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带你了解世界杯相关资讯,今天为各位分享《「2014世界杯半决赛阿根廷vs荷兰」2002世界杯分组百科》,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撰文 fanglopez
梅西为巴萨打入第一粒进球的时候,只有18岁,那是一粒挑射。进球后小罗像对待弟弟一样把梅西扛起的画面,通过电视传遍世界。看电视的人或许还未意识到,他们不仅见证了一个超级*的冉冉升起,同时也在见证一段难得友谊的开端。阿根廷和巴西是世仇。即使是巴西在2014年世界杯被德国7-1血洗之后,决赛时巴西人仍旧选择支持德国人而不是阿根廷队,这让外界感觉不可思议。正如小罗日后对梅西所说,“你是*一个我不讨厌的阿根廷人。”
很少有人意识到,梅西进球时站在场边的荷兰主帅里杰卡尔德,才是梅西职业生涯命运的隐喻所在。多亏了这位荷兰人,给了梅西特权,让梅西在仅仅17岁3个月零22天就为巴萨登场,成为巴萨俱乐部历史上第二年轻的一线队出场成员。当时换他上场的也是里杰卡尔德。
多年以后,另一位荷兰人,里杰卡尔德当年的国家队队友科曼坐到了梅西的对立面,严肃的告诉他:“你在更衣室的特权结束了。”
梅西的命运对手注定与他的前辈不同。不是巴西,不是英格兰。从国家队层面,是德国人。从个人的经历来看,是一个又一个荷兰人,是朋友,对手,是敌人。这或许是再好的编剧也无法预设的故事,这就是足球。
而梅西与荷兰人的恩怨背后,其实是阿根廷和荷兰,这两个足球历史上*的悲情国家长达四十年的恩怨交织。他们相互成就,又相爱相杀。
当年的里杰卡尔德成就了梅西,他任期内的那一座欧冠奖杯(2006),其实梅西并非是主力,等梅西真正在欧冠决赛(2009)进球时,教练已经换成了瓜迪奥拉。对于里杰卡尔德的栽培,其实梅西无以回报。所以当另一个荷兰人如跳梁小丑般在他面前大放阙词时,梅西的态度被外界视为软弱。但是或许,因为梅西对于有着浓厚荷兰足球基因的巴萨,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甚至对于荷兰人,也有一种宿命般的认同吧。
梅西13岁背井离乡离开阿根廷加盟巴萨,他从一开始就接受的是另一种足球文化,踢着一个在阿根廷传统足球并不常见的位置:右边锋。这种足球文化的根源在于荷兰,这个郁金香之都。每个国家的足球都是一种哲学,这种哲学意义上的错位感,注定长期伴随着梅西。
巴萨诺坎普球场,来自视觉中国
或许,只有真正理解了阿根廷与荷兰的足球恩怨,才能真正理解今天梅西在巴萨的处境。
一 互为师徒
1988年,科曼和里杰卡尔德所在的荷兰队异军突出,横扫88年欧洲杯。*批的荷兰球迷,大多是在那届大赛路转粉。那时的里杰卡尔德,并不是球队最耀眼的球星。踢中后卫的科曼,扬名天下的不是他的防守技巧,而是他的重炮轰门。曾有人打趣说,很多*门将都会在科曼罚点球时,向球来的相反方向做个漂亮的扑救动作然后逃之夭夭,没有人会为了冒着骨折的风险扑一个点球。话可能夸张,但是科曼的风格由此可见一斑。
那一代才华横溢的荷兰球员,拿下欧洲杯后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世界杯。10年前,他们的前辈在阿根廷首都的河床纪念体育场,诡异的以几个厘米的距离,与世界*失之交臂。
1978年世界杯决赛阿根廷对荷兰,此前两个球队都没有拿过世界*。常规比赛时间记分牌为1-1 ,比赛来到第90分钟。荷兰后场长传到禁区,伦森布林克抢在阿根廷门将菲洛尔触球之前,捅射打门,球弹地之后,打到了门柱上,它会再往哪里弹?
如果弹进球门,荷兰这个足球无冕*国家的命运将整个改写。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纪念体育场,则会瞬间变成一座鸦雀无声的坟墓。
但是球弹了出来,阿根廷后卫赶快一个大脚解围。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加时赛,大难不死的阿根廷连入两球,3-1击败荷兰,拿到第一个世界*。8年后,阿根廷再夺世界杯。
而荷兰队直到20年后,才有机会一雪前耻。
1998年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阿根廷对荷兰,那时候梅西只有10岁,我们不确定梅西是否看过这场世界杯的经典之战。荷兰先进球,阿根廷扳平。下半时,此前与英格兰人耗费了太多精力周旋的阿根廷队体力出现问题,中场开始失控。这时,阿根廷队队长、后来的马竞主帅西蒙尼站了出来,一个巧妙的突破迫使荷兰球员犯规,被罚下一人。阿根廷的局面开始扭转。
比赛很快就要结束,有争议的一幕出现,阿根廷的奥特加禁区前假摔被出示黄牌,荷兰门将范德萨趁奥特加还未起身就上前理论,身高1米70的奥特加站起来准备回嘴,身高超过1米9的范德萨顺势一倒,裁判冲过来,奥特加两黄变一红被罚下。*的阿迷白岩松在其自传中不满的写道:即使给奥特加一个板凳,他也碰不到范德萨。这代表了大多数阿根廷球迷的看法。
一分钟后,荷兰队后场长传,博格坎普禁区内高难度停球晃过年轻的阿亚拉,将球打入远角,绝杀阿根廷。20年后,不再有门柱拯救阿根廷。
不管梅西看没看过这场比赛,在国家层面,他不可避免的被放到了对立面上。阿根廷球迷无法埋怨博格坎普,但是恨透了范德萨。而在某种程度上,梅西直接或间接的,帮助阿根廷人解了恨。
2009年欧冠决赛,梅西用他不擅长的头球吊射为曼联守门的范德萨成功,2-0。我清楚的记得,电视解说员没有说诸如“巴萨稳了”之类的话,而是脱口而出:“梅西终于帮助他的老乡奥特加报了仇。”当时我立刻对那位解说员充满了好感。《围城》里说,情敌之间的想念,远比情人之间还要多。而球迷对于死敌的仇恨,似乎有时也远比身处其中球员更加绵绵无期。2011年,巴萨再次杀入欧冠决赛,对手还是曼联,守门的是已经40岁的范德萨。佩德罗、梅西、比利亚打入三球,击碎了范德萨退役前再拿欧冠的梦。
不过,在世界杯的层面,阿根廷与荷兰的仗还没有算完。
2014年世界杯半决赛,阿根廷与荷兰在120分钟内战平,这场世界*水平的攻防大战最终要以点球决出胜负。曾经执教过巴萨的荷兰主教练范加尔,令人意外的没有换上善于扑点球的门将克鲁尔,但是阿根廷队的门将罗梅罗,正是范加尔在荷兰甲级联赛亲手调教过的徒弟。如果你玩足球经理时,曾经注意过一个名叫AZ的荷兰小球会,那就是罗梅罗的球队。
在世界杯令人窒息的气氛中,伟大的世界名帅也会有神来之笔和争议之作,或者舆论眼中的“昏招”。但背后的原因外人永远无法理解。梅西第一个出场罚入,阿根廷四罚四中罗梅罗连续扑出荷兰2个点球,克鲁尔在替补席上入狮子般气愤的吐着气,最后阿根廷队晋级决赛,梅西激动狂奔数十米的镜头成为很多阿迷最幸福的记忆。赛后发布会上,范加尔还主动提起道:“是我教会了罗梅罗扑点球。”
那一刻,曾经的荷兰国家队第一点球手科曼,应该正坐在某个电视台的评论席上,目睹了祖国的球队出局。
二 两种哲学
仅仅从风格来说,这两个国家的足球哲学南辕北辙,根本不应该有交集。不过,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奇妙。早在80年代后期,马拉多纳与古力特在意甲的双雄会,就是球迷津津乐道的话题。
马拉多纳和古力特,是两个国家足球精英的代表,阿根廷生产身高在1米70上下的小个子核心球员,梅西和马拉多纳身高都不高。而荷兰三剑客个个在1米90上下,退役了坐上教练席,穿西服都要比别人多费一些布料。
从足球风格来说,荷兰队是善于创新和革命的球队。荷兰足球教父克鲁伊夫在国家队层面没有拿到世界杯,转而一手奠定了今天巴萨的风格。强调攻势足球,进攻讲究两翼齐飞,踢起来畅快淋漓。就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热血青年,年年25岁。
2010年,荷兰队靠稳健的打法再次打入世界杯最后决赛,我向学生时期就熟识的一位荷兰球迷表示祝贺,结果对方说:“只要这个教练在位一天,我就永远不会看荷兰队比赛。”这种“风骨”,让我震惊。宁可成绩不好,也不能背叛自己的风格,这就是荷兰足球。而在阿根廷人看来,这就是死板。
荷兰足球教父克鲁伊夫
荷兰队是狂热的理想主义,那么阿根廷队就是最华丽的现实主义。
球王马拉多纳在1986年和1990年带领阿根廷队,一次世界*,一次世界亚军。正好是华丽现实主义的两种模样。
1986年,连过5人与上帝之手同样永载史册。不过总的来说,那届阿根廷无论是实力层面,球队结构,教练临场指挥加上球王的发挥,*都当之无愧。进攻行云流水,防守硬朗。不过很多人忽略了1990年跌跌撞撞拿到世界杯亚军的阿根廷,那也是典型的阿根廷。所谓英雄迟暮,但是取你项上人头,仍是举手之劳。
八分之一决赛,实力有差距的阿根廷队只能全场追着巴西队跑。巴西队22次射门,三次击中横梁和立柱。但是球王马拉多纳一次全程不过几十秒的“世纪助攻”,就把巴西踢回了南美洲,当时举世哗然。身中22刀不倒而让对手一刀毙命,这种坚韧与狡猾,也是典型的阿根廷队。
即使从足球战术层面,阿根廷喜欢打中路,也是与擅长拉边的荷兰队完全不同。历史上阿根廷所谓的中场大师,都是中路直塞的高手。1998年阿根廷荷兰大战,阿根廷扳平的一球,贝隆看似漫不经心一脚直塞,荷兰队后卫都以为传大了,转过身才发现洛佩兹已经绕到了身后,反越位成功。这种妙到颠毫的一箭穿心,中国球迷以前只在古龙的武侠小说里见过。
但是不知道梅西是否困惑过,我究竟更像谁?就像天龙八部里的乔峰。
三 乖孩子梅西
也有阿根人早早就认识到了荷兰足球的价值。那就是贝尔萨。他至今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战绩,但是被包括瓜迪奥拉在内的许多名帅奉为一代宗师。
作为一个阿根廷人,贝尔萨背离了阿根廷的足球传统,在2000年前后,重拾上个世纪荷兰足球的边锋战术,创造了一个至今都少有人用的3313阵型。这个阵型后来成为“偏阵”,但是现在足球界常用的4231和433阵型,其实都是受了3313的启发。这也是贝尔萨受人尊敬的理由。
不过,阿根廷球迷对贝尔萨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2002年他率领精英尽出的阿根廷队在韩日世界杯小组赛7日游,造就了那届世界杯*的冷门,也是阿根廷足球历史上*的失败。一个偏执狂战术革新的代价,是整整一代才华横溢球员的世界杯梦想归零。当对瑞典的生死战下半场,一球落后的阿根廷球员只会搭错筋般的像英格兰队一样边路45度起球时,有的阿根廷球迷未等比赛结束就哭了,阿根廷足球不是这样踢的!
也许贝尔萨可以对命运自我辩护说,梅西生晚了5年。从来到巴萨开始,虽然巴萨是传控打法,但是与南美的传控打法不同,巴萨非常讲究利用球场的宽度。这就是综合吸收了荷兰足球的精髓和贝尔萨的思想。而球场右边锋的活动区域,也是梅西最喜欢的区域。如果贝尔萨当时有在这种体系里长大的球员,3313或许也不会成为过客。
本文无意陷入梅西是否是体系球员的争论。阿根廷足球开始边中结合,未必不是一个进步。但是阿根廷足球的另一面,那种强硬与狡猾,在梅西这一代似乎消失了。
梅西是一个好人,是一个乖孩子,别说马拉多纳,西蒙尼这样刚勇无双阴谋盖世的队长,他连奥特加、加拉多(河床队主帅)都比不了。加拉多球员时代去法国留洋,第一个赛季在摩纳哥收获了法甲足球先生,和五张红牌。要知道加拉多是踢中场核心的,他拿的红牌比后卫都多。据说加拉多很喜欢的一句法语是:“你在这踢球,知道你老婆在谁的床上吗?”那能不打起来吗?
2015年世俱杯决赛,河床遇上梅西领衔的巴萨,顽强抵抗30分钟球门被梅西攻破。中场休息,加拉多直接换下防守型中场,与巴萨拼命,解说员说,加拉多真是血气。最后球队0-3惨败。有趣的是,西蒙尼和加拉多,是阿根廷新一代少帅中的佼佼者,但是当阿根廷国家队抛出橄榄枝时,他们俩都不愿意接手。虽然执教梅西,是很多教练梦寐以求的事情。
昨晚 ,很多阿根廷球迷通宵在等巴萨的消息。当看到梅西发出的声明时,一位梅西的球迷在群里连声叹气说,以孩子哭闹不愿意离开巴塞罗那为理由,留队,实在是匪夷所思。
不谈竞技层面。在做人的层面,梅西比他的前辈更加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他人为大局考虑,虽然可能造成遗憾的是他的职业生涯。可以设想,如果是西蒙尼碰到同样的情况,会如何处理?一定是和巴萨刚到底。
梅西17岁代表巴萨出场,一晃16年过去了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是,梅西爱他的祖国,也爱他13岁就来到的第二故乡。他更加无法回避他身上多少存在的荷兰足球风格的影响。某种情况,他离开了巴萨,也就是离开了他熟悉的自己。
梅西3岁那年,前一任球王马拉多纳带领那只被人嘘了一路的阿根廷队来到那不勒斯,迎战东道主意大利队,胜者将进入1990世界杯决赛。全城的那不勒斯人都被“二选一”逼疯了,我们是该支持我的祖国,还是支持我们日夜想念为城市带来历史荣耀的那不勒斯的神——马拉多纳?连意大利主帅维奇尼都被吓到了,居然在接受采访时说,意大利队更愿意在罗马比赛。
马拉多纳从没有纠结过,他公然号召那不勒斯人为阿根廷队加油,并在点球大战中,罚入了阿根廷队最后一个点球。然后在满场的沉默中,跑向替补席庆祝。
不用要求梅西做到这一点,我们都知道,这不怪他。每个人都有一个无法背叛的自我。
2022年世界杯亚洲区12强赛已经接近尾声,显而易见的是我们已经可以提前宣布无缘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了。遥想20年前,同样的第二阶段,我们提前两轮出线,回顾20年前那段关于国足荡气回肠的历史,期待国足可以尽早崛起,再次带领我们疯狂欢呼一次,我们的幸福实在太少了!
当年那支国足承载了多少赞誉就承载了多少谩骂,现在对比过来,几乎每个位置都是亚洲*甚至亚洲*的存在。
40强赛阵容
40强赛时
国足主力门将是江津(当时的亚洲*门将,在后面的十强赛上表现非常亮眼)
后防主力是吴承瑛(左后卫,拼命三郎,抢断凶狠,防守*,助攻能力十分出色)
李玮峰(中后卫,铁血大闸,大头初入国家队年纪轻轻占据了主力中后卫的位置)
范志毅(中后卫,身体素质极好,爆发和身体对抗非常出色,当时留洋水晶宫)
徐云龙(右后卫,未来的国安传奇当时作为小将牢牢占据米家军的右后卫位置)
中场是
李明(右前场,擅长边路突破传中、球队进攻发起者),
李铁(后腰,跑不死的后腰,也称跑死你的后腰,凭借世界杯前后出色的表现之后到英超埃弗顿效力了4个赛季)
申思(左前场,*的任意球大师)
马明宇, 前腰,攻防俱佳,那支国家队的队长,当时效力意甲佩鲁甲队,
锋线是谢晖(2001德乙亚琛队头号射手,获得德乙联赛射手榜第5名)
杨晨(中国五大联赛留洋第一人,当时效力德甲法兰克福)
替补席上还有孙继海(右后卫山的真正大佬),宿茂臻,李毅,初露锋芒的曲波,黎兵(德乙),祁宏(十强赛大放异彩),邵佳一,李金羽,张恩华。看到吗?即使不是很懂球,这些姓名也都或多或少听到过吧,基本都是中国足球的名宿了。即便是这套阵容,我依然认为40强赛期间中国也是没有尽出精锐。
相比当今中国足球人才留洋的凋零现状,当年的留洋状况可以说是百花齐放,意甲的马明宇英超的范志毅、李铁,孙继海。德甲德乙的杨晨、谢辉、黎兵,以及随后出国的李玮峰、郑智、邵佳一、孙祥等。那时的国足阵容合理,天才小将频出,一切充满了希望。
回到2001年的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
第一阶段——40强赛。时间2001.4.1-2001.5.27
那年第一阶段有39支球队参加(第二组的缅甸弃权),共分为10组,每组4支球队,小组第一晋级十强赛。中国分到了第九小组,同组还有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三国。
放到现在这三国也不是国足对手,更不用说当年那支米家军。几乎就是走个过场。
第一场,2001.4.22,中国(主场)10:1马尔代夫
上半场中国就4-0领先,下半场7-0之后松懈之下被对手打进一球,最后10-狂胜马尔代夫。其中徐云龙和范志毅梅开二度,谢辉完成帽子戏法。
第二场,2001.4.28 ,马尔代夫0:1中国(客场)
比起一周前在同一个对手身上拿到的大胜,这场仅靠谢辉在44分钟的一个进球获胜,并没有让球迷和媒体满意。
第三场,2001.5.6 ,柬埔寨0:4中国(客场)
本场比赛李金羽梅开二度,中国轻松战胜对手。
第四场,2001.5.13, 中国(主场)5:1印度尼西亚
这场跟印尼开战之前,印尼和中国是本组唯二没有败过的球队,但是印尼比中国多赛了一场,以4胜积12分排行榜首,中国3胜积9分排名第二。如能获胜,将会占据出线的主动权。可能是球员紧张,上半场40分钟被印尼库尔尼亚万率先破门,半场中国0-1落后。中场时候,米卢用祁宏出任前腰,替换下马明宇。下半场中国加强攻势,联金5球逆转比赛,其中谢辉梅开二度,球队意料之中收获一场大胜。
击败印尼后积分情况如下,中国还有两场比赛,分别是对印尼和柬埔寨,第五场跟柬埔寨的胜负对出线影响不大,关键在于最后一场击败印尼就可以。
第五场,5月20日,中国(主场)3:1柬埔寨
上半场中国2:1领先,下半场86分钟 黎兵 锦上添花再进一球,3:1轻松获胜。
第六场,2001.5.27, 印度尼西亚0:2中国(客场)
赛前中国5战全胜积15分,进23球失3球。印尼4胜1负积12分,进16球失5球。
即使是输给印尼,但是小于5个也能作为小组头名晋级。然而显然中国队没有懈怠,凭借上班时45分钟谢辉的进球和下班时70分钟吴承瑛的进球以2:0兵不血刃的战胜印尼。以6战全胜进25球失3球的战绩昂首进入第二阶段的“十强赛”。
其他9个小组的晋级球队直接列个表格吧,一目了然
表格里可以明显看出9个对手中伊朗和沙特明显高出一档的实力。要说02年国足没运气也不现实,当时没有日韩两个对手和澳大利亚这个劲敌,否则就算是4.5个名额也不见得有这么大把握。但要是说没实力也不合适,这9个球队中以当时的国足水平最不想碰的也就是这两个,其他的都能有个七八成把握。所以十强赛中如果能避开沙特和伊朗就是*的上上签。当时阿联酋和沙特被划分到第一档,中国和伊朗位居第二档,然后上上签在50%的概率中产生了,中国落入B组,同组的球队还有阿曼,卡塔尔,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
第二阶段:十强赛。时间2001.8.16-2001.10.19
十强赛米卢国足主力及轮换稍有调整。锋线上的谢辉被调成替补,右边路的李霄鹏作为李明的替补在十强赛迅速崛起,在第一场对阵阿联酋立下奇功,从此翻身坐稳右边路主力,不得不佩服米卢真敢换。右后卫徐云龙因伤休战,孙继海出任主力右后卫。中场方面祁宏*的多一些, 一般出任前腰的位置.马明宇杨璞则出现在左路的位置。
第一场, 2001.8.25 中国(主场)3:0阿联酋
首场比赛国足就遭遇了小组第一档的阿联酋,但是比赛进程出乎意料的顺利,开场3分钟李霄鹏补射进球为国足取得了完美开局!随后国足又连下2球,3-0完胜阿联酋。本场比赛李霄鹏一传一射的惊艳发挥彻底坐稳了国足*。
第二场,2001.8.31 阿曼0:2中国(客场)
客场永远不如主场比赛那么顺利,远征阿曼这场比赛一直僵持到最后,国足才靠70分钟和85分钟的进球拿下比赛。
两轮过后,中国在少赛一场的情况下,两战全胜积6分已经位居小组头名,此后一直领跑B组积分榜。
第三场,2001.9.7 卡塔尔1:1中国(客场)
西亚的客场一直都很难被征服,这场比赛卡塔尔上半场30分钟率先进球,然后一直1-0领先到最后的补时阶段,幸运的是在国足不抛弃不放弃的寻求破门机会中,靠着大头李玮峰的头球绝平比赛,从此江湖人称“李大头”!
第四场,2001.9.15 中国(主场)2:0乌兹别克斯坦
回到主场的国足众将焕发了精神,依靠李玮峰的头球和范志毅的进球轻松写意的拿下对手。此时B组积分榜如下
国内媒体和球迷一片赞誉,纷纷发表标题“我们一只脚已经迈入世界杯!”的报道。
第五场,2001.9.27 阿联酋0:1中国(祁宏 42’)
又是一场远征西亚的比赛,虽然是半夜,但大部分球迷还是在熬夜中迎来了好消息,依靠祁宏上半场42分钟的进球,国足顺利再取3分!
第六场2001.10.7主场迎战阿曼之前,B组积分如图
“战平就能出线”这个让球迷们深恶痛绝的字眼又出现了,中国队只需要1分就能确保位居小组前二,加上巨大的净胜球优势,几乎可以说战平就稳稳出线了。
但是国足将士们显然不打算让这场很可能载入史册的比赛的比分定格在平局,凭借于根伟36分钟的补射,中国取得了领先,并且一直保持到最后!这粒进球堪称中国足球史上最伟大的进球,于根伟凭借这个进球也足够他吹一辈子!战胜阿曼后,国足积分达到15分,铁定排名B组第一名,中国完成44年的足球梦想,闯入了世界杯!
那个夜晚是全国球迷的节日,烟花点亮了沈阳的夜空,全国彻夜无眠!大家疯了一样的买鞭放炮,认识的不认识的都走上街头,欢呼着嘶吼着。中国球迷的幸福感太低了,大家发了疯一样宣泄着快乐!那一刻注定成为永恒的经典!
第七场2001.10.13 中国(主场)3:0卡塔尔
已经出线的中国队没有懈怠,在自己的主场干净利落的拿下了比赛。
第八场2001.10.19 乌兹别克斯坦1:0中国(客场)
鉴于是客场作战,比赛结果也无关紧要,国足派出了几乎全替补阵容作战,饶是如此,依然战斗到补时阶段才被乌兹别克斯坦绝杀,0-1告负。
最终积分情况如下:
其中十强赛期间提上主力的祁宏以3个进球成为中国队的射手王,还贡献了2次助攻。
祁宏
后续中,A组沙特阿拉伯排行榜首出线,第二名伊朗掉入附加赛,跟B组第二阿联酋主客场比赛,最终伊朗主客场双杀阿联酋,以4-0进入世界杯亚欧附加赛。不得不说欧洲足球还是强,作为亚洲第一档的伊朗去PK欧洲小国爱尔兰,最终1-2不敌对手,爱尔兰进入世界杯。
第三阶段:世界杯。2002年5.31-2002.6.30
中国队在所有32支球队中分在了第三档,最中分入C组,同组对手包括巴西,土耳其,哥斯达黎加。足球世界之大,远在我们想象之外。世界足球舞台上,亚洲球队是弱鸡一样的存在,长久以来一直都是其他洲球队的提分器。在亚洲横行的沙特伊朗之流频频在世界杯赛场上制造惨案,更不用说初出亚洲的我们,当初预定的目标就是“进一球,拿一分,赢一场”,循序渐进,然而外面足球世界的难度远超我们想象。
世界杯的阵容跟十强赛区别不大,重新招入了十强赛期间受伤没有出场的徐云龙。
第一场2002-06-04 C组 哥斯达黎加 2:0 中国
这支被大家看低了的北美小国丝毫不如想象中那么好对付,在上半场0-0互交白卷后,下半场被对手2-0带走。孙继海受伤是一方面,但不能说是主要原因。只能说当时的国足跟同样初入世界杯的哥斯达黎加还有一战之力。但是2014年哥斯达黎加已经冲进8强了,我们却在金元足球的泥淖中越陷越深。
第二场2002-06-08 C组 巴西 4:0 中国
巴西不用说了,当年的阵容放到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是夺冠的*热门。后来也的确拿到了2002年的世界杯*。
现在我惊奇的是当年国足竟然只输了个4-0,那年的沙特在小组赛被后来的亚军德国给血洗了个8-0。
第三场,2002-06-13 C组 土耳其 3:0 中国
土耳其不是很了解,应该也算是土耳其世界杯*成绩了吧,那年拿到了季军,击败的还是万恶之队韩国。所以国足输给土耳其也是实力上的巨大差距。想想那年跟国足同组的3支队伍有两支最后名列前三,输了也就释然了。放哪个国家也顶不住这样的分组。
2002年世界杯中国队最后在31支队伍里拿到了第31名,可能有人会问,第32名是谁?哈哈哈,刚刚提到了,就是被0-8血洗的沙特阿拉伯。我们是-9的净胜球,沙特是-12个。亚洲兄弟苦啊,一同出线的AB组第一名双双垫底。不光我们任重路远,整个亚洲都是足球荒漠啊。
中新社北京6月2日电 当地时间1日,美洲杯*阿根廷队和欧锦赛*意大利队在伦敦上演“*对决”,最终阿根廷队以3:0完胜,梅西当选全场*球员。
这是历史上第三次进行欧洲*和美洲*的对决。在1985年的第一次对抗中,法国队2:0击败乌拉圭队夺冠。1993年的第二次对决中,阿根廷队经过点球大战力压丹麦队夺冠。
停办多年之后,欧足联和南美足联决定在2022年重启这一赛事。此次第三次对决在去年的欧锦赛*意大利队和美洲杯*阿根廷队之间展开,双方派出了相当豪华的阵容参赛。
本月下旬即将迎来35岁生日的阿根廷名将梅西表现活跃。第28分钟,他接球后巧妙甩开对方防守球员突入禁区左侧传中,劳塔罗接上后近距离成功破门,阿根廷队率先取得进球。上半场补时阶段,劳塔罗直传后,迪马利亚小禁区内单刀挑射破网,比分变为2:0。
易边再战,意大利队仍然在攻防两端未见起色。下半场补时阶段,梅西突破传球,刚刚替补出场的迪巴拉禁区边缘内射入球门右下角,阿根廷队以3:0锁定胜局。
本场比赛中送出2次助攻的梅西赛后获评全场*球员。值得一提的是,收获了这次比赛的*后,梅西职业生涯累计获得了40座*奖杯。
梅西赛后说,打入第一球后球队就掌控了比赛节奏。他认为这场比赛是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或者半决赛级别的,尽管意大利队没能获得今年卡塔尔世界杯的参赛资格,但仍然是一支伟大的队伍。梅西表示接下来阿根廷队将全力备战世界杯,争取以更好的状态出现在世界杯赛场。(完)
: 中国新闻网
强队也是有自己的克星的,即便像德国这样的球队也是如此。他们虽然是很多球队的克星,但同时他们也非常害怕意大利。这和一个球队的球风,交战历史,运气都有一定的关系。
那么,阿根廷在世界杯上的第一克星是哪支球队呢?
是德国吗?
的确,德国经常在世界杯上战胜阿根廷。远的不说,只看2014年世界杯,德国就是决赛中战胜阿根廷夺冠的。另外,南非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德国还当着马拉多纳的面4:0痛击阿根廷。
但阿根廷也赢过德国。1986年世界杯决赛,阿根廷正是在马拉多纳的带领下,战胜德国夺冠。
所以,虽然阿根廷在世界杯上遇到德国的确是胜少负多,但德国未必是他们的第一克星。
世界杯上有一支球队,五次和阿根廷碰面。阿根廷居然从没在常规比赛时间里战胜过他们。
我们从遥远的1974年世界杯说起。
这届世界杯的主角是德国和荷兰,阿根廷没有什么存在感。而且他们被淘汰出世界杯的方式也是非常惨烈的,被对手4:0击败。
而击败他们的,就是克鲁伊夫领衔的荷兰。
荷兰,就是阿根廷在世界杯上的第一克星。
两队在世界杯上最经典的交手,是1998年世界杯的四分之一决赛。那场比赛是公认的当届世界杯*比赛。最终,荷兰凭借博格坎普终场前的神仙球,击败了阿根廷。
2006年世界杯,两队在小组赛相遇。但由于之前的两战都拿到6分,所以两队第三轮相遇并没有擦出多大的火花,0:0的比分使他们不伤和气地携手进入十六强。
的确,阿根廷在世界杯上曾两次战胜荷兰。但这两次,都不是在90分钟内完成的。
首先我们看1974年世界杯。这次世界杯的决赛,阿根廷3:1战胜荷兰,夺得*。只看比分,很多人或许认为这是一场势如破竹的畅快胜利,但实际上,90分钟内,两队打成了1:1。加时赛,肯佩斯大发神威,才帮助阿根廷3:1拿下比赛。
别忘了,阿根廷还有主场之利呢。主场作战,依然无法在90分钟内战胜荷兰。
再看2014年世界杯。这次阿根廷和荷兰在半决赛相遇。事实是,阿根廷闯过了荷兰这一关,和德国会师决赛。但是这场半决赛,阿根廷同样没能在90分钟内结束战斗,甚至120分钟内,也没有。他们只是凭借点球大战中更好的运气过关的。而点球大战,本就是荷兰最不擅长的。
世界杯五次相遇,阿根廷,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战胜荷兰。
明年就是卡塔尔世界杯了,不知道阿根廷和荷兰这对宿敌,会不会再次相遇。现在两队的实力依旧是旗鼓相当的,但又都不是强盛的时期。期待他们再次碰面,而对于我们球迷来说,阿根廷能不能在90分钟内战胜荷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比赛一定要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