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国女排,大家就会想到现任中国女排教练郎平,因为郎平不论是当年作为中国女排运动员还是现在的中国女排教练都为中国女排获得过世界*。说到中国女排教练,我觉得咱们中国女排能有今天,跟四位教练员的指导分不开,这四位中国女排教练是大松博文、袁伟民、陈忠和、郎平。
大松博文是日本女排教练,虽然没有担任过中国女排的主教练,但是曾经来中国指导中国女排的训练,大松博文是一个性格强势说一不二的人,日本女排把他称作魔鬼教练。
大松博文离开中国后,那批受他特训的女排队员回归地方队,立刻成为各自队伍中的“超*选手”,实力完全超过其他队友不止一个等级。
应该说,当时的中国女排,已经具备了向世界*强队发起冲击的能力。
1974年之后,中国女排重新组建,那一年,重新组建的中国女排来了一个35岁的男主教练,名字叫袁伟民。袁伟民上任之后,得到了一个队员们对他的评价:比当年的大松博文还要“魔鬼”!袁伟民不仅仅在训练强度和手段上绝不亚于当初的大松博文,更是直接找来了男排队员直接和女排比赛。
袁伟民的执教风格堪称魔鬼教父
事实上,袁伟民确实是受到了大松博文的影响。
大松博文当年在中国指导的时候,除了主要指导中国女排之外,还抽空指导了中国男排——袁伟民就是当时国家男排的主力二传,他同样也对大松博文的“魔鬼训练”刻骨铭心。
大松博文虽然离开了,但他的训练手段和执教思路,在袁伟民身上得到了继承,以及进一步的改进和提升。
在袁伟民的指导下,中国女排经历了漫长的磨砺和等待之后,终于破茧成蝶。
1981年,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排球世界杯上,中国女排以7战全胜成绩,压倒卫冕的东道主日本队,一举夺冠。
赛后,中国女排主教练袁伟民发表了一篇谈话,在回顾了中国女排艰苦奋斗的过程后,特别感谢了大松博文多年来对中国女排的帮助。当时日本舆论界盛赞这是一篇“有体育家风度”的谈话。
自此,一个中国女排的腾飞时代开始了。而大松博文当初对中国女排的期待,也成为了现实。
袁伟民很好地沿袭了大松博文的排球理念。根据中国人的特点组建队伍。同时创新了不少技术动作。为了更好地发挥副攻在2号位的牵扯作用,增加战术变化,创新了背飞战术,这一技术成为排坛的主流技术,经久不衰。训练量也是巨大的。这在当时各种通讯报道中都有体现。
随后袁伟民带领中国女排横扫国际大赛*的光荣事迹大家都知道了。
郎平和中田久美在运动员时期就是隔网对决的对手,郎平是当时世界上*秀的主攻手,而中田久美则是*的二传手,分别率领着中日女排在上世纪80年代在世界大赛中争金夺银。如今,两人又分别以主教练的身份率领着中日女排在各种比赛中交手,堪称“一生之敌”。
不过,与郎平在上任后率领中国女排三年世界大赛夺得两冠一亚的*成绩相比,中田久美在里约奥运会后接手日本女排至今并未率队取得过太好的成绩。
中田久美和郎平指导是现在世界排坛国际赛场上仅有的两位女性教头,两人在做运动员的时候都是自己位置上的佼佼者,退役后也是选择执教女排。2013年郎平指导再次执掌中国女排国家队教鞭,2014年便将当时低谷中的中国女排带上世锦赛亚军的位置。由于看到郎平指导的成功在先,日本女排在里约奥运周期启用女性教练中田久美,当时日本本土媒体是以"日本郎平"来称呼中田久美。只不过中田久美并没有给日本女排带来新气象,近几年来日本女排在国际比赛中的成绩每况愈下。在一次女排世界杯中,面对实力下降的俄罗斯女排,日本队在比赛中毫无招架之力;再战曾在亚锦赛上输给日本青年军的韩国队,依然无力回天以1-3输掉比赛。面对韩国媒体的"在敌人的领土上打败敌人"的叫嚣,日本女排主教练中田久美却只能面对媒体眼眶发红哽咽流泪。近几年,大家对日本女排印象,除了主教练中田久美的眼泪,基本应该已很难想起其他。
在接受日本媒体的采访时,郎平表示:“我和中田作为仅有的两位女性主教练,我很能体会她的压力,她为日本女排带来很多变化,我觉得日本女排在她的调教下正变得更好。”这样说来,她们既是朋友,又是敌人,都在为自己热爱的事业,为自己国家的荣誉而努力,都是值得敬佩的。
姓名 国籍 执教时期 主要成绩 前田豊 日本 1960年 1960年女排世锦赛亚军 大松博文 日本 1961年 - 1964年 1962年 率领日本女子排球队获世界排球锦标赛*,获胜成绩全部为3:0。1964年日本队再获东京奥运会女排*,并连胜157场,创下了排坛史上的奇迹。 船山浩志 日本 1966年 - 1967年 山田重雄 日本 1967年 - 1968年 1967年女排世锦赛*
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亚军 小岛孝治 日本 1970年 - 1972年 1970年女排世锦赛亚军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亚军 船山浩志 日本 1973年 1973年女排世界杯亚军 山田重雄 日本 1973年 - 1978年 1974年女排世锦赛*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
1977年女排世界杯*
1978年女排世锦赛亚军 小岛孝治 日本 1978年 - 1982年 1981年女排世界杯亚军 生沼正男 日本 1982年 米田一典 日本 1983年 - 1984年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季军 小岛孝治 日本 1985年 - 1986年 岩本洋 日本 1987年 山田重雄 日本 1988年 宗内徳行 日本 1989年 米田一典 日本 1990年 - 1993年 横田忠义 日本 1994年 小岛孝治 日本 1995年 吉田国昭 日本 1996年 葛和伸元 日本 1997年 - 2000年 吉川正博 日本 2001年 - 2002年
2003年 - 2008年 2001年女排大*杯季军 柳本晶一 日本 2006年多哈亚运会亚军
2007年女排亚锦赛* 真锅政义 日本 2009年至今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日本女排入围淘汰赛,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负于巴西队,仅排名第五。
2010年11月的世界女排锦标赛上,真锅政义比赛中手执ipad并据此对选手做出指示,用自创的“ID排球”对选手进行调配。在世锦赛上带领日本女排获得铜牌。这也是日本女排时隔32年再次获得该项赛事的奖牌。
2011年在蒙特利尔举行的瑞士女排精英赛中,日本女排横扫中国女排并轻取古巴女排,率队首夺该项赛事的*,同时也将日本女排的国际排名提升至第三位。
2011年在中国台北举行的第十六届亚洲女排锦标赛上,日本队在决赛中以1:3不敌中国队,获得亚军。
2011年在日本本土举行的女排世界杯中·,日本女排最终以8胜3负的成绩位列第四名,尽管错失直通伦敦奥运会的机会,但日本女排先后以3:0横扫巴西和美国队,和中国也是打满五局。主教练真锅政义表示日本女排已经具有了世界*强队的气质。
2012年伦敦奥运会,小组赛中日本女排以3胜2负,位居小组第三的成绩晋级淘汰赛。在四分之一决赛中,日本女排苦战五局险胜中国队,这场比赛的胜利不仅使日本女排终结了在奥运会上不胜中国女排的尴尬历史,同时也使得日本队时隔24年重返奥运会女排四强。在半决赛中,日本队以0:3不敌巴西女排,无缘决赛。季军争夺战在日韩之间展开,最终准备充分的日本队直落三局完胜对手获得铜牌,这也是日本女排时隔28年再获奥运会奖牌。
2012年8月13日,在国际排联公布的*世界排名中日本队位居第三。
在全场日本观众山呼海啸般的助威中,获胜的还是中国女排。 本文图片 新华社
面对中国女排,全场日本观众山呼海啸般的助威并没能帮助球队取得胜利。
输球之后,日本女排在本届世界杯的第一阶段5场比赛中就遭遇了3场败仗,距离夺取世界杯奖牌的目标越来越远。
事实上,在里约奥运会后,日本女排就开始了包括换帅等新周期的建设,然而在距离东京奥运会只剩一年之际,球队的状况似乎并不能让球迷满意。
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日本排球协会主席嶋冈健治就坦言,受限于身材条件,日本女排想要重现辉煌难度不小。不过得益于较为深厚的排球基础,日本队在未来依然将是中国女排需要重视的对手 。
日本排球协会主席嶋冈健治(左)。
中国女排“教练棒,球队强”
本届世界杯,作为东道主的日本女排在安排赛程时特意把中国女排这个第一阶段最强的对手,安排在了首阶段比赛的最后一天压轴。
赛后,日本队主帅中田久美也将中国女排称作是“最强的队伍”,而日本排协主席嶋冈健治也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对中国女排不吝称赞。
“北京奥运会时,中国队就集中了很多身材高大的球员,也发掘了不少年轻球员,球队的技术水平也在提高,成绩很好,这是一支很强的球队。”
而对于现任主教练郎平,他也给予好评, “我对于中国队教练的第一印象就是她们的应变速度很快,郎平曾经是一个很棒的球员,现在也是很棒的教练,不仅能力很强,对于球队也有很强大的影响力。 ”
嶋冈健治(右)出席世界杯发布会。
的确,正如很多中国球迷所说,“看到场边站着郎指导,心就感觉定了。”本届世界杯期间,正是郎平每天和教练组细致的战术准备和临场的应变,才帮助球队取得了五连胜的完美开局。
比如在赢下日本之后,郎平就透露,球队在赛前对困难做了充分的估计,“我们知道日本队的防守非常好,所以在这方面做了准备,打得比较耐心。”
而在比赛结束之后,中国女排的球员们也常常不约而同地把胜利归功于教练组对于对手的赛前研究和布置,由此可见球队上下的团结一心 。
朱婷(左)在比赛中扣球。
身高,限制球队的命门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日本女排就有一个熟悉的印象:防守顽强,意志坚韧,无论是比分落后还是对手攻势猛烈,都不会轻易认输。
但这支球队的弱点也很明显:受限于球队的身高,大部分时间球队在进攻上都必须靠灵巧和精确度取胜,而在防守时,身高差距让她们通过拦防得分的难度要大了许多。
事实上,目前身为日本女排主帅的中田久美就曾在接受采访时说,由于球队的平均身高较矮,因此只能要求队员在技术的精确度上下更多功夫,以此来弥补不足。
“一般来说,日本的球员很少有身材比较高的,很少有超过190cm的运动员,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劣势。”
“身材上和其它队伍的球员有不同,所以我们做的便是加强我们的技术、防守、发球等环节,以求让每个球员能在技术上做得更加精确。”
中国女排身高占据*优势。
从大方向上看,这当然是日本女排最现实的选择,甚至不乏悲壮,“身材不高的日本球员,仍然在坚持不懈地和其它国家那些身材高大的球队对抗,这样的场景总是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这样的对抗,想要获胜却难度甚高。本届女排世界杯上,类似的场景仍然在上演。
此前对阵韩国女排时,全队*身高188cm的日本女排就让金软景和李在英两名明星攻手合砍了48分,拦网方面更是3比17大幅度落后,最终1比3败北。
而对阵中国女排时,这一劣势同样明显:日本队的*阵容平均身高只有177.9cm,而中国队则有188.9cm,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据数据统计,日本队的扣球得分率和中国队的对比是30.2%比50%,拦网得分则是2比14,中国队在网上的优势一览无余。
赛后郎平也坦言,“拦网上我们占优势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身高马大。”这样的身体差距,成为了日本女排难以跨越强队的重要原因。
日本队的拦网毫无威胁。
基础深厚,未来仍不可小视
虽然近两年的国际成绩不算亮眼,但日本女排仍然在其国内拥有大量球迷。
这样的人气来自于 历史 的辉煌,正如嶋冈健治所言,“我们在上一次东京奥运会(1964年)夺得了*,排球也是我们除了棒垒球外仅有的拿到过奥运奖牌的团体项目。”
“在日本有很多排球相关题材的电视剧、动画等,这让排球运动的人气能够长时间保持。”嶋冈健治说。
的确,小鹿纯子和《排球女将》是一代中国人的集体回忆,而本届世界杯第一阶段期间,每当有日本队的比赛,横滨竞技场都是坐满,上座率*的是对阵中国队的比赛,观众人数达到12000人。
连郎平也在赛后感叹,“日本的主场非常热闹,有非常多的观众。”
而在日本民间,排球运动的基础也相当深厚,这让日本排球仍然有未来的希望。
小鹿纯子和《排球女将》是中国人的集体回忆。
据日本排协方面透露,目前日本在协会注册的排球运动员数量有近45万人,涵盖了专业运动员、业余球员和青少年学生等,此外在协会注册的排球队伍数量也有约28000支。
如果算上那些没有到协会注册的部分,据估算日本的排球参与者可达70万,队伍可达43000支。嶋冈健治说,目前日本排协仍在尽力发展青少年排球,比如增加青少年排球教练、教师的数量等。
2017年,中国女排名将惠若琪曾透露国内注册的专业排球选手仅有两三百人,而据日本排协今年初统计的数据,其注册在国内专业联赛序列中的女排球员数量就有452人。考虑到两国巨大的人口差距,这样的排球基础相当亮眼。
而在今年7月,日本U20女排刚刚在U20世锦赛上夺冠,随后以这批年青队员为班底的球队又在亚锦赛夺魁。保持着新人涌现的日本女排,未来仍然不可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