一批“非进攻性”军事物资。并且此时的德国还在积极斡旋俄乌对话。
朔尔茨对俄罗斯态度强硬
但是随着冲突的深入,德国的态度开始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2月26日,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将向乌克兰提供1000枚反坦克导弹和500枚地对空导弹;3月9日,德媒报道称“约有1000名德国人加入了乌克兰志愿军”;3月14日,德国年度国防预算创历史新高,而增加国防预算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支援乌克兰......
冲突初期 各国对乌克兰军事援助承诺占比(来自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
自此之后,德国便不断加强了对乌克兰的武器援助力度:火箭助推榴弹发射器、PBV-501装甲车、单兵防空导弹、“豹”1A5主战坦克以及昨天刚批准的IRIS-T防空系统等一大批重型、轻型武器,相继从德国的武器库中被送往乌克兰战场。
德国武器库中的PzH-2000自行榴弹炮
相比德国在军事援助上的态度变化,外界其实更关注德国政治家们的态度。才接手德国不久的朔尔茨其实从一开始就表现得非常强硬,多次将冲突的矛头直接指向俄罗斯。也正是因为朔尔茨的“新人”身份以及他的强硬,所以人们非常想知道在俄乌冲突爆发前不久才卸任的默克尔对这场冲突持何种态度?
卸任仪式上的默克尔(左)
或许是觉得卸任后不便再参与国际事务,所以默克尔沉默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就在昨天(6月1日),路透社报道称,沉寂数月的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一场活动中表示,她不会对俄乌冲突提供具体的建议,但自己声援乌克兰,而且她也认可“泽连斯基政府为结束这场野蛮的战争所做出的努力”。
众所周知,默克尔在担任总理期间,德国相比其他北约国家一直与俄罗斯保持较好的外交关系。甚至默克尔还推动了“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的建设计划,但却因此得罪了美国和其他西方盟友。
普京几乎每次都会给默克尔准备手捧花
俄乌冲突爆发后,默克尔和俄罗斯达成的能源合作一度遭到批评,被朔尔茨政府认为是“阻挡德国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主要障碍”,也是因为有这个“障碍”的存在,德国直到冲突爆发一百多天后才通过了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
现如今,随着朔尔茨对俄罗斯的持续强硬,以及默尔克时隔数月后对俄罗斯的批评,曾被认为是“最有可能促成俄乌和解”的德国,反而成了最积极的“主战派”。许多人不禁疑惑:面对乌克兰境内新纳粹势力的崛起,德国到底怎么了?
一名德国妇女在柏林的苏联战争纪念碑前
对此朔尔茨的回答是:历史原因只能让德国站在被攻击的一方!这个说法其实很含糊:当年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被攻击的一方,而纳粹德国是发动攻击的一方。朔尔茨的说法似乎有“同情弱者、反思历史”的意味,但也免不了让人觉得德国是在借机“报仇”。
另外还有一点不得不说,在柏林决定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援助、提升国防预算之后,刚上任的朔尔茨政府做出的这个决定,竟然就得到了德国各大党派空前的一致支持——你很难想象其他同样有着执政想法的党派,会合力支持立足未稳的社会民主党;甚至有德国人毫不避讳地表示:终于可以做回正常大国了!
*的“华沙之跪”被视为是德国认真反思战争的“力证”
显然,德国虽然被认为是“战后反思工作做得*的战败国”,但和日本一样,德国国内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并不认可战后被强加的束缚和制约,这些人非常渴望德国可以回归到“正常国家”的地位。或许在朔尔茨等人看来,俄乌冲突就是德国冲破束缚的一个“良机”。但这也让许多人不由得质疑:战后的德国人真的发自内心地反思了吗?
2022卡塔尔世界杯将于11月21日开幕,决赛将在12月18日进行。2022卡塔尔世界杯赛程表你觉得哪支球队能夺冠?@***网体育
***
北京时间5月19日,国际足联传来了一条鼓舞中国足球士气的好消息——中国籍国际级裁判员马宁、国际级助理裁判员曹奕、施翔作为正选跻身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决赛阶段执法裁判员阵容。由于在此之前,陆俊、穆宇欣曾分别作为“单兵”入选过韩日世界杯、南非世界杯裁判员阵容,因此多达3名中国籍裁判员同时入选同一届世界杯决赛阶段执法阵容,对中国足球裁判界来说无异于刷新了一项历史纪录。改写历史的背后是中国裁判员乃至整个中国裁判界潜心付出以及各方对本土*裁判员培养工作的支持。
顶住压力
向亚洲*裁判迈进
按照惯例,国际足联一般会在每一届世界杯开赛前半年左右公布当届赛事执法裁判员名单。北京时间5月19日晚,也就是卡塔尔世界杯揭幕前半年左右,国际足联如约公布了本届杯赛的裁判员名单。令中国球迷及中国足球从业者们颇为欣喜的是,中国籍国际级裁判员马宁、国际级助理裁判员曹奕、施翔一同跻身卡塔尔世界杯裁判员阵容。
国际足联的信息显示,分别有36名裁判员(可分别以主裁判、第四官员执法)、69名助理裁判员、24名视频助理裁判员入围。在中国队未能跻身卡塔尔世界杯决赛阶段的背景下,有多达3名中国籍裁判员入围,这对中国足球裁判界乃至中国足坛而言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3名中国籍裁判员“直通”卡塔尔世界杯执法舞台之路其实格外崎岖。以马宁为例,现年43岁的他早在12年前就已经晋升为国际级裁判员。那个时候,中国足坛正深受贪腐丑闻困扰,本土裁判员的公信力降至冰点。但以马宁为代表的年轻一代裁判员顶住各种压力,不断向亚洲*裁判方向迈进,“中超金哨”的成绩水到渠成。
施翔、曹奕两位助理裁判员的发展历程与马宁亦有相似之处,他们能够成为目前亚足联最炙手可热的国际级助理裁判员之一,亦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竞争激烈
6名亚足联会员协会国裁判入选
除了在本土职业足球比赛执法舞台得到充分历练外,3名裁判员在国际执法舞台上也保持乘风破浪的态势。受疫情影响,他们3人以及另一位国际级裁判员(国际级视频助理裁判员)傅明从去年开始,长期在亚足联主办的各项重大赛事中执法。在今年3月底完成卡塔尔世预赛亚洲区12强赛最后两轮执法工作后,他们没有回国,继续驻留在西亚,随后将分别执法本月的亚足联杯(分别在阿曼、巴林举办)以及下月的第五届U23亚洲杯决赛阶段比赛(在乌兹别克斯坦举办)。
他们能够持续得到亚足联裁判部门的信任,并在多项重大赛事的多场关键比赛中获得执法机会,正是得益于自身良好的业务水平及职业素养。此外,作为当年本土“年轻一代”裁判员,他们几人都非常注重对业务的积累、各类文化知识的学习,其英语水平也始终处于较高水平线上。
事实上,在确定入围卡塔尔世界杯执法裁判员正选阵容前,3名中国籍裁判员也在亚洲范围内经历了空前激烈的竞争。以裁判员遴选工作为例,共有6名来自亚足联会员协会国的裁判员入选卡塔尔世界杯裁判员阵容。除马宁以及来自日本的女性裁判员山下良美外,伊朗的法加尼、阿联酋的阿卜杜拉、卡塔尔的贾西姆、澳大利亚的比斯都是亚足联男子精英裁判阵营的常客,甚至可以说是活跃在各类国际足坛大赛执法舞台的“老炮”。
法加尼还曾作为主裁执法过里约奥运会男足决赛等重大赛事。在亚洲范围内,包括日本的佐藤隆治、巴林的舒克拉拉、新加坡的塔基、乌兹别克斯坦的坦塔舍夫都是亚足联裁判部的“红人”,马宁能够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确难能可贵。
意义非凡
为深处困局的国足注入强心针
3名中国籍裁判员同时入选卡塔尔世界杯裁判员阵容,无异于给中国裁判界甚至深处困局的中国足球注入了一剂强心针。2002年,中国籍裁判员陆俊以裁判员身份执法了韩日世界杯决赛阶段小组赛墨西哥VS克罗地亚、波兰VS美国两场比赛。这也是中国裁判*主哨世界杯正赛。在此之后,虽然穆宇欣作为国际级助理裁判员跻身南非世界杯裁判员阵容,但遗憾的是,他仅以候补助理裁判员身份入围,并没有直接参与世界杯比赛的执法工作。
从国际足联大赛裁判员选派惯例来说,如果旗下一家会员协会同时有一组裁判员(含裁判员、助理裁判员)跻身赛事执法阵容,那么他们非常有望集体执法比赛。如果3人能够一齐亮相卡塔尔世界杯执法舞台,那么另一项纪录也将应运而生。
不得不说,3名裁判员取得这份成绩也得益于中国足协及中国足球界方方面面的鼓励与支持。比如,新赛季中超联赛即将于6月初开赛,而中国足协为了配合几名中国籍裁判员竞争卡塔尔世界杯正赛执法资格,特许他们长期驻留在境外参与各项国际比赛的执法工作。当然,3名裁判跻身世界杯执法舞台,还离不开亲人的理解与支持。要知道他们3人最近两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境外工作。
按照计划,3名中国籍裁判员在完成U23亚洲杯执法任务后,仍将继续留在西亚,随后将参加于6、7月间在卡塔尔多哈举办的世界杯前培训及业务交流。
文/
北京青年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卡塔尔有能力办世界杯》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卡塔尔有能力办世界杯、俄罗斯世界杯德国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