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几天前,作为国际足联“世界足球发展总监”的温格更是在采访中明确表达了这个意愿。按照前阿森纳名帅的说法,要砍掉或者缩减一些不必要的友谊赛和预选赛,为球迷提供更多的大型赛事。
温格的言论代表了当下国际足联的口径——据悉,今年年底国际足联的211个成员就有可能就这个议题进行投票,如果提议通过,2026年世界杯之后,赛事将每两年举行一次。
让世界杯“多起来”
“我们需要提高(大型)赛事的频率,同时只组织真正有意义的比赛,这样可以提高竞赛的水准。目前来看,友谊赛对于观众越来越不重要了,预选赛也不如以前了,需要将比赛整合起来……已经有166个成员要求研究两年举办一届世界杯的可能性,我也认为这是可行的。”
温格认为只有世界杯或者洲际锦标赛这样的大型赛事才有吸引力,能够争取至高荣誉的赛事才能让国家队全情投入,*的解决办法就是让世界杯“多”起来。
赛事密集是否会给球员们增加更多的负担?温格矢口否认,他甚至强调,这是保护球员和俱乐部利益的一个重要举措——原本拖沓的预选赛可以浓缩,将国际比赛日整合到每年3月和10月两个时段,去掉9月、11月和6月的三个比赛窗口,这样一年50个比赛日可以缩减至28个。
“球员们可以享受到更为固定的假期,对于球员的体能状况而言,四个星期的休假是非常重要的。”温格告诉媒体,提高大赛频率增加的是淘汰赛数量,与之相应的是预选赛数量的减少,整体上球员参加的比赛场次不会变多。
一切向“钱”看
这样具有颠覆性的思路第一时间就引发了各方激烈的回应。
温格的同胞、前法国国家队主帅多梅内克直接抛出一个词——愚蠢。欧足联主席切费林则直言不讳,“世界杯这颗宝石之所以有价值,正是因为它的稀有性,每两年一次的世界杯将稀释这个赛事本身的价值。”
曼城CEO索里亚诺接受采访时也说:“赛程已经被塞满了,没有任何空间去安排其他的赛事,一点也没有。”
除了这些当权者,球员和球迷同样不满意,贝尔直接表示不喜欢两年一次的世界杯,一些球迷也在网络上发文,对温格的言辞不感冒。
很显然,更多的声音都抵制两年举办一次世界杯的想法,那么国际足联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呢?
在温格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外,更关键的推动力恐怕还是金钱。
有数据显示,只有在世界杯年,国际足联才能真正赚钱——以2015-2018周期内国际足联的财报为例,国际足联总收入为64亿美元,而其中80%以上来自俄罗斯世界杯。
目前国际足联旗下拥有两大赛事,世界杯和联合会杯,但后者始终扮演鸡肋角色,无法为国际足联提供足够好的营收。也只有在举办世界杯时,国际足联才能从赛事版权、商业赞助方面大肆吸金。
在国际足联的设想中,增加举办世界杯的频率是提高收入的最直接举措,而温格的谈话中曾提到:“(新赛制下)国际足联可以将资金重新分配到世界各地的协会,以帮助他们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足球运动。”
把这句话说得更直接一点——只有国际足联赚了更多的钱,下属的成员单位才能分得更多的羹。
目前,大部分非洲、亚洲和中北美国家队足协都同意了这个计划,只有欧洲和南美部分足协持观望态度。而《纽约时报》透露,法国足协已经倒向了国际足联这边,愿意参与到这项改革中。
如果世界杯变成两年一届,梅西和内马尔会被“累死”。
俱乐部“头破血流”
有人得益,有人就可能受伤。
当下欧足联之所以是坚定的反对者,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欧足联在赛事和商业运营上成绩斐然。
一方面,欧洲杯和欧冠已经让欧足联赚得盆满钵满,加之欧国联的推出让欧足联旗下赛事已经趋于饱和,欧足联不希望现有的赛事构架被打破。
一旦世界杯变成两年一届,赛事统统被挤压在一个更短的周期里,世界杯和欧洲杯不可避免将出现“撞车”。
想象一下一个可能出现的景象——今年刚举办世界杯,明年就是欧洲杯,后年又有世界杯,对于转播商和赞助商而言,当真有些供大于求了。欧洲杯再想保持当下的商业价值并不现实,即便是球迷也会感到审美疲劳。
在世界杯和欧洲杯彼此抢占资源的同时,俱乐部赛事更要被碰得头破血流。
目前各个职业俱乐部就对国家队比赛日诚惶诚恐,处于和国家队抢人的状态,一旦每年几乎都有世界杯或者欧洲杯上演,球员从身体乃至心理上都会处于分身乏术的折磨,想更好兼顾俱乐部和国家队赛事几无可能。
温格试图说服俱乐部,减少预选赛可以给球员们更多休息,问题是预选赛已经让球员疲惫不堪,因为世界杯举办频率增加而多出来的淘汰赛只会增加这样的负担,俱乐部赛事的精彩程度注定受影响。
欧洲足球俱乐部协会副主席、阿贾克斯CEO范德萨坦言:“足球运动首先是建立在职业足球俱乐部基础上的,球员们必须被放在首位,这个提议是荒谬的,各个联赛的俱乐部都不会支持。”
道理很简单,平日养活球员的是俱乐部,国际足联出于自身的经济考虑要求球员付出更多,风险却都押给了俱乐部,职业俱乐部当然不愿意为他人做嫁衣。
中国队因此获利?
很显然,国际足联的改革提议触动了太多方面的利益,欧足联、俱乐部、球员甚至球迷理论上并不能从这个计划中获得看得见的利好,相反可能深受其害。
现在就连国际奥委会也感受到了威胁——主席巴赫表示国际奥委会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但不会干预足球事务的讨论。问题是一旦计划成行,两年一次的世界杯也将冲击奥运会的关注度和商业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上任后一直致力于大刀阔斧的改革,此前已经将2026年世界杯的参赛队增加到48支,背后同样是利益推动。
更多的比赛场次会带来更多的转播费用,如果世界杯变成两年一届,因凡蒂诺乐于看到手中的蛋糕变得更大。
不过凡事过犹不及,要想让计划实施,国际足联目前面临太多的阻力,即便各个成员单位投票通过决议,俱乐部、球员是否愿意积极买单也会被打上问号:
当世界杯变得不再稀缺,球员们还会像现在一样投入吗?世界杯自身的商业价值会被反噬,进一步下降吗?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一旦世界杯提高举办频率,中国队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的几率将大大增加,原本从2026年世界杯开始亚洲区就有8.5个名额,加上两年一次世界杯,中国男足终于遇上了好时代。
但打个可能不那么恰当的比方——学渣并不会因为考试次数变多感到优越,更何况考试成绩的含金量也会随之降低。
1998年世界杯欧洲预选赛第8小组,由6支球队组成,他们分别是罗马尼亚队、爱尔兰队、立陶宛队、马其顿队、冰岛队和列支敦士登队。
虽然有6支球队,但本小组的悬念其实并不大,毕竟哈吉领衔的罗马尼亚队实力远远高出其他5支球队。
罗马尼亚队的表现也确实没让人失望。1996年8月31日,罗马尼亚队在主场开启了本次世界杯预选赛的征途,首战对手是立陶宛队。结果凭借着摩尔多万、彼得雷斯库和加尔卡的进球,他们3:0取得开门红。之后他们又在客场4:0拿下了冰岛队,哈吉也在本场比赛中取得进球。
在之后,罗马尼亚队开启了一波不可思议的表现,他们接连战胜了马其顿队、列支敦士登队和爱尔兰队,豪取一波九连胜。他们仅仅在小组赛末轮客场被爱尔兰队1:1逼平,但在那场比赛之前罗马尼亚队早已锁定小组第一。
可能很多人不会想到,罗马尼亚队在本次世界杯预选赛中的*射手竟然是来自中后场的波佩斯库。这名效力过巴萨的球员在客场4:0战胜冰岛队的比赛中开启了进球账户,接着在客场对阵马其顿的比赛中上演帽子戏法,帮助球队3:0战胜了对手。之后在主场8:0大胜列支敦士登队的比赛中,波佩斯库再接再厉,上演了大四喜的好戏。虽然之后的比赛中,波佩斯库再未取得进球,但8个进球不仅让他成为本队的头号射手,更是在总射手榜上位居第四,成为进入榜单前十名单中*的后场球员。
罗马尼亚队一骑绝尘,让剩余球队只能争夺小组第二。这其中最被人看好的应该是绿衣军团爱尔兰队,在杰克-查尔顿的率领下,爱尔兰队在过去的两届世界杯赛中分别杀进了8强和16强。但爱尔兰队无缘1996年欧锦赛,使得查尔顿离开了爱尔兰队的帅位,米克-麦卡锡成为了球队新主帅。
爱尔兰队的开局还算顺利,客场5:0战胜列支敦士登队,主场3:0拿下马其顿队。但从第三场比赛开始他们遭遇了一波三轮不胜,先是在主场被冰岛队0:0逼平。随后在马其顿,开场8分钟就取得领先的情况下被对手逆转,2:3输给了对手。接着又在客场0:1输给了罗马尼亚队。虽然在这之后的五场比赛中他们赢下了三场,并战平了罗马尼亚队,但主场被立陶宛队0:0逼平显然无法让球迷感到满意。
爱尔兰队虽然表现算不得出色,但好在其余对手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马其顿队在主场逆转爱尔兰队后的四场比赛中以一波三连败结束此次世预赛的征途,最终无缘法兰西世界杯。
立陶宛队原本还有机会和爱尔兰队争夺一下,但1997年9月10日主场和爱尔兰队的直接较量中,卡斯卡里诺的梅开二度让爱尔兰队取得了一场至关重要的胜利。立陶宛队也在这场1:2之后告别了继续冲击世界杯的可能。
最终爱尔兰队有惊无险地取得了小组第二,获得了参加附加赛的资格。
北京时间7月15日晚,国际足联官方公布了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的赛程。本届世界杯将在11月21日开幕,决赛定于12月18日进行,历时28天。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是世界杯历史上*在冬季进行。由于气候原因,卡塔尔夏季不具备举办大型赛事的条件,所以比赛选择在冬天进行。7月15日晚,国际足联正式公布了本届世界杯的赛程。
卡塔尔世界杯将在2022年11月21日开幕,揭幕战定于北京时间21日晚18点开球,东道主卡塔尔将亮相揭幕战。小组赛阶段的比赛有四个开球时间,分别是18点、21点、凌晨0点和3点(以上均为北京时间)。小组赛阶段每天有4场比赛,12天之内将完成8个小组的小组赛阶段比赛。
此外,国际足联还公布了世界杯决赛的时间,比赛定在12月18日进行,开球时间是北京时间晚上23点。
目前在2022卡塔尔世界杯预选赛中,国足在40强赛首循环之后以4战2胜1平1负的成绩,积7分排在A组的第二,落后于叙利亚,但仍保留着进军十强赛的希望。
2018年世界杯,德尚率领法国队夺冠。
世界杯两年一次?这不是什么笑话,而是国际足联正在积极谋划的一个方案。
几天前,作为国际足联“世界足球发展总监”的温格更是在采访中明确表达了这个意愿。按照前阿森纳名帅的说法,要砍掉或者缩减一些不必要的友谊赛和预选赛,为球迷提供更多的大型赛事。
温格的言论代表了当下国际足联的口径——据悉,今年年底国际足联的211个成员就有可能就这个议题进行投票,如果提议通过,2026年世界杯之后,赛事将每两年举行一次。
温格和罗纳尔多、卡洛斯、赫迪拉、马特拉齐等名宿出席“国际足联发展计划”会议。
让世界杯“多起来”
“我们需要提高(大型)赛事的频率,同时只组织真正有意义的比赛,这样可以提高竞赛的水准。目前来看,友谊赛对于观众越来越不重要了,预选赛也不如以前了,需要将比赛整合起来……已经有166个成员要求研究两年举办一届世界杯的可能性,我也认为这是可行的。”
温格认为只有世界杯或者洲际锦标赛这样的大型赛事才有吸引力,能够争取至高荣誉的赛事才能让国家队全情投入,*的解决办法就是让世界杯“多”起来。
赛事密集是否会给球员们增加更多的负担?温格矢口否认,他甚至强调,这是保护球员和俱乐部利益的一个重要举措——原本拖沓的预选赛可以浓缩,将国际比赛日整合到每年3月和10月两个时段,去掉9月、11月和6月的三个比赛窗口,这样一年50个比赛日可以缩减至28个。
“球员们可以享受到更为固定的假期,对于球员的体能状况而言,四个星期的休假是非常重要的。”温格告诉媒体,提高大赛频率增加的是淘汰赛数量,与之相应的是预选赛数量的减少,整体上球员参加的比赛场次不会变多。
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和温格观战世界杯亚洲区12强赛。
一切向“钱”看
这样具有颠覆性的思路第一时间就引发了各方激烈的回应。
温格的同胞、前法国国家队主帅多梅内克直接抛出一个词——愚蠢。欧足联主席切费林则直言不讳,“世界杯这颗宝石之所以有价值,正是因为它的稀有性,每两年一次的世界杯将稀释这个赛事本身的价值。”
曼城CEO索里亚诺接受采访时也说:“赛程已经被塞满了,没有任何空间去安排其他的赛事,一点也没有。”
除了这些当权者,球员和球迷同样不满意,贝尔直接表示不喜欢两年一次的世界杯,一些球迷也在网络上发文,对温格的言辞不感冒。
很显然,更多的声音都抵制两年举办一次世界杯的想法,那么国际足联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呢?
在温格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外,更关键的推动力恐怕还是金钱。
有数据显示,只有在世界杯年,国际足联才能真正赚钱——以2015-2018周期内国际足联的财报为例,国际足联总收入为64亿美元,而其中80%以上来自俄罗斯世界杯。
目前国际足联旗下拥有两大赛事,世界杯和联合会杯,但后者始终扮演鸡肋角色,无法为国际足联提供足够好的营收。也只有在举办世界杯时,国际足联才能从赛事版权、商业赞助方面大肆吸金。
在国际足联的设想中,增加举办世界杯的频率是提高收入的最直接举措,而温格的谈话中曾提到:“(新赛制下)国际足联可以将资金重新分配到世界各地的协会,以帮助他们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足球运动。”
把这句话说的更直接一点——只有国际足联赚了更多的钱,下属的成员单位才能分得更多的羹。
目前,大部分非洲、亚洲和中北美国家队足协都同意了这个计划,只有欧洲和南美部分足协持观望态度。而《纽约时报》透露,法国足协已经倒向了国际足联这边,愿意参与到这项改革中。
如果世界杯变成两年一届,梅西和内马尔会被“累死”。
俱乐部“头破血流”
有人得益,有人就可能受伤。
当下欧足联之所以是坚定的反对者,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欧足联在赛事和商业运营上成绩斐然。
一方面,欧洲杯和欧冠已经让欧足联赚得盆满钵满,加之欧国联的推出让欧足联旗下赛事已经趋于饱和,欧足联不希望现有的赛事构架被打破。
一旦世界杯变成两年一届,赛事统统被挤压在一个更短的周期里,世界杯和欧洲杯不可避免将出现“撞车”。
想象一下一个可能出现的景象——今年刚举办世界杯,明年就是欧洲杯,后年又有世界杯,对于转播商和赞助商而言,当真有些供大于求了。欧洲杯再想保持当下的商业价值并不现实,即便是球迷也会感到审美疲劳。
在世界杯和欧洲杯彼此抢占资源的同时,俱乐部赛事更要被碰得头破血流。
目前各个职业俱乐部就对国家队比赛日诚惶诚恐,处于和国家队抢人的状态,一旦每年几乎都有世界杯或者欧洲杯上演,球员从身体乃至心理上都会处于分身乏术的折磨,想更好兼顾俱乐部和国家队赛事几无可能。
温格试图说服俱乐部,减少预选赛可以给球员们更多休息,问题是预选赛已经让球员疲惫不堪,因为世界杯举办频率增加而多出来的淘汰赛只会增加这样的负担,俱乐部赛事的精彩程度注定受影响。
欧洲足球俱乐部协会副主席、阿贾克斯CEO范德萨坦言:“足球运动首先是建立在职业足球俱乐部基础上的,球员们必须被放在首位,这个提议是荒谬的,各个联赛的俱乐部都不会支持。”
道理很简单,平日养活球员的是俱乐部,国际足联出于自身的经济考虑要求球员付出更多,风险却都压给了俱乐部,职业俱乐部当然不愿意为他人做嫁衣。
国足0-1日本,入籍球员阿兰在比赛中争顶。
中国队因此获利?
很显然,国际足联的改革提议触动了太多方面的利益,欧足联、俱乐部、球员甚至球迷理论上并不能从这个计划中获得看得见的利好,相反可能深受其害。
现在就连国际奥委会也感受到了威胁——主席巴赫表示国际奥委会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但不会干预足球事务的讨论。问题是一旦计划成行,两年一次的世界杯也将冲击奥运会的关注度和商业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上任后一直致力于大刀阔斧的改革,此前已经将2026年世界杯的参赛队增加到48支,背后同样是利益推动。
更多的比赛场次会带来更多的转播费用,如果世界杯变成两年一届,因凡蒂诺乐于看到手中的蛋糕变得更大。
不过凡事过犹不及,要想让计划实施,国际足联目前面临太多的阻力,即便各个成员单位投票通过决议,俱乐部、球员是否愿意积极买单也会被打上问号:
当世界杯变得不再稀缺,球员们还会像现在一样投入吗?世界杯自身的商业价值会被反噬,进一步下降吗?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一旦世界杯提高举办频率,中国队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的几率将大大增加,原本从2026年世界杯开始亚洲区就有8.5个名额,加上两年一次世界杯,中国男足终于遇上了好时代。
但打个可能不那么恰当的比方——学渣并不会因为考试次数变多感到优越,更何况考试成绩的含金量也会随之降低。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2018年世界杯几月份开始》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2018年世界杯几月份开始、世界杯分组1998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