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比1。意大利足球队一般指意大利国家男子足球队。意大利国家男子足球队成立于1898年,由意大利足球协会领导。在2014年世界杯意大利对战哥斯达黎加比赛中意大利获得了2比1的成绩,而哥斯达黎加获得的1比2成绩。哥斯达黎加国家男子足球队绰号加勒比海盗,在中北美和加勒比足联中,哥斯达黎加足球一直保持着一流水平。
各有各的特点,凭的还是所有球员的整体水平,技术过硬,不过其性格有一点怪异,这也是他的最后一届世界杯了:我还是比较欣赏他的);其实意大利队作为最为老牌的球队,经常做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行为,经验老道。巴洛特利控球技术强并且能够有效攻门。这次意大利失意。;队长布冯当然也有他的优势;皮尔洛则是老将了,自己有能力也能指导队友的能力发挥,在2014年世界杯期间几乎全场跑,是不错的前锋射手,只能说他们运气不佳或者有点慢热吧,是个合格的队长,他们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手,跑程是很多年轻球员的两倍多,所以有些时候难挑重任(ps其实也并不能准确说谁最厉害
截至到2014巴西世界杯,2016法国欧洲杯,意大利足球队取得了以下历史成绩:
意大利国家男子足球队成立于1898年,由意大利足球协会领导,主场位于罗马奥林匹克球场,能同时容纳80000人,曾赢得四届世界杯冠军和一次欧锦赛冠军。
截止2016年,意大利国家队取得了792场 418胜 217平 157负,总比分1371-796,总净胜575球,位列欧洲足坛前列的成绩。
意大利世界杯出局原因有意大利队伍目前的战略措施做的不到位、遇到的对手(北马其顿)进几年是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状态一直在下降。
1、意大利队伍目前的战略措施做的不到位。外加上队员更换的比较多;影响更大的就是队伍之间的配合性变得薄弱了,直接导致了最终爆冷的结果。
2、他们所遇到的对手(北马其顿)进几年是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虽然从阵容上来看总体不如意大利队,但是比赛中可以看到他们阵容适配性比意大利要强。
3、意大利近几年的状态一直在下降。出现了人才凋零的局面,主力全员的出场率比较低。
2022世界杯意大利出局战况
意大利足球再次经历了历史上最悲伤的夜晚!当地时间25日凌晨,意大利队在补时阶段被对手“击败”,在围攻“弱队”北马其顿的情况下未能进球,意大利队在主场以0-1的比分输掉了,无缘世界杯。
意大利上一次世界杯预选赛也在季后赛阶段出局,这意味着这位历史上四届世界杯冠军首次连续两次错过世界杯。意大利在去年夏天赢得了欧洲杯。他们控制了整个比赛,一开球就开始施加疯狂的压力。不幸的是,这位意大利前锋的抓球能力非常差。
贝拉迪有一次拦截了另一名门将的错误传球,但面对一个空门,他表现得很虚弱,他回到另一名门将手中接球作为“回传”。伊莫比尔也在球门柱附近射门,上半场没有任何记录。在下半场换边后,意大利进一步加强了进攻压力。
贝拉迪和巴斯托尼都在近距离射门,但他们仍然未能将其转化为进球。结果,在比赛补时的第二分钟,北马其顿前锋特拉伊科夫斯基在禁区外射出一支冷箭,直接进入死角。意大利队甚至没有在比赛结束时以0-1输掉比赛。
意大利队在这场比赛中碰了32个球,但只进了4个。在上一次预选赛的季后赛中被瑞典淘汰后,它再次错过了世界杯。意大利上一次参加世界杯是在2014年,下一次参赛机会将等到2026年,这是意大利历史上12年来首次没有出现在世界杯上。
首先 就意大利来说 令人有点意外, 他们的打法不再那么的保守, 而是铺出来打, 且控球战术使用得当, 加上有皮尔洛这样的灵魂人物, 总的来说这场打得算是这次世界杯的经典战了。
而英格兰这边, 球员的兴奋度不够,且有些紧张,有些放不开, 但后来慢慢也有所改善,但为时已晚, 无法攻破意大利强大的防守, 而斯图里奇的那进球挺漂亮的,是个标准的反击.
首先这是一场很精彩的比赛,毋庸置疑。精彩的原因最主要就是连贯,全场比赛英格兰和意大利的传球成功率分别是91%和92%,犯规次数分别是8和11次。作为对比,之前完场的乌拉圭和哥斯达黎加的比赛,两队的传球成功率分别是78%和79%,犯规次数分别是20和18次。各中高下一目了然。
首先一上来英格兰就让我吃了一惊,前卫线 鲁尼-斯特林-维尔贝克 一字排开,顶在前面的是斯图里奇。几个英超当红炸子鸡一起出场大家都想得到,但没想到的是斯特林等人还真能和世界杯无缝衔接,开场就是禁区外一脚怒射,整个上半场也好几次突得意大利后卫狼狈不堪。
我笃定英格兰这次世界杯「青春风暴」肯定能俘获不少之前的中立球迷,他们不再像往常几届一样踢的昏昏沉沉,得过且过,没有了兰帕德,特里,费迪南德等几位大佬,英格兰之一次能在毫无包袱,毫无更衣室矛盾,毫无狗仔热捧的情况下轻装上阵。
其实这次看世界杯,总让我想到上赛季的皇马,我不敢肯定上赛季安切洛蒂的战术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这届世界杯参赛队的教练,但「整体阵型压缩,反击时靠前场能突能带的几名球员小组配合快下」的打法慢慢改变了不少球队的面貌。
比如荷兰,中后场球员得球后直接一脚斜长传找范佩西和罗本,靠个人能力解决问题。比如英格兰,靠斯特林和维尔贝克个人拿球突进能力解决问题。是的,我一直在提英格兰,虽然他们输了,那是因为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快的,这么有朝气的英格兰。首发的几位不提,换上场的罗斯·巴克利,拉拉纳都是能拿球突破,有球能力很强的的球员。在首发的几位体力下降后,接连换上这两位保持对意大利后防的冲击力,看来本届杯赛霍奇森这么踢定了。
事实上,我知道很多人肯定要批评英格兰中场的防守,围而不抢。这是这场比赛最多的几组传球配合:
乍看之前简直就是中场溜猴嘛,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整场比赛皮尔洛都踢的极为舒服,一共108次传球尝试103次成功,成功率达到令人咋舌的95%。换句话说,就算是踢意甲,皮尔洛都不会像这场一样自如。英格兰的「围而不抢」必然是霍奇森专门交代过了,就是要把体力都用在进攻中全力冲刺那一下。你看,就算是这样的战略布局,都能让三个球员拼到抽筋,要是在中场抢截上再卖点力,真的是要拼断腿好么?
我上面说,总隐约感觉上赛季皇马的战术(甚至包括利物浦的战术)多多少少影响了这届世界杯教练们的战术安排,是因为,「反击时靠前场能突能带的几名球员小组配合快下」的风潮早早就在欧洲足坛吹开了,远的不说,就是2012-13赛季的拜仁和多特蒙德就用这个给众豪门都上了一课。但从上个赛季,这种打法又有了点小变化,拿皇马来说:不再追求前场的反抢,防守时允许退后到中圈位置,由中间的中前卫为轴,两边的前卫球员形成两个扇形,断下球后直接长距离的传球给前场球员。这样做得好处是,一不会像之前的多特蒙德那样前70分钟全场疯跑,后20分钟没体力只能死守;二就算长范围的传球失误了,中场球员也在位置上不会被反-反击。
英格兰就是这样做得,而且做得不错。斯特林,斯图里奇,维尔贝克都是需要空间冲刺的球员,在较后的位置得球反而利于他们加速跑。上半场英格兰多次的进攻机会都是这样靠前场几个人跑出来的。
但反过来看,也就是因为上半场意大利牢牢捂着控球权,英格兰才能把反击打的这么畅快。70分钟后,我注意到意大利刻意让出了控球,整体阵型向后压。得到控球机会的英格兰在阵地战中果然不会踢了。之前显得锐气十足的斯特林,斯图里奇现在的处理球显得那么的幼稚。
所以还是意大利比较老练啊!意大利以前最可怕的一点就是,明明球员的脚下技术和配合能力一直是世界前列,他们愣是舍得打他们的防守反击。当然普兰德利上任后意大利的打法明显激进了,但真需要他们回收防守时,哪支球队又敢说真能破解呢?
另外再提几个进球,根据上赛季「强强对话谁控球谁输球」的理(邪)论(说),这场上来看到意大利主控,英格兰反击的架势,本来以为英格兰能拿下这场比赛,但英格兰在防守端的硬伤还是啪了我脸。之一球马尔基西奥射门时身旁空成狗,第二球卡希尔明明在坎德莱瓦起球前偷瞄了巴洛特利的位置,也没有失位,但头球这玩意争不过就是争不过。至于意大利那个丢球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被反击时总有被进球的风险,除非你就不压上,但普兰德利说不压上又不是我性格。
总得来说,这场英格兰的变化让我很欣喜,意大利还是踢的比较温吞水,但皮尔洛未见老态就是意大利更大的利好。