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乒赛冠军一览表
1、邓亚萍:1973年生,15岁进国家队,16岁获得世乒赛女双冠军,18岁获得41届世乒赛女单冠军。妥妥的天才球手,而且外战能力一级棒,横扫朝鲜、韩国名将。
2、王楠:1978年生,15岁进国家队,18岁成为世乒赛女团冠军队员。1997年获得女子世界杯女单冠军,年仅19岁。
3、张怡宁:1981年生,17岁进入国家一队,18岁与队友获得45届世乒赛女团冠军。2001年获得第五届女子世界杯女单冠军,刚刚20岁。
4、李晓霞:1988年生,14岁进入国家一队,18岁时成为48届世乒赛女团冠军成员,20岁获得女子世界杯冠军,是她之一个单打冠军。
5、丁宁:1990年生,15岁进入国家队,19岁与队友获得第6届女团世界杯冠军。2011年获得世乒赛女单冠军,刚好21岁
含义
自容国团1959年赢得之一个世界冠军以来,截至2021年4月,中国乒乓球队116人成为世界冠军,共获得244枚金牌,其中奥运会金牌28枚,包括6个团体冠军,22个单项冠军;世乒赛金牌145枚,包括42个团体冠军,103个单项冠军(两次跨国配对按0.5块金牌计算);世界杯金牌71枚,包括21个团体冠军,50个单项冠军(含1个女双冠军)。
容国团(1959年世乒赛)
徐寅生(1961年世乒赛)
李富荣(1961年世乒赛)
王传耀(1961年世乒赛)
庄则栋(1961年世乒赛)
邱钟惠(1961年世乒赛)
张燮林(1963年世乒赛)
王家声(1963年世乒赛)
王志良(1963年世乒赛)
周兰荪(1965年世乒赛)
林慧卿(1965年世乒赛)
郑敏之(1965年世乒赛)
李赫男(1965年世乒赛)
梁丽珍(1965年世乒赛)
梁戈亮(1971年世乒赛)
李景光(1971年世乒赛)
郗恩庭(1971年世乒赛)
胡玉兰(1973年世乒赛)
李莉(1973年世乒赛)
许绍发(1975年世乒赛)
陆元盛(1975年世乒赛)
李振恃(1975年世乒赛)
葛新爱(1975年世乒赛)
张立(1975年世乒赛)
郑怀颖(1975年世乒赛)
郭跃华(1977年世乒赛)
黄亮(1977年世乒赛)
王俊(1977年世乒赛)
张德英(1977年世乒赛)
杨莹(1977年世乒赛)
朱香云(1977年世乒赛)
曹燕华(1979年世乒赛)
蔡振华(1981年世乒赛)
施之皓(1981年世乒赛)
谢赛克(1981年世乒赛)
王会元(1981年世乒赛)
童玲(1981年世乒赛)
黄俊群(1981年世乒赛)
齐宝香(1981年世乒赛)
江嘉良(1983年世乒赛)
范长茂(1983年世乒赛)
戴丽丽(1983年世乒赛)
耿丽娟(1983年世乒赛)
倪夏莲(1983年世乒赛)
沈剑萍(1983年世乒赛)
陈龙灿(1985年世乒赛)
陈新华(1985年世乒赛)
何智丽(1985年世乒赛)
韦晴光(1987年世乒赛)
滕义(1987年世乒赛)
王浩(1987年世乒赛)
惠钧(1987年世乒赛)
陈静(1987年世乒赛)
焦志敏(1987年世乒赛)
李惠芬(1987年世乒赛)
邓亚萍(1989年世乒赛)
乔红(1989年世乒赛)
陈子荷(1989年世乒赛)
胡小新(1989年世乒赛)
马文革(1989年世界杯单打)
高军(1990年世界杯团体)
王涛(1991年世乒赛)
刘伟(1991年世乒赛)
谢超杰(1991年世界杯团体)
张雷(1991年世界杯团体)
吕林(1992年奥运会)
乔云萍(1993年世乒赛)
刘国梁(1994年世界杯团体)
丁松(1994年世界杯团体)
秦志戬(1994年世界杯团体)
林志刚(1994年世界杯团体)
孔令辉(1995年世乒赛)
杨影(1995世界杯团体)
王楠(1997年世乒赛)
李菊(1997年世乒赛)
邬娜(1997年世乒赛)
王晨(1997年世乒赛)
马琳(1999年世乒赛)
张莹莹(1999年世乒赛)
张怡宁(2000年世乒赛)
孙晋(2000年世乒赛)
王辉(2000年世乒赛)
王励勤(2000年奥运会)
阎森(2000年奥运会)
刘国正(2001年世乒赛)
牛剑锋(2004年世乒赛)
郭跃(2004年世乒赛)
王皓(2004年世乒赛)
陈玘(2004年奥运会)
郭焱(2006年世乒赛)
李晓霞(2006年世乒赛)
马龙(2006年世乒赛)
李平(2009年世乒赛)
曹臻(2009年世乒赛)
刘诗雯(2009年世界杯)
丁宁(2009年世界杯团体)
张继科(2009年世界杯团体)
许昕(2009年世界杯团体)
邱贻可(2009年世界杯团体)
郝帅(2010年世界杯团体)
张超(2011年世乒赛混双)
范瑛(2011年世界杯团体)
常晨晨(2013年世界杯团体)
武杨(2013年世界杯团体)
樊振东(2014年世乒赛)
朱雨玲(2014年世乒赛)
陈梦(2014年世乒赛)
方博(2015年世界杯团体)
王曼昱(2018年世界杯团体)
陈幸同(2018年世界杯团体)
林高远(2018年世界杯团体)
于子洋(2018年世界杯团体)
王楚钦(2018年世锦赛团体)
中国乒乓球世界冠军共有115位。
截至到2019年4月30日,中国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一共拿了147个冠军,其中男单冠军20次、女单冠军23次、男双冠军18次、女双冠军23次(其中1977年是和朝鲜选手组队获得)、混双冠军21次(其中2015年是和韩国选手组队获得)、男团冠军21次、女团冠军21次。
含义
自容国团1959年赢得之一个世界冠军以来,截至2021年4月,中国乒乓球队116人成为世界冠军,共获得244枚金牌,其中奥运会金牌28枚,包括6个团体冠军,22个单项冠军;世乒赛金牌145枚,包括42个团体冠军,103个单项冠军(两次跨国配对按0.5块金牌计算);世界杯金牌71枚,包括21个团体冠军,50个单项冠军(含1个女双冠军)。
乒乓球世锦赛中国男单冠军(截止到2019年)
1、1959年容国团
2、1961年庄则栋
3、1963年庄则栋
4、1965年庄则栋
5、1973年郗恩庭
6、1981年郭跃华
7、1983年郭跃华
8、1985年江嘉良
9、1987年江嘉良
10、1995年孔令辉
11、1999年刘国梁
12、2001年王励勤
13、2005年王励勤
14、2007年王励勤
15、2009年王皓
16、2011年张继科
17、2013年张继科
18、2015年马龙
19、2017年马龙
20、2019年马龙
扩展资料
庄则栋,先后于1961年、1963年、1965年三度蝉联男子单打冠军,此外还于1965年与徐寅生合作获得男双冠军,另外还获得了一次男团冠军。
王励勤,先后于2001年、2005年、2007年三度获得男子单打冠军,此外还于2001年、2003年两次与阎森合作蝉联两届男双冠军,并于2005年、2007年两度与郭跃合作蝉联两届混双冠军,另外还获得了4次男团冠军。
马龙,先后于2015年、2017年、2019年三度蝉联男子单打冠军,也是继庄则栋后第二位蝉联三届男单冠军的运动员,此外还于2011年与许昕、2019年与王楚钦携手两次获得男双冠军,另外,还于2006-2018期间七次团体冠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乒乓球世界锦标赛
历届奥运会乒乓球冠军如下:
1男子单打世界杯冠军:
2010年第31届,马格德堡世界杯,冠军:王皓(中国)
2011年第32届,巴黎世界杯,冠军:张继科(中国)
2012年第33届,英国利物浦世界杯,冠军:马龙(中国)
2013年第34届,比利时韦尔维耶世界杯,冠军:许昕(中国)
2014年第35届,德国杜塞尔多夫世界杯,冠军:张继科(中国)
2015年第36届,瑞典哈尔姆斯塔德世界杯,冠军:马龙(中国)
2016年第37届,德国萨尔布吕肯世界杯,冠军:樊振东(中国)
2017年第38届,比利时世界杯,冠军:列日奥恰洛夫(德国)
2018年第39届,法国巴黎世界杯,冠军:樊振东(中国)
女子单打世界杯冠军:
2010年第14届,马来西亚吉隆坡世界杯,冠军:郭焱(中国)
2011年第15届,新加坡世界杯,冠军:丁宁(中国)
2012年第16届。中国黄石世界杯,冠军:刘诗雯(中国)
2013年第17届,日本神户世界杯,冠军:刘诗雯(中国)
2014年第18届,奥地利林茨世界杯,冠军:丁宁(中国)
2015年第19届,日本仙台世界杯:刘诗雯(中国)
2016年第20届,美国费城世界杯,冠军:平野美宇(日本)
2017年第21届,加拿大万锦世界杯,冠军:朱雨玲(中国)
2018年第22届,中国四川世界杯,冠军:丁宁(中国)
乒乓球世界杯与奥运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为世界乒乓球三大赛事之一。
世界杯比赛分之一阶段小组循环赛和第二阶段淘汰赛。1-8号种子直接晋级淘汰赛,9-20号种子(共12名选手)通过抽签分为4组,每组3名选手,进行小组循环赛。小组排名前2名出线,出线选手晋级第二阶段淘汰赛。比赛采用7局4胜制。
男乒世界杯赛创办于1980年,所有冠军被中国选手和欧洲选手瓜分,其中中国选手赢得18次冠军,欧洲选手14次。直到2016年日本平野美宇夺得单打冠军。
区别:世乒赛为男女单打,男女双打和混双以及男女团体共七项赛事;奥运会为男女单打及团体共四项赛事;世界杯为男女单打及团体共四项赛事(分开举办)。
1996年在中国香港举行,除1999年因赞助商原因停办,该项顶级赛事保持一年一度的举办传统。2012年女乒世界杯在中国黄石举办,赛会奖金共计15万美元。
中国的世界乒乓球冠军有:丘钟慧、张力、童玲、乔红、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小霞、刘诗雯、丁玲、陈梦、孙颖莎、王蔓玉、王艺迪、陈幸同、杨颖等;男队有:容国团、庄则栋、江嘉良、王涛、吕远、刘国梁、孔令辉、刘国栋、秦志戬、蔡振华、王浩、马林、王励勤、张继科、马龙、樊振东、许昕、往楚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